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海口培训学校 > 海口戴氏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拂的成语推荐

拂的成语推荐

发布时间:2019年3月20日       已帮助: 872 人       来源:海口戴氏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拂的成语推荐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新念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分花拂柳

中文发音:fēnhuāfúliǔ。

成语解释:见“分花约柳”。

相关成语推荐:

分而治之

中文发音:fēnérzhìzhī。


左萦右拂

中文发音:zuǒyíngyòufú。

成语解释:左收卷,右拂拭。比喻轻而易举,或技艺精湛。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

成语造句: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打球》:“能者左萦右拂,盘旋宛转,殊可观。”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拂衣远去

中文发音:fúyīyuǎnqù。

成语解释:拂衣:振衣而去。振衣远远离去。指归隐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一行-郑遨传》:“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辞官归隐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法家拂士

中文发音:fǎjiābìshì。

成语解释: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忠臣贤士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拂袖而去

中文发音:fúxiùérqù。

成语解释: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成语造句:我是愿意人对我反抗,不合则拂袖而去。(鲁迅《两地书一三五》)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尽忠拂过

中文发音:jìnzhōngbìguò。

成语解释:拂:通“弼”,纠正,辅佐。竭尽忠心帮助上级改正错误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异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拂袖而归

中文发音:fúxiùérguī。

成语解释: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决。指毫无留恋,回到家乡归隐。

成语出处: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

成语造句:厌红尘,拂袖而归,为丘壑情浓,名利心灰。(元汪元亨《折桂令归隐》)

成语使用: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拂袖而起

中文发音:fúxiùérqǐ。

成语解释: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成语使用:作谓语;用于发怒时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新念小编为您整理拂的成语推荐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