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23日 已帮助: 724 人 来源:温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咄咄怪事是什么意思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莲伟于2018/1/23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咄咄怪事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duō duō guài shì。
成语解释: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成语造句:噫!一小说之微,而竟有如斯之法律,以圭臬于著述界之前途,亦咄咄怪事,咄咄怪事。(清 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宾语;与岂非、真是等连用
发音技巧:咄,不能读作“chū”。
书写技巧:咄,不能写作“多”。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不可思议、莫名其妙
反义词:合情合理、天经地义、顺理成章
英语翻译:monstrous absurdity
相关成语推荐:
咄咄书空
中文发音:duōduōshūkōng。
成语解释:《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成语出处:《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成语造句:[梁鼎芬]既失志,有咄咄书空之感,去秋,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诗以记之。★章炳麟《梁园客》诗自注
书空咄咄
中文发音:shūkōngduōduō。
成语解释: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成语出处: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成语造句:书空咄咄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金-元好问《镇平县斋感怀》诗
乐嗟苦咄
中文发音:lèjiēkǔduō。
成语解释: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
成语出处:《鹖冠子-博选》:“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对人的态度
以上就是莲伟小编为您整理咄咄怪事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