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8月8日 已帮助: 804 人 来源:南京秦学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吝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七瞮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出内之吝
中文发音:chūnèizhīlìn。
成语解释:见“出纳之吝”。
相关成语推荐:
出其不虞
中文发音:chūqíbùyú。
改过不吝
中文发音:gǎiguòbùlìn。
成语解释:吝:可惜。改正错误态度坚决,不犹豫。
成语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改过不吝。”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述汤之所以王,则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言能纳谏也。”
成语造句:清-陈梦雷《绝交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则改过不吝,有光古人。”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彻底改正错误
出纳之吝
中文发音:chūnàzhīlìn。
成语解释:亦作“出内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
成语出处:《论语-尧白》:“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内之吝谓之有司。’”
成语造句:河北诸路并系灾伤,内定州一路,虽只是雨水为害,然其实亦及五分以上。只缘有司出纳之吝,不与尽实检放,秋税内定州只放二分。★宋-苏轼《乞减价粜常平米赈济状》
成语使用:作宾语;用于为人处世
鄙吝复萌
中文发音:bǐlìnfùméng。
成语解释:鄙吝:庸俗;萌:发生。庸俗的念头又发生了。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宪传》:“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
成语造句: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瞻仰类》:“已觉鄙吝复萌矣!”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坏念头
积财吝赏
中文发音:jīcáilìnshǎng。
成语解释:积:聚;吝:舍不得。虽然广有钱财,却舍不得赏赐部下。形容十分吝啬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吾为汝御后,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吝啬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不吝赐教
中文发音:bùlìncìjiào。
成语解释: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指点教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成语出处:鲁迅《两地书》五:“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赐教的。”
成语造句: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赐教的。(鲁迅《两地书》五)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虚求教
不吝珠玉
中文发音:bùlìnzhūyù。
成语解释: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恰好听得树上黄莺巧啭,就对拜住道:‘老夫再欲求教,将《满江红》调赋“莺”一首,望不吝珠玉,意下如何?’”
成语造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8回:“倘不吝珠玉,则先父死且不朽,不肖方当衔结图报,区区玩好之微,何足复道。”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客套话
不吝指教
中文发音:bùlìnzhǐjiào。
成语解释:吝:吝惜;舍不得。不要吝惜指示教导。也作“不吝赐教”。
成语出处: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一致》:“我现在提出我对上述各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是否有当,希望读者不吝指教。”
成语造句:(1)我想拜您为老师,向您学习,请不吝指教。(2)这篇文章我写得不好,请大家不吝指教。
成语使用: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虚求教
黏吝缴绕
中文发音:niánlìnjiǎorào。
成语解释:指胶着在一起,纠缠不休。
成语出处:宋-李纲《与吕安老书》:“善棋者,觉一处少屈,则经营他处,率以取胜;不善棋者,黏吝缴绕,不肯暂舍,率以取败。”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下棋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七瞮小编为您整理描写吝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