发布时间:2018年11月8日 已帮助: 1013 人 来源:上海秦汉胡同国学
在学习任何一门乐器中都会涉及到紧张与松弛两个根本性内容,琵琶当然也不例外。把握好“紧张”“松弛”可以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琵琶的演奏需要用到手臂、手腕和手指关节来运动演奏的,这就要求我们自身去感觉体会。紧张和松弛是相对的,松是紧的起点,无紧就不会存在真正的松,肌肉的松紧概念需要确立于动态训练中。
首先要把运动和用力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演奏是在较松弛的情况下进行的,只需要关节或手臂或多或少的运动。所谓的用力指的是指甲或指端碰到弦身一瞬间所用的力,它需要肌肉相应的紧缩来支持,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紧张的概念。由此可见,运动时的状态是比较放松的,即我们前面提到的放松,反之,紧张是一瞬间完成某个动作所用的力。
放松与紧张既是相对的关系,又是彼此的前提和转换条件。琵琶演奏的过程由无数个紧张和松弛结合而成的。在演奏过程中,手指相互配合各自发力,肌肉的紧张放松是根据按音手指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不是一个手指用力按音,其它手指就用力按音,紧张过后的手指要立即放松下来,达到“紧张”“松弛”最佳的状态。
强调紧张和放松不只是研究概念的本身,我们应该将表面的理解应用到真实的演奏中,合理的将听觉和感觉配合到一起,两者相伴而行。
简单地说,处于紧张状态的手指演奏出来的音死板、没活力,处于放松状态下的手指演奏出来的就音有弹性。要掌握好手指的紧张点,手指是在触弦之前开始紧张,不是触碰弦时瞬间紧张。
紧张和松弛之所以作为贯穿基本内容的要点,源于它直接关系到音乐的悦耳程度还有学习者的自如程度,我们不需要刻意去强调的的基本概念,只需要将紧张、松弛的精华运用到真实的演奏中。
以上就是上海秦汉胡同国学培训学校小编为您整理琵琶舒心,学需适度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兴趣/素养栏目查看。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