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21日 已帮助: 661 人 来源:重庆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笳箫是什么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振铭于2018/1/21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笳箫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jiā xiāo
注音:ㄐㄧㄚ ㄒㄧㄠ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犹笳管。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綺楼关树顶,飞旐泛堂前。帟幕旋风燕,笳簫咽暮蝉。” 唐 李益 《五城道中》诗:“笳簫 汉 思繁,旌旗边色故。”
相关字词典推荐:
笳鼓人是什么意思
读音:jiāgǔrén
注音:ㄐㄧㄚㄍㄨˇㄖㄣ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亦称“笳鼓之徒”。指衙门中凶恶的吏卒。明刘基《送月忽难明德江浙府总管谢病去官序》:“临江故多虎狼之卒……狱讼兴灭,一自其喜怒。有诉于官,非其徒为之所,虽直必曲;获其助者,反是。百姓侧足畏避,号曰笳鼓人。”明刘基《送月忽难明德江浙府总管谢病去官序》:“下车访民瘼,按宿狱,凡壅滞不决者,皆笳鼓之徒为之。督所属逮捕,穷其姦状。”
鸣笳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míngjiā
注音:ㄇㄧㄥˊㄐㄧㄚ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1).笳笛。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六韬·军略》:“击雷鼓,振鼙、鐸,吹鸣笳。”(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三国魏曹丕《与梁朝歌令吴质书》:“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於后车。”宋王安石《晏元献挽辞》之一:“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清昭槤《啸亭杂录·孝感之战》:“其垒外松棚下,餘贼方瞭望,余骤发矢伤数人,贼错愕间,江西兵展旗鸣笳以进。”
笳喧是什么意思
读音:jiāxuān
注音:ㄐㄧㄚㄒㄩㄢ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谓胡笳吹奏之声四起。隋明馀庆《从军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
以上就是振铭小编为您整理笳箫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