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7月8日 已帮助: 184 人 来源:重庆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身份需求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景行于2019/4/11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身份需求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身份需求 - 简介 2010年12月11日,五粮液上市公司董事长唐桥还信誓旦旦地表态,虽然到了年关,公司目前也没有涨价打算。唐桥还恳切地表示,国家刚刚发布“国16条”平抑物价,五粮液作为国企不能带头涨价。这些话很感人,孰料话音刚落,“涨声”立马开始。 12月8日,北京部分超市这两天陆续收到了五粮液厂家的新一轮提价通知,涉及52度、39度的15种规格产品,包括500毫升、375毫升、250毫升、225×2毫升以及50毫升和100毫升多种包装,五粮液的产品几乎一网打尽,每瓶提价50元到70元。而五粮液涨价的理由之一竟然是“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 身份需求 - 礼物和身份的关系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大概只能是穷人间或传说中的事,若是给与自己利益攸关的领导、客户、官员送礼,轻如鹅毛的礼物就显得太过寒酸了,不仅对方反感,自己也会觉得掉价。作为礼品的礼物,实用性倒在其次,反倒是档次、价格等外在的东西才是关键——收礼者往往要从这些因素中直观地感受送礼者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从而影响其对送礼者的关照程度。 这也是每逢传统节日,总会出现一些“天价粽子”、“天价月饼”等产品的原因所在。现在的人们似乎更认同“礼轻情义轻,礼重情义重”,不仅富人、贵人如此,普通人也如此——毛脚女婿上门,提的礼物太轻是不能讨得丈母娘欢心的;朋友结婚,包的红包太小会让人笑话。而对于公务交往,特别是试图从权力寻租中获利的贿赂行为来说,礼物的轻重更是直接决定了交往的成功与否和寻租的获利大小。 身份需求 - 现象 作为高端白酒的五粮液,公务宴请、节日送礼等是其主要消费支撑,其消费群体大都非富即贵,它提不提价,是不是“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而提价,看起来似乎都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太大关系。其实不然。高端消费对普通人来说可能遥不可及,却会对普通人的消费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影响到普通人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 其实,此次所谓“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只不过是五粮液公司的一面幌子,是资本为更大程度牟利的一个借口。 声称“为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也是对微妙现实的一种洞悉和把握。现实中不少人特别是官员,公款消费时常常是再贵的酒都敢喝,不喝凸显不了自己的身份,反正都是公款,别说涨50元,就是涨500元,他们也照喝不误。于此而言,所谓“高端白酒的屡屡涨价反倒树立起一个奢侈品地位”,就并非虚言了。
相关字词典推荐:
身份证复印件生成器的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身份证复印件生成器是一种能自动生成身份证复印件的电脑软件。该软件受到网友追捧,并也引发担忧。 身份证复印件生成器-功能 网友给奥巴马“办”的“二代证” 既可用来生成“一代身份证复印件”,也可生成“二代身份证复印件”。 身份证复印件生成器-使用 身份证复印件生成器 按照要求,填入了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现住址、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并上传了一张证件照。随后,点击“证件保存”选项,并打印出来。前后不过3分钟,一张十分逼真的“身份证复印件”就出炉了。 身份证复印件生成器-效果 生成器生成的“复印件”和真实的身份证复印件相比,基本上可以以假乱真。 身份证复印件生成器-注意事项 身份证复印件的分辨率太低,如果不仔细看,根本不可能分辨出真假。但身份证复印件是一份附加证明材料,只有和原件一起使用时才有效,因此广大市民不需要过于担心。 如果有人利用他人的身份证复印件非法获利,那就构成了诈骗罪了。 身份证复印件生成器-可办理手机卡 2010年9月1日手机实名制实施以来,各通信公司营业厅均要求顾客使用身份证复印件办理手机卡。11日上午,记者拿着软件生成的假身份证复印件走访了城区多家通信营业厅,工作人员均表示可以办理手机卡。 记者拿着一张假身份证复印件到四平路一家联通公司营业厅去办理手机卡。工作人员看到复印件后询问怎么有点模糊,记者回答道:“身份证找不到了,复印件复印了好几次了,可能有点不清晰。”工作人员表示可以用这张复印件办理手机卡。她告诉记者:“虽然要求机主出示身份证复印件,但是其实只要有身份证号就可以办理,只有身份证号是有用的。”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3家营业厅,假身份证复印件均蒙混过关。对此郑先生表示:“不知工作人员是否有义务核实相关信息,假的身份证怎么能如此轻松地过关?如果别人用我的身份信息去办理一张手机卡,到时造成不良的信用记录,获利的是不法分子,倒霉的岂不是我?”
身份症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身份症-概述 据媒体近日报道,身份证越来越成为其主人的一种恐慌甚至噩梦———比如,身份证丢失或被盗引发的“乌龙案”比比皆是,或被警方错误抓捕,或被各种“乌龙”催款单缠身。据推算,全国每年丢失身份证的约在100万人以上。此外,身份证复印件的大量无度使用,也常常成为招致个人信息泄露“横祸”的重要来源。 “身份证”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依据《居民身份证法》,中国居民身份证法明确规定,“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这表明,身份证实际上是一种权利证,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但是有关新闻报道提供的现实素材说明,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以及人们流动性增加,身份证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少难题,有时候“身份证”甚至异化为“身份症”,走向其制度设计、立法初衷的反面。很多报道中的种种噩梦,显然与立法目的格格不入。身份证不仅没有成为权利证,充分“保障权益”、“便利公民”,反倒成了损害权益、妨碍便利的一种工具,令许多公民深陷恐慌之中,不得不“捂紧身份证”。 异化原因 “身份证”何以异化为“身份症”,走向其制度设计、立法初衷的反面?除了一些直观可见的原因———如警方对于身份证的管理执法不够严谨、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外,我国身份证以及相应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不健全,才是种种问题存在的主要根源。以居民身份证法为例,虽然该法规定,不得“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但是,对于“遗失或被盗的身份证是否自动失效”,“管理部门采用遗失或被盗的失效身份证,应负什么责任”等更为具体关键的问题,却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另外,该法也缺少针对“身份证复印件”的明确法律定位,比如,查验身份证是否等于复印身份证,身份证复印件如何使用才算合法,等等。 当然,在居民身份证法之外,2009年2月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七新增了“侵犯个人信息罪”———“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就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它意味着,非法泄露个人信息不仅要负一般民事责任,也有可能负刑事责任。不过,仔细推敲新增的侵犯个人信息罪,同样也存在不够完善之处:一方面,犯罪主体范围明显过窄,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泄露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显然远不止“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另一方面,如何为“侵犯个人信息”进行举证,也没有特别的规定———如果沿用一般的“谁主张谁举证”规则,显然不利于对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有效追究。事实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尽管侵犯个人信息的事实比比皆是,但“侵犯个人信息罪”在司法实践中的案例却较为罕见。 疗救方法 身份证沦为“身份症”,既是社会之症,更是法律之症。因此,若要疗救此症,就必须补足相关的法律漏洞——从法治着手,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事前规制、事后惩戒等方面,不断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以及可操作性。
身份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shēnfèn
注音:ㄕㄣㄈㄣ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见“身分”。英文翻译1.(人的社会、法律地位)status;capacity;identity2.(受人尊敬的地位)dignity
相关字词典推荐:
身下的意思及反义词
以上就是景行小编为您整理身份需求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