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4月17日 已帮助: 792 人 来源:嘉兴戴氏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椎的成语推荐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曜灿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顿足椎胸
中文发音:dùnzúzhuīxiōng。
成语解释:同“顿足搥胸”。
成语出处:刘立凯《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广州众捣毁日货》:“社会人心异常兴奋,甚至妇人、孺子、车夫、苦力,风元不口谈抵制,戟批痛骂,握拳怒目,顿足椎胸。”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椎肤剥髓
中文发音:zhuīfūbāosuǐ。
成语解释:形容残酷搜刮。
成语出处:明-唐顺之《与郑户部书》:“国家惩奸之法未及于亲手欺盗之人,而椎肤剥髓、鬻妻买子之苦已波毒于穷檐无告之小民矣。”
成语造句:有司奉行急于诏旨,胥吏缘为奸,椎肤剥髓,民不堪命。★《明史-方良永传》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剥削
椎胸跌足
中文发音:chuíxiōngdiēzú。
成语解释:犹言椎胸顿足。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成语出处: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三折:“蚩蚩蚩碎俺姻缘簿,忽刺八掘断俺前程路,空没乱椎胸跌足,揉腮瞪目。”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用于悲伤或痛愤时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椎肤剥体
中文发音:zhuīfūbāotǐ。
成语解释:见“椎肤剥髓”。
成语出处:《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帝曰:‘霖雨、地震之灾,岂非重兵久在蜀,调登供馈,椎肤剥体,民怨所致,当修德抚民以应之,又何祷乎!’”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剥削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椎埋狗窃
中文发音:zhuīmáigǒuqiè。
成语解释:谓抢杀偷盗,不务正业。
成语出处: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自绛灌至申屠嘉,皆向时棰埋狗窃之人。”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椎埋穿掘
中文发音:chuímáichuānjué。
成语解释:杀人埋尸,发冢盗墓。泛指行凶作恶。
成语出处:《文选孙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椎埋穿掘之党,阡陌成群。”张铣注:“椎埋,谓劫杀人而埋之;穿掘,谓发冢而取物。”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椎胸顿足
中文发音:zhuīxiōngdùnzú。
成语解释: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二节:“无以少异于平时,乃椎胸顿足,痛恨于我国民之心既已死尽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用于悲伤或痛愤时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椎牛发冢
中文发音:zhuīniúfāzhǒng。
成语解释:亦作“椎牛发?冢”。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成语出处:宋-苏轼《策别》十七:“小者呼鸡逐狗,大者椎牛发冢,无所不至。”
成语造句:或至犯科作奸,椎牛发冢,聚为博弈,出为盗贼。★清-戴名世《钱神问对》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
椎心饮泣
中文发音:zhuīxīnyǐnqì。
成语解释:犹言椎心泣血。
成语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臣等原奏概归无效,拜命之余,不禁椎心饮泣。”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形容悲恸到极点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椎天抢地
中文发音:zhuītiānqiǎngdì。
成语解释: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二折:“好教我负屈衔冤无申诉,只有个椎天抢地号咷哭。”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用于悲伤等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以上就是曜灿小编为您整理椎的成语推荐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