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8月29日 已帮助: 1216 人 来源:广州竞思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荐字开头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莓印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称贤荐能
中文发音:chēngxiánjiànnéng。
成语解释:称:称扬。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接士,多可而有别,称贤荐能,未尝倦。”
成语造句:要重视人才,称贤荐能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用人
潢潦可荐
中文发音:huángliáokějiàn。
成语解释:潢:积水;潦:地面积水;荐:祭祀。指污浊的积水都可以用来祭祀鬼神。祭祀在于诚敬之心,而不在于祭品的厚薄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筐箻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毛遂自荐
中文发音:máosuìzìjiàn。
成语解释: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成语造句:我作毛遂自荐,居然被校长核准了。这样才勉强捱过难关。(邹韬奋《经历深挚的友谊》)
成语辨析:~与“自告奋勇”有别:~有自我推荐的意思;“自告奋勇”则含有自己主动承担某件事的意思。
祁奚之荐
中文发音:qíxīzhījiàn。
成语解释: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荐贤之典。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成语造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传-刘梁》:“故解狐蒙祁奚之荐,二叔被周公之害。”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
交口荐誉
中文发音:jiāokǒujiànyù。
成语解释:交:一齐,同时;交口:众口一辞;荐:推举。异口同声地推荐和赞扬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交口称赞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饥馑荐臻
中文发音:jījǐnjiànzhēn。
成语解释:饥馑:饥荒;荐臻:接连到来。连年灾荒不断。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云汉》:“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成语造句:霜旱为灾,所在不稔,饥馑荐臻,方成俭弊。(《魏书崔光传》)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连年灾荒不断
采擢荐进
中文发音:cǎizhuójiànjìn。
成语解释:擢:选拔,提拔;荐:推荐。指对人才的选拔、举荐和提升
成语出处:唐-韩愈《感二鸟赋》:“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选拔人才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举善荐贤
中文发音:jǔshànjiànxián。
成语解释: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章甫荐履
中文发音:zhānfǔjiànlǚ。
成语解释: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成语出处:《文选贾谊吊屈原文》:“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成语造句:《南史-刘虬传》:“是以握瑜怀玉之士,瞻郑邦而知退,章甫荐履之人,望闽乡而叹息。”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飞谋荐谤
中文发音:fēimóujiànbàng。
成语解释:见“飞谋钓谤”。
成语出处:清-曾国藩《毕君殉难碑记》:“忌君者日以次骨飞谋荐谤,迭相污染。”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以上就是莓印小编为您整理荐字开头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