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4月10日 已帮助: 827 人 来源:咸阳秦学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带鼓的成语汇总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熠彤 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重整旗鼓
中文发音:chóngzhěngqígǔ。
成语解释:重:重战;整:整顿;整治;旗鼓: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用以代表军事力量。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也作“重振旗鼓”。
成语出处:宋克勤《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17卷:“法灯重整枪旗,再装甲胄。”
成语造句:至清室已覆,袁为总统,他自然重整旗鼓,又复上台。”(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八回)
成语辨析:~和“另起炉灶”都有“重新开始干”的意思。但~比喻失败或受挫后;整顿力量;重新再干;“另起炉灶”指放弃原来的基础、阵地;另外重新做起。
鼓唇弄舌
中文发音:gǔchúnnòngshé。
成语解释:鼓:拨动,振动。振动嘴唇,拨弄舌头。形容凭口舌挑拨、煽动或进行游说。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今已陷之于丧亡,尚不自耻,犹敢鼓唇弄舌于众诸侯之前耶?”
成语造句: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31回:“京内外一班官吏,又复鼓唇弄舌,摇笔成文。”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挑拨是非
鼓馁旗靡
中文发音:gǔněiqímí。
成语解释:鼓点无力,旗帜歪倒。形容军队士气不振。
成语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略觉鼓馁旗靡处,得健锐兵数十屹立其间,则整而复进。”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士气等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摇唇鼓舌
中文发音:yáochúngǔshé。
成语解释:鼓舌:嚼舌头;指诡辨。摇动嘴唇;鼓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成语造句:我正在这里指授进兵的方略,胆敢摇唇鼓舌,煽惑军心!(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抛金弃鼓
中文发音:pāojīnqìgǔ。
成语解释:金:锣。抛下助战用的锣与鼓。形容被打败而逃走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杏林庄》第二折:“俺如今不须用刀死追复,他每都抛金弃鼓,领着残卒,离营撇寨那厢扑。”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战争等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鼓舌掀簧
中文发音:gǔshéxiānhuáng。
成语解释: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谓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
成语出处:清-胡泉《貂裘换酒-题〈聊斋志异〉》词:“笔墨久抛荒,懒劳神雕虫小技,鼓舌掀簧。”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卖弄口才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诗肠鼓吹
中文发音:shīchágǔchuì。
成语解释: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成语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成语使用:作宾语;用于作诗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对牛鼓簧
中文发音:duìniúgǔhuáng。
成语解释:见“对牛弹琴”。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晋-郭象注:“是犹对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术终于昧然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讥讽别人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筛锣擂鼓
中文发音:shāiluóléigǔ。
成语解释:敲锣打鼓。形容大声吵闹。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8回:“翻筋斗,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无所不为的玩耍。”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虚张声势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敝鼓丧豚
中文发音:bìgǔsàngtún。
成语解释: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解蔽》:“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办事方式不对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熠彤 小编为您整理带鼓的成语汇总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