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海口培训学校 > 海口戴氏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带惯的成语汇总

带惯的成语汇总

发布时间:2018年3月9日       已帮助: 870 人       来源:海口戴氏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带惯的成语汇总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情杀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大动公惯

中文发音:dàdònggōngguàn。

成语解释:形容公众愤然而出,主持正义

成语造句:恐怖分子的罪恶行径,使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大动公惯,同声谴责。

相关成语推荐:

大功毕成


娇生惯养

中文发音:jiāoshēngguànyǎng。

成语解释:娇:宠爱。惯:姑息。从小受到长辈过分的宠爱和姑息。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似这几日,我看菩萨的面上,不和你一般见识,谁想娇生惯养了,你通常不像样了。”

成语造句:她从小娇生惯养,什么事也不会干。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能征惯战

中文发音:néngzhēngguànzhàn。

成语解释: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成语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法聪早当此际,遥遥地望见,果是会相持,能征惯战,不慌不紧不忙,果手疾眼辨。”

成语造句:老舍《宝船》第二幕第二场:“我带来五百名蜜蜂兵,都能征惯战!”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骄生惯养

中文发音:jiāoshēngguànyǎng。

成语解释: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成语出处:胡朴安《中华全国风物志江苏吴县之奇俗》:“富贵家之小孩,骄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娇生惯养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司空见惯

中文发音:sīkōngjiànguàn。

成语解释: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成语造句:“帝国主义”这种字样,在现今已是司空见惯了,但在当年却几乎是一种讳名。(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成语辨析:~和“习以为常”都有“看惯了;不感到奇怪”之意。但~多用于书面语;“习以为常”多用于口语。


能说惯道

中文发音:néngshuōguàndào。

成语解释: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成语造句:〖示例〗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口才很好


见惯不惊

中文发音:jiànguànbùjīng。

成语解释:经常看到,习以为常。

成语出处:宋-邵雍《首尾吟135首》:“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

成语造句:朱自清《笑的历史》:“他们见惯不惊,也就只好由我了。”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不以为然


久惯牢成

中文发音:jiǔguànláochéng。

成语解释:比喻深于世故。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6回:“你还说你不久惯牢成。”

成语造句:吴组缃《山洪》:“对方却是轻车熟路,久惯牢成,什么小窟洞都可以钻了进去。”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深于世故


能争惯战

中文发音:néngzhēngguànzhàn。

成语解释: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善于作战

成语出处:《平鬼传》第15回:“自通姓名,就叫累鬼,能争惯战,有万夫不当之勇。”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善于作战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久惯老诚

中文发音:jiǔguànlǎochéng。

成语解释:同“久惯牢成”。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2回:“个个人古怪精灵,个个人久惯老诚。”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比喻深于世故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情杀小编为您整理带惯的成语汇总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上一篇 :关于寇的成语下一篇 :惨字开头的成语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