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0月3日 已帮助: 948 人 来源:上海纽约国际儿童俱乐部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关于夭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渡歡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桃之夭夭
中文发音:táozhīyāoyāo。
成语解释:喻事物的繁荣兴盛。亦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礼记大学》:“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成语造句:那知卢才听见钮成死了,料道不肯干休,已先桃之夭夭,不在话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
成语使用:作谓语;是逃跑诙谐的说法
夭桃穠李
中文发音:yāotáonónglǐ。
成语解释: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同“夭桃秾李”。
相关成语推荐:
夭桃秾李
中文发音:yāotáonónglǐ。
夭桃襛李
中文发音:yāotáoyànlǐ。
成语解释:亦作“夭桃秾李”。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②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成语造句: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八回:“夭桃襛李,宜早合良缘。”
成语使用:作宾语;多用来祝颂婚嫁
夭桃秾李
中文发音:yāotáonónglǐ。
成语解释: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成语造句:夭桃秾李,宜早合良缘,毋使婚嫁愆期,致令幼女怀春,吉士有摽梅之赋也。(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八回)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桃夭李艳
中文发音:táoyāolǐyàn。
成语解释: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成语出处:唐-罗邺《东归》诗:“桃夭李艳清明近、惆怅当年意尽违。”
成语使用:作定语;用于景物描写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刳胎杀夭
中文发音:kūtāishāyāo。
成语解释:同“刳胎焚夭”。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
成语造句: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刳胎杀夭,麒麟不游,覆巢毁卵,凤凰不翔。”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
桃夭柳媚
中文发音:táoyāoliǔmèi。
成语解释: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成语出处:三国-蜀-毛文锡《赞浦子》词:“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熏。懒结芙蓉带,慵拖翡翠裙。正是桃夭柳媚,那堪暮雨朝云。”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刳胎焚夭
中文发音:kūtāifényāo。
成语解释:剖挖母胎,残害幼体。谓凶残不义。
成语出处:《尸子-明堂》:“夫士不可妄致也,覆巢破卵,则凤凰不至焉;刳胎焚夭,则麒麟不往矣。”
成语造句:臣闻之,有巢毁卵,而凤凰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战国策-赵策四》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残暴的人
逃之夭夭
中文发音:táozhīyāoyāo。
成语解释:原形容桃树枝叶繁茂。后来借“桃”谐“逃”的音;用作逃跑的诙谐说法。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成语造句:撞人者逃之夭夭,众人向他投去愤怒的眼光。
成语辨析:见“溜之大吉”(633页)。
柳夭桃艳
中文发音:liǔyāotáoyèn。
成语解释:形容女子貌美。
成语出处:唐阎选《虞美人》:“……楚腰蛴领团香玉,鬓迭深深绿。月蛾星眼笑微频,柳夭桃艳不胜春,晚妆匀¤”
成语造句:看到那些柳夭桃艳的美女,他动心了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
以上就是渡歡小编为您整理关于夭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