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4月20日 已帮助: 775 人 来源:重庆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关于敲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潆心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轻敲缓击
中文发音:qīngqiāohuǎnjī。
成语解释:比喻婉转地表达意思和说明问题。
成语出处:清-陶贞怀《天雨花》第21回:“且待四个宫人到,轻敲缓击试他们。”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用于说话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敲冰玉屑
中文发音:qiāobīngyùxiè。
成语解释:泛指精美的纸张。
成语出处:元-刘埙《隐居通议-诗歌》:“后三年,当予亡命,萧永言同醉,见予举似,急索纸而恨无敲冰玉屑,以备恶语。”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纸张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敲膏吸髓
中文发音:qiāogāoxīsuǐ。
成语解释:犹敲骨吸髓。
成语出处: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残酷剥削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敲山振虎
中文发音:qiāoshānzhènhǔ。
成语解释: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这要不用个敲山振虎的主意,怎的是个了当?”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间接警告对方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反复推敲
中文发音:fǎnfùtuīqiāo。
成语解释: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成语出处:《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
成语造句:经过反复推敲,我们终于选择了这个方案。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敲骨榨髓
中文发音:qiāogǔzhàsuǐ。
成语解释:犹敲骨吸髓。
成语出处:柯岩《天涯何处无芳草》:“一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敲骨榨髓,受尽欺凌的阿琦婆。”
成语造句:柯岗《逐鹿中原》第二章:“彭家是怎样仗着国民党、白匪军的威势,对他们敲骨榨髓地剥削和抢劫。”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残酷剥削
敲冰索火
中文发音:qiāobīngsuǒhuǒ。
成语解释: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成语出处:《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第四卷:“若敲冰而索火,类缘木以求鱼。”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敲骨取髓
中文发音:qiāogǔqǔsuǐ。
成语解释:敲碎骨头,取出骨髓。①禅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②比喻残酷地剥削。亦作“敲骨吸髓”、“刮骨吸髓”、“敲脂吸髓”、“槌骨沥髓”、“吸髓吮脂”。
相关成语推荐:
敲骨剥髓
中文发音:qiāogǔbāosuǐ。
戛玉敲金
中文发音:jiáyùqiāojīn。
成语解释: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
成语出处: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引子》:“试开戛玉敲金口,说与东西南北人。”
成语造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雅谑则飞花粲齿,高吟则戛玉敲金。”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声调清脆或音节铿锵
零打碎敲
中文发音:língdǎsuìqiāo。
成语解释:指一项工作不能有计划的一气完成;而是断断续续地去做。也指零星消灭。
成语出处:胡天培《山村新人》:“他就指使他的两个兄弟,零打碎敲地把粮食运出去,以高价出售。”
成语造句:这座大楼应按计划一气完成,不能零打碎敲,断断续续地去盖。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断断续续做事
以上就是潆心小编为您整理关于敲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