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3月15日 已帮助: 1369 人 来源:徐州秦学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北字开头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隐诗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塞北江南
中文发音:sāiběijiāngnán。
成语解释: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成语出处:唐-韦蟾《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北方的地方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南航北骑
中文发音:nánhángběiqí。
成语解释:语本《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后因以“南航北骑”形容乘舟骑马,南北奔走。
成语出处:语出《淮南子-齐俗训》:“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
成语造句:及西畹,应宾贡游两都,南航北骑,孺人与有勤焉,于是乎益瘁。★明-吴承恩《寿胡内子张儒人六帙序》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南箕北斗
中文发音:nánjīběidǒu。
成语解释: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成语造句: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北史邢邵传》)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三战三北
中文发音:sānzhānsānběi。
成语解释: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成语出处:《国语-吴语》:“吴师大北。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天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
成语造句:待彼三战三北余,试我七纵七擒计。(清黄遵宪《度辽将军歌》)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屡战屡败
北叟失马
中文发音:běisǒushīmǎ。
成语解释: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成语出处:《旧唐书萧瑀传》:“太宗尝从容谓房玄龄曰:‘萧瑀大业之日,进谏隋主,出为河池郡守。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
成语造句:北叟失马的事情也未必不发生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同塞翁失马
城北徐公
中文发音:chéngběixǘgōng。
成语解释: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成语造句:我没有城北徐公那么漂亮
成语使用:作宾语;指美男子
海北天南
中文发音:hǎiběitiānnán。
成语解释:形容万里之遥,相距极远。亦形容地区各异。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送别四十六首-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
成语造句:贺敬之《桂林山水歌》:“红旗万梭织锦绣,海北天南一望收。”
成语使用:作宾语;形容距离遥远
追亡逐北
中文发音:zhuībēnzhúběi。
成语解释:追击败走的敌军。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成语造句: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余。”
成语使用:作谓语;指追击败走的敌军
南舣北驾
中文发音:nányǐběijià。
成语解释:犹南航北骑。
相关成语推荐:
南腔北调
中文发音:nánqiāngběidiào。
雁南燕北
中文发音:yànnányànběi。
成语解释:比喻两地分离。
成语出处:《说岳全传》第三四回:“几载飘零逐转蓬,年来多难与兄同。雁南燕北分飞久,蓦地相逢似梦中。”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以上就是隐诗小编为您整理北字开头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