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8日 已帮助: 771 人 来源:洛阳秦学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拄字开头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悉气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撑肠拄腹
中文发音:chēngchángzhǔfù。
成语解释:比喻容受很多。也形容肚子吃得非常饱。
成语出处:宋苏轼《试院煎茶》诗:“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成语造句:这家子将酝下的杜茅酒不住的荡来,吃得东倒西歪,撑肠拄腹。(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吃得很饱
撑天拄地
中文发音:chēngtiānzhǔdì。
成语解释:犹言顶天立地。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卷九:“圣人只是常欲扶持这个道理,教他撑天拄地。”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多用于男人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拄笏看山
中文发音:zhǔhùkànshān。
成语解释: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成语造句:输与清闲阳朔令,朝朝拄笏饱看山。(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悠然自得的样子
撑肠拄肚
中文发音:chēngchángzhǔdù。
成语解释:腹中饱满。比喻容受很多。
成语出处:唐-卢仝《月蚀诗》:“撑肠拄肚礌傀如山丘,自可饱死更不偷。”
成语造句:如吃物事相似,将甚么杂物事,不是时节,一顿都吃了,便被他撑肠拄肚,没奈何他。★《朱子语类》卷十一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形容吃得很饱
拄笏西山
中文发音:zhǔhùxīshān。
成语解释:见“拄笏看山”。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成语造句:拄笏西山志骑曹,朝来爽气与秋高。★金-元好问《西山楼为王仲理赋》诗之二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悠然自得的样子
拄颊看山
中文发音:zhǔjiákànshān。
成语解释:同“拄笏看山”。
成语出处:宋-范成大《次胡经仲知丞赠别韵》:“先生有道抗浮云,拄颊看山意最真。”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悉气小编为您整理拄字开头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