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2日 已帮助: 711 人 来源:哈尔滨精锐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病字开头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孤毒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愁潘病沈
中文发音:chóupānbìngshěn。
成语解释:泛指烦恼和疾病。
成语出处: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
相关成语推荐:
愁海无涯
贫病交侵
中文发音:pínbìngjiāoqīn。
成语解释:见“贫病交迫”。
成语出处:石三友《金陵野史-南京报坛旧事》:“据闻抗战中,何陷身南京,贫病交侵,坚不出任伪职。”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形容生活境况非常艰难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旧病难医
中文发音:jiùbìngnányī。
成语解释:老毛病难于医治。比喻过去的缺点错误难以改正。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则待作抱官囚,觅不着逃生计,急回头待悔来应迟,又不将心猿意马牢拴系,也不是你本性难移,旧病难医。”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习性难改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贫病交攻
中文发音:pínbìngjiāogōng。
成语解释:见“贫病交迫”。
成语出处:宋-陈亮《与王季海丞相书》:“入春以来,贫病交攻,更无一日好况。”
成语造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贫穷和疾病
病狂丧心
中文发音:bìngkuángsàngxīn。
成语解释:狂:疯狂;丧:丧失。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今日圣驾未临时,犹俨然上坐谈兵,大言不惭,病狂丧心!”
成语造句:清-黄宗羲《与友人论学书》:“用微言自周、程、朱、陆、杨、陈、王、罗之说渐染斯民之耳目,而后圣学失传,可不为病狂丧心之言与?”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发昏
病骨支离
中文发音:bìnggǔzhīlí。
成语解释: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成语出处:宋陆游《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
成语造句: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一章:“老八沉疴在身,病骨支离。”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人很衰弱
病入骨髓
中文发音:bìngrùgǔsuǐ。
成语解释: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成语出处:《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人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悯时病俗
中文发音:mǐnshíbìngsú。
成语解释:指忧虑时俗
成语出处:宋曾巩《答李讼书》:“足下自称有悯时病俗之心,信如是,是足下之有志乎道。”
成语造句:如仆辈虽念此痛痒相关,不能无悯时病俗之意。★明-唐顺之《答冯午山提学书》
成语使用:作定语;指忧虑时俗
蚌病生珠
中文发音:bàngbìngshēngzhū。
成语解释: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同“蚌病成珠”。
成语出处:高燮《题蔡哲夫所绘沈孝则〈冰雪庐图〉即步哲夫韵》:“嗟哉蚌病乃生珠,诗渐可读消雄图。”
成语造句:蚌病生珠,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读书人不得志
七年之病
中文发音:qīniánzhībìng,qiúsānniánzhīài。
成语解释: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成语造句:你这样做等于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
以上就是孤毒小编为您整理病字开头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