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7月17日 已帮助: 664 人 来源:徐州秦学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论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金鹏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论功受赏
中文发音:lùngōngshòushǎng。
成语解释: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奋匹夫之命,轻若鸿毛,救万乘之尊,急于虎口,论功受赏,我无愧焉。”
成语造句:《前汉书平话》中卷:“本主已死,尔却论功受赏,我转来取你,何计与主公报仇?”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结束后
危言高论
中文发音:wēiyángāolùn。
成语解释: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初,躬待诏,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绝命辞。”
成语造句:《梁书-王承传》:“时有魏君申英好危言高论,以忤权右。”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论黄数黑
中文发音:lùnhuángshǔhēi。
成语解释: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成语出处: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你入门来便闹起,有甚的论黄数黑。”
成语造句: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40卷:“是何方劣相酸丁?混入花丛举止轻。看论黄数黑,画影描形。”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论功行赏
中文发音:lùngōngxíngshǎng。
成语解释:论:按照;行:施行。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成语造句: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三国志吴书顾潭传》)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拨万论千
中文发音:bōwànlùnqiān。
成语解释: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条二折:“谢兄弟肯留纳,我将那拨万论千这回罢,深山中将一个养家心来按捺。”
成语造句:感承此间一个大官人爱,收录小弟在家中做个主管,每日拨万论千,尽托付杜兴身上。★《水浒传》第四七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指人很富有
论世知人
中文发音:lùnshìzhīrén。
成语解释:犹言知人论世。谓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成语出处: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范石夫朋旧尺牍跋语》:“石夫高尚之情,谨慎之识,俱可见焉。附录之,亦可以论世知人也。”
成语造句:《中国现在记》楔子:“但是穷而在下,权不我操,虽抱着拨乱反正之心,与那论世知人之识,也不过空口说白话,谁来睬我?”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峭论鲠议
中文发音:qiàolùngěngyì。
成语解释:指议论严正刚直。
成语出处:宋李纲《论节义》:“[颜真卿]其后归朝,峭论鲠议,为奸臣所挤,殒于贼手。”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言词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高谈大论
中文发音:gāotándàlùn。
成语解释:指不切实际的言谈、议论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江西学者自以为得陆删定之学,便高谈大论,略无忌惮。”
成语造句:我常想着到村里听庄稼人说两句愚拙的话语,胜过在都邑里领受那些智者底高谈大论。★许地山《空山灵雨-乡曲底狂言》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指不切实际的言谈
格杀勿论
中文发音:géshāwùlùn。
成语解释: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驶近夷路,概行追击,倘敢逞凶拒捕,格杀勿论。”
成语造句:如有白拒捕等事,格杀勿论。(《负曝闲谈》第三回)
成语使用:复杂式;作谓语;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论列是非
中文发音:lùnlièshìfēi。
成语解释: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成语出处:《汉书司马迁传》:“仍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金鹏小编为您整理描写论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