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0日 已帮助: 333 人 来源:上海千羽鹤日本语
在每年的同等学历外语考试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招生院校是考日语的,而在日语能力考试的词汇、阅读、语法、听力 ,这四大考试内容中,词汇的学习就是贯穿始终的。尤其越是到高级的学习阶段,对单词的尝试理解和把握会直接影响考生的考试成绩以及日语水平。由此可见词汇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万圣节狂欢趴 必备日语词汇一文中由51培训小编七瞮于2019/5/17为大家详细进行日语词汇整理,包括日语词汇解释、词汇造句、词汇应用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为方便同学们的日语学习,51培训网日语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万圣节狂欢趴 必备日语词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ハロウィン/万圣节前夜
万圣夜是诸圣节(All Hallows' Day)的前夜。其英语名称中的“Hallow”源于中古英语的“halwen”,与“holy”词源很接近,而日语中的ハロウィン就是halloween的音译词啦~
ジャックランタン/杰克灯
万圣夜的象征物是南瓜灯(也叫杰克灯、杰克灯笼),另外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杰克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杰克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杰克 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杰克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杰克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マスク/面具
?
仮装「かそう」/假扮
传统的万圣夜装饰包括僵尸、鬼魂、女巫、恶魔等。典型的服饰时盖着一块剪了两个眼孔的布扮鬼。在19世纪的苏格兰和爱尔兰,当时的人认为万圣夜鬼魂会来到人间,故会打扮得与鬼魂一样,让鬼魂把自己当成同类。
万圣节前夜的装扮已不限于恐怖,而可以作任何打扮,如扮成电视剧或电影明星,以及公众人物,例如政治家。2004年适逢美国总统选举,乔治?布什和克里成为美国流行的万圣夜打扮。而2001年9/11袭击事件后,消防员、警察等成为小孩的扮演对象。据估计,2004年有大约215万个美国小孩装扮成蜘蛛侠,是当年最受欢迎的打扮。
お化け「おばけ」/鬼怪
トリック?オア?トリート/不请吃就捣蛋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客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这个习俗起源还有一个说法是:这个习俗,来源于异教徒相信鬼魂会在每年降临人间的时候给活着的人制造麻烦。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恶灵伤害,人们穿上看起来像鬼的衣服,并且准备面包、鸡蛋、苹果等食物当供品以求好运。人们戴着面具,穿着迷惑鬼魂的鬼服,挨家挨户收供品。慷慨的人点起灯火,受到良好祝愿,但吝啬的人却受到威胁。
而在日语中这句话却并没有被翻译出来而是直接音译过来就用啦~
キャンディーコーン/粟米糖
粟米糖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糖果,主要是在秋季的万圣节流行。粟米糖是Wunderlee糖果公司在19世纪80年代发明的。糖果是模仿玉米粒的三种颜色。 每片大小约等于一个玉米粒的三倍。糖果主要由糖,玉米糖浆,人工色素和粘合剂。
りんご飴/太妃糖苹果
太妃糖苹果是英国万圣节时的一种传统食品。万圣节期间正是苹果丰收期,人们用新鲜苹果裹上一层太妃糖浆制作而成。
太妃糖苹果是英国万圣节时的一种传统食品,原本是万圣节之夜大人因循“不给糖就捣蛋”习俗送给孩童的礼物,但后来发生多起有人在苹果中加入刀片造成伤害的事件,致使送苹果的习俗渐渐消失。
以上就是七瞮小编为您整理万圣节狂欢趴 必备日语词汇的全部内容,有关日语培训的课程请进入日语培训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