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珠海培训学校 > 珠海卓越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有染的成语

有染的成语

发布时间:2018年1月24日       已帮助: 892 人       来源:珠海卓越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染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造情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染苍染黄

中文发音:rǎncāngrǎnhuáng。

成语解释: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目擩耳染

中文发音:mùrùěrrǎn。

成语解释: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成语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耳染,不学以能。”

成语使用:作定语、宾语;指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出尘不染

中文发音:chūchénbùrǎn。

成语解释: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成语出处:宋-周敦颐《周濂溪集-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成语造句:秋影主人,中年却扫,炉熏茗盌,拥髻微吟,花社灵光,出尘不染。(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记》第十五节)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节操等


命染黄沙

中文发音:mìngrǎnhuángshā。

成语解释:染:沾上。身体挨上黄沙。指死亡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倘若大限来到,身归泉世,命染黄沙,如何留得?”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死亡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目濡耳染

中文发音:mùrǔěrrǎn。

成语解释: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相关成语推荐:

目注心营


如白染皂

中文发音:yīyánjìchū,rúbáirǎnzào。

成语解释:皂:黑色。话一出口,如同白底染上黑色。比喻话一出口,就不能更改收回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5回:“何出此言,大将军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成语造句: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19回:“咱们可是君子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分句;指说话算数


染翰成章

中文发音:rǎnhànchéngzhāng。

成语解释:谓提笔成文。

成语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诗,适情之具。染翰成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凿其真?”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不染一尘

中文发音:bùrǎnyīchén。

成语解释:形容清高廉洁。同“一尘不染”。

成语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胸中不染一尘,惟澄观天下之得失是非,自抒伟论。”

成语造句:朱自清《南京》:“桧阴遮住了小院子,真是不染一尘。”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的言行等


耳染目濡

中文发音:ěrrǎnmùrǔ。

成语解释:染:沾染;濡:沾湿。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7回:“一来也是秉赋了浇漓的薄气,二来又离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习就了那轻薄的态度。”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飞文染翰

中文发音:fēiwénrǎnhàn。

成语解释:挥笔疾书。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卢程传》:“承业之曰:公称文士,即合飞文染翰,以济霸国,尝命草辞,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公所能者何也。”

成语造句: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南朝梁-萧统《文选序》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写作


以上就是造情小编为您整理有染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上一篇 :带济的成语汇总下一篇 :有关洽的成语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