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9月21日 已帮助: 775 人 来源:重庆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语文成语学习是必修内容,有关混淆是非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信息由51培训网小编眉薄于2018/9/21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混淆是非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近义词、反义词及成语接成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中文发音: hùn xiáo shì fēi。
成语解释: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成语出处: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成语造句:那些人经常故意混淆是非,影响很坏。
成语辨析:(一)~和“指鹿为马”都有“违背事实;不分是非”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但“指鹿为马”完全是故意的;并时有咄咄逼人之势;~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二)见“颠倒黑白”(244页)。
成语使用: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发音技巧:淆,不能读作“yáo”。
书写技巧:淆,不能写作“消”。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近义词:混淆视听、颠倒是非、是非不分
反义词:是非分明、泾渭分明、黑白分明
英语翻译:confuse right and wrong
相关成语推荐:
混沌不分
中文发音:hùndùnbùfēn。
成语解释:混沌:亦作“浑沌”,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
成语出处:《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窃,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窃,七日而浑沌死。”
成语使用: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混水摸鱼
中文发音:húnshuǐmōyú。
成语解释: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成语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一个鸡蛋的家当》:“而他打算把这个拾来的鸡蛋,寄在邻居母鸡生下的许多鸡蛋里一起去孵,其目的更显然是混水摸鱼。”
成语造句:这个利欲熏心的人总想混水摸鱼,从中捞一把。
混水捞鱼
中文发音:hùnshuǐlāoyú。
成语解释:见“混水摸鱼”。
成语出处:《中国歌谣资料-口吃中国饭》:“何应钦,骨头轻,混水捞鱼鬼门经,口吃中国饭,心向大‘皇军’。”
成语造句:梁实秋《谈考试》:“下焉者关节舞弊,混水捞鱼。”
以上就是眉薄小编为您整理混淆是非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