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2月1日 已帮助: 830 人 来源:广州学大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有拍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旭鹏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一手独拍
中文发音:yīshǒudúpāi,suījíwúshēng。
成语解释: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成语出处:《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拍案叫绝
中文发音:pāiànjiàojué。
成语解释:案:几案;桌子;绝:独一无二。拍桌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成语出处:唐田颖《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
成语造句:使人见之,一个个欢欣鼓舞,快意舒怀,不禁拍案叫绝。(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成语辨析:~与“赞不绝口”有别:~偏重于“赞赏”;对象一般对诗文、言论;是用拍桌子的行动来大声叫好;“赞不绝口”偏重于“赞美”;是用嘴连声叫好。可用于人、物等;比~应用范围广。
吹牛拍马
中文发音:chuíniúpāimǎ。
成语解释:吹嘘奉承。
成语出处: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成语造句:简直是一帮吹牛拍马的坏蛋。★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指奉承别人
捶床拍枕
中文发音:chuíchuángpāizhěn。
成语解释:形容辗转难以入睡。同“捶床捣枕”。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脾气越发坏了,不是捶床拍枕,就是咒天骂地。”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状语;指难以入睡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应节合拍
中文发音:yīngjiéhépāi。
成语解释:①合乎节拍。②用以比喻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成语出处:韦君宜《似水流年-一个炼铁厂的历史》:“他们一面拉风箱一面唱歌,应节合拍。”
成语造句:叶圣陶《文心》:“一方面‘俯拾即是’,一方面却又‘着手成春’,只因为工夫已经成熟,在无所容心之间,自能应节合拍的缘故。”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拍案而起
中文发音:pāiànérqǐ。
成语解释:案:几案;桌子。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成语造句: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形容非常愤慨
拍案惊奇
中文发音:pāiànjīngqí。
成语解释: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成语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成语造句:更令人拍案惊奇的是:杜诗:‘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人民日报》(海外版)1982.1.2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令人”后
拍板成交
中文发音:pāibǎnchéngjiāo。
成语解释:比喻交易成立或事情达成协议。
成语造句:我们拍板成交,不能反悔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达成协议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溜须拍马
中文发音:liūxūpāimǎ。
成语解释:比喻讨好奉承。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8章:“跟在李乡长的屁股后边,溜须拍马,可神气啦。”
成语造句: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21回:“溜须拍马、投机钻营的事,邵某虽不会,但官场之尔虞我诈、胜残去杀的现象,我邵某还是略知一二。”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讨好奉承
拍手拍脚
中文发音:pāishǒupāijiǎo。
成语解释:形容人极其喜悦,兴奋时的动作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4回:“贾子猷更拍手拍脚的说道:‘……几时才能够到上海去逛一趟,见见什面,才不负此一生呢?’”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用于兴奋时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旭鹏小编为您整理有拍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