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7月13日 已帮助: 693 人 来源:常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咄咄逼人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瘾友于2018/7/13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咄咄逼人的意思及成语故事、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duō duō bī rén。
成语解释: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成语出处: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成语造句:书中攻击杨朱、墨翟两派,辞锋咄咄逼人。(朱自清《经典常谈 四书第七》)
成语辨析:~和“盛气凌人”;都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但~的应用范围广;不限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盛气凌人”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同样用于人;~可修饰“目光”、“气势”等;“盛气凌人”不能。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气势汹汹的样子
发音技巧:咄,不能读作“chū”。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反义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
英语翻译:overbearing; aggressive
相关成语推荐:
咄咄怪事
中文发音:duōduōguàishì。
成语解释:咄咄: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成语造句:噫!一小说之微,而竟有如斯之法律,以圭臬于著述界之前途,亦咄咄怪事,咄咄怪事。(清陶曾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咄咄书空
中文发音:duōduōshūkōng。
成语解释:《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成语出处:《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成语造句:[梁鼎芬]既失志,有咄咄书空之感,去秋,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诗以记之。★章炳麟《梁园客》诗自注
书空咄咄
中文发音:shūkōngduōduō。
成语解释: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成语出处: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成语造句:书空咄咄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金-元好问《镇平县斋感怀》诗
以上就是瘾友小编为您整理咄咄逼人的意思及成语故事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