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2月24日 已帮助: 687 人 来源:广州竞思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饕餮纹尊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渡歡于2018/2/24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饕餮纹尊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饕餮纹尊tāo tiè wén zūn 介绍 西周饕餮纹尊,2006年10月出土于扶风县上宋乡红卫村。此尊通高30厘米,口径23.6厘米,重4.3公斤。喇叭形口,腹深微鼓,高圈足外撇。颈上饰四道蕉叶纹和一周回首夔龙纹,腹部饰两组由夔龙纹组成的饕餮纹,腹与底连接处有两道弦纹,圈足饰两组饕餮纹,通体纹饰被四道高扉棱平分,高浮雕主纹均以纤细云霄纹填地。圈足内底有亚字形框,框内铭文因锈蚀严重漫漶不清。尊口沿残为三片,表面可见覆盖的席纹痕迹。 历史文化 尊为专供祭祀或款待宾客所用盛酒之物。唐·李白:“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尊”指的是盛酒具,相当于现代的酒壶。1912年在安徽潜山县出土的一件商代的饕餮纹铜尊,埋藏地下3000多年,仍青光熠熠,纹饰精美。此尊高21.5厘米,口径19.4厘米,重2公斤。呈喇叭状,高颈、鼓腹、圆足,因器首饰以饕餮纹而得名。饕餮纹样象征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的面形,这种怪兽没有身体,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是东海龙王的第九个儿子。 其他信息 饕餮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吕氏春秋·先识》篇内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 。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以鼻梁为中线,两侧对称排列,通常的下唇。饕餮纹出现在青铜器上,尤其是鼎上。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的像鸟、像凤、像人。饕餮纹这种名称并不是古时就有的,而是金石学兴起时,由宋人起名的,最完美的饕餮纹面具高21.0公分,现藏于美国西雅图书馆。西周时代,其神秘色彩逐渐减退。商至西周时常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多衬以云雷纹,图案多有变化。
相关字词典推荐:
饕餮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读音:tāotiè
注音:ㄊㄠㄊㄧㄝˋ
基本解释: 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吕氏春秋·先识》贪吃者或性情贪婪的人
相关字词典推荐:
饕恶的意思
饕餮纹是什么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饕餮纹tāotièwén 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此兽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同时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其中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兽面纹有的有躯干、兽足,有的仅作兽面。 饕餮纹的特点 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 饕餮纹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商代的饕餮纹在吸引人们注意力方面是特别有效的。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国家第一批永久不允许出国展览的文物中“何”尊,筑有饕餮纹,是目前最早记录有“中国”二字的器物。
相关字词典推荐:
饕餮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以上就是渡歡小编为您整理饕餮纹尊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