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3月9日 已帮助: 784 人 来源:临汾戴氏教育
摘要: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短短几个汉字,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一个道理、一个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在带及的成语汇总这篇文章中51培训网新曦详细整理了成语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泽及枯骨
中文发音:zéjíkūgǔ。
成语解释:泽:恩泽;枯骨:死去已久的人。恩泽及于死者。形容给人恩惠极大。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成语造句:圣德之君,泽及枯骨,何况我等人民,不沾雨露之恩。(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指给人恩惠极大
罚不及嗣
中文发音:fábùjísì。
成语解释: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以轻。”
成语使用:作宾语、定语;用于处罚等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无所不及
中文发音:wúsuǒbùjí。
成语解释:没有地方不能达到。
成语出处:《鹖冠子-环流》:“故命无所不在,无所不施,无所不及,时或后而得之命也。”
成语造句:宋-李清臣《欧阳文忠公谥议》:“其文卓然自成一家,比司马迁、扬雄、韩愈,无所不及而有过之。”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触手可及
中文发音:chùshǒukějí。
成语解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
成语造句:这东西就在你身边,你触手可及就可以拿到。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形容很容易
发音技巧:及,不能读作“jì”。
不及之法
中文发音:bùjízhīfǎ。
成语解释:指不适用的法规。
成语出处:《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
成语造句:某些不合理的特殊待遇,是应当取消的不及之法。
相关成语推荐:
及时行乐
中文发音:jíshíxínglè。
成语解释:及时:抓紧时机。抓紧时机寻欢作乐。
成语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成语造句:此时离行期尚远,正当及时行乐,反要伤悲,岂不将好好时光都变成苦海吗?(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八回)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消极性享乐
急不及待
中文发音:jíbùjídài。
成语解释:见“急不可待”。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4回:“但他顽心太重,同时就急不及待把那盒子开了开来。”
成语造句:清-袁枚《新齐谐-骗术巧报》:“其人不料此船仍回,急不及待将行李先付水手,身跃入舱。”
成语使用:作定语、状语;形容心情急切
由表及里
中文发音:yóubiǎojílǐ。
成语解释:表:表面;里:内里;本质。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指分析事物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
成语造句:看问题要由表及里
成语使用:连动式;作状语;指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
鞭长莫及
中文发音:biānchángmòjí。
成语解释:鞭:马鞭子;莫:不;及:够得上。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成语出处:清昭槤《啸亭续录魏柏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成语造句: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成语辨析:①“莫”在此处作副词用;“及”作动词用。②此成语今已不用其本义;多用其喻义。③也作“鞭长不及马腹”。
驷不及舌
中文发音:sìbùjíshé。
成语解释:一句话说出口,驷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成语造句: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猫怪三则》:“今偶脱于口,驷不及舌,悔亦何及。”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指说一不二
以上就是新曦小编为您整理带及的成语汇总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