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8日 已帮助: 828 人 来源:佛山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带衔的成语汇总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家然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衔悲茹恨
中文发音:xiánbēirúhèn。
成语解释:衔:含。茹:吃。胸中藏有悲痛与仇恨。亦作“衔悲蓄恨”。
成语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还冤记》:“尸骸流漂,怨酷无双,奉违累载,一旦长辞,衔悲茹恨,如何可说,歔欷不能自胜。”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衔环结草
中文发音:xiánhuánjiécǎo。
成语解释: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成语造句: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九)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感恩报德
负屈衔冤
中文发音:fùqūxiányuān。
成语解释: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后庭花》第四折:“今日个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凶贼,还了报了这负屈衔冤两怨鬼。”
成语造句: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恩相明镜,念林冲负屈衔冤。”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蒙受委曲
钳马衔枚
中文发音:qiánmǎxiánméi。
成语解释:钳马:夹马嘴器具;枚:形似筷子的工具。古代行军时防止喧哗钳马口,人衔枚
成语出处: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宜选敢悍数千,骛行潜掩,偃旗裹甲,钳马衔枚。”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行军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结草衔环
中文发音:jiécǎoxiánhuán。
成语解释: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比喻感恩报德;誓死不忘。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成语造句: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寸草衔结
中文发音:cùncǎoxiánjié。
成语解释:喻虽然力薄,亦当感恩图报。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鱼龙王报德》:“虽虮虱微忱,不敢上尘天听,而寸草衔结,思报洪恩。”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报恩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杨雀衔环
中文发音:yángquèxiánhuán。
成语解释: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弘农人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后因以“杨雀衔环”为报恩典实。
成语出处: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弘农人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衔石填海
中文发音:xiánshítiánhǎi。
成语解释:《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后因以“衔石填海”比喻为实现既定目标,坚韧不拔地奋斗到底。
成语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成语造句:清-谭嗣同《报贝元微书》:“此日之衔石填海,他日未必不收入人材蔚起之效。”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口衔天宪
中文发音:kǒuxiántiānxiàn。
成语解释:见“口含天宪”。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恒帝永兴元年》:“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衔天宪。”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比喻说话就是法律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衔玉贾石
中文发音:xiányùjiǎshí。
成语解释:给人看的是玉,卖给人的却是石头,义同“挂羊头,卖狗肉”
成语造句:这家小店老板经常做些衔玉贾石的买卖,以此发财。
相关成语推荐:
衔沙填海
以上就是家然小编为您整理带衔的成语汇总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