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8月9日 已帮助: 3378 人 来源:衢州戴氏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描写东的成语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长康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东怨西怒
中文发音:dōngyuànxīnù。
成语解释:谓任意指责别人。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协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对人的态度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东鳞西爪
中文发音:dōnglínxīzhǎo。
成语解释:原指画在云中的龙这里露一片鳞;那里露一只爪;不见全貌。现比喻零碎散乱、不全面。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节:“以上所引,虽东鳞西爪,语焉不详。”
成语造句:苏东坡有一首诗好象就是在这凌云山上做的,我只东鳞西爪地记得几节。(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定语、状语;比喻零散不全
东徙西迁
中文发音:dōngxǐxīqiān。
成语解释:同“东迁西徙”。
成语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黄宗羲》:“宗羲窜匿草莽,东徙西迁,屡濒于危。”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稳定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东掩西遮
中文发音:dōngyǎnxīzhē。
成语解释:谓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
成语使用:作谓语、状语;指左右遮掩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东南之秀
中文发音:dōngnánzhīxiù。
成语解释: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成语出处:《南史-王筠传》:“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
成语使用: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东游西荡
中文发音:dōngyóuxīdàng。
成语解释: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
成语造句: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三章:“但他本人却反而好像不当一回事,仍旧一天到晚东游西荡。”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务正业
东鸣西应
中文发音:dōngmíngxīyīng。
成语解释:谓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成语出处:蔡元培《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海通以来……自一缕一针之细故,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无不东鸣西应,速于邮命。”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事物间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东窗事犯
中文发音:dōngchuāngshìfàn。
成语解释:见“东窗事发”。
成语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阴谋败露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东床快婿
中文发音:dōngchuángkuàixù。
成语解释: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成语造句:他就是我的东床快婿
成语使用:作宾语;指女婿
东家效颦
中文发音:dōngjiāxiàopín。
成语解释:见“东施效颦”。
成语出处:参见“东施效颦”。
成语造句:三位太太都十分赞赏。李夫人道:‘我们何不做个东家效颦。’★《花月痕》第二二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刻意模仿
以上就是长康小编为您整理描写东的成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