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4日 已帮助: 649 人 来源:哈尔滨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杖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杰杰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芒鞋竹杖
中文发音:mángxiézhúzhàng。
成语解释:芒鞋:草鞋。穿着草鞋,拿着竹杖
成语出处:唐-贯休《寒月送玄道士入天台》:“芒鞋竹杖寒冻时,玉霄忽去非有期。”
成语造句: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子怕腐烂了芒鞋竹杖,尘味了蒲团纸账。”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掷杖成龙
中文发音:zhìzhàngchénglóng。
成语解释: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成语出处: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
成语造句:偶然掷杖成龙去,又过蓬莱日主祠。★清-王士禛《送高念东先生予告还山》诗之二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法术
笞杖徒流
中文发音:chīzhàngtúliú。
成语解释:笞:鞭打;杖:棒打;徒:徒刑;流:流放。指古代的四种刑罚
成语出处:元-乔孟符《金钱记》第三折:“本是些风花雪月,都做了笞杖徒流。”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刑罚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拿刀弄杖
中文发音:nádāonòngzhàng。
成语解释:挥舞刀枪棍棒。泛指动武。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宝玉一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的天翻地覆。”
成语造句:〖示例〗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拿刀弄杖。★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动武
凭几据杖
中文发音:píngjījùzhàng。
成语解释: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成语造句:唐-白居易《策林-尊贤》:“凭几据杖,以令召焉,则厮役之才至矣。”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杖履相从
中文发音:zhànglǚxiāngcóng。
成语解释:指追随左右。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贫士》之七:“门生与儿子,杖履聊相从。”
成语造句:予虽不及识公,而有斯人在,会当同往,杖履相从,方公之故居,而蹑其遗踪。★金王若虚《茅先生道院记》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拿刀动杖
中文发音:nádāodòngzhàng。
成语解释:泛指动武。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拿刀动杖。”
成语造句:老舍《赵子曰》:“为一个女人本不值得拿刀动杖,我要赌这口气!”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动武
杖履纵横
中文发音:zhànglǚzònghéng。
成语解释: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相关成语推荐:
杖履相从
中文发音:zhànglǚxiāngcóng。
明火执杖
中文发音:mínghuǒzhízhàng。
成语解释: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成语造句:并非明火执杖,怎么便算是强盗呢?(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干坏事
明火持杖
中文发音:mínghuǒchízhàng。
成语解释:同“明火执仗”。
成语出处:《元典章-刑部-从贼不得财者免刺》:“从贼孙伯奴、孟干儿与首贼朱伴儿、李佛保等四人明火持杖强劫梁贤十家。”
成语造句:明-无名氏《临潼斗宝》楔子:“我是首将来皮豹,善晓六韬知三略,明火持杖打劫人,随着展雄做强盗。”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干坏事
以上就是杰杰小编为您整理有杖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