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4月6日 已帮助: 704 人 来源:南京秦学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低三下四是什么意思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鑫鹏于2019/4/6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低三下四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dī sān xià sì。
成语解释: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成语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成语造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甚么低三下四的人家。(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成语辨析:~和“低声下气”;都形容对人恭顺;没有骨气的样子;但~侧重于人本身没骨气;对人恭顺卑微;并有“卑贱;低人一等”的意思。可用于职业、活儿、作风等;应用范围广;“低声下气”侧重于说话的态度;只用于语言表达方面;应用范围窄。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对人的态度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歇后语:七个人通阴沟
近义词:低眉顺眼、俯首帖耳、卑躬屈膝、奴颜婢膝
反义词:不可一世、盛气凌人、神气活现
英语翻译:humble; lowly
相关成语推荐:
伏低做小
中文发音:fúdīzuòxiǎo。
成语解释: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他立下功劳,怎肯伏低做小。”
成语造句: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刘备安肯伏低做小?若以客礼待之,又一国不容二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不识高低
中文发音:bùshígāodī。
成语解释: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1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成语造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7章:“这个不识高低的人,竟然让她给他传球!”
不知高低
中文发音:bùzhīgāodī。
成语解释: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洞宾见了,叫声好,不知高低。”
成语造句:那安妈妈是妇道家,不知高低,便向乐公撺掇其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三)
以上就是鑫鹏小编为您整理低三下四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