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3月13日 已帮助: 694 人 来源:厦门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极知是什么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彦昌于2018/3/13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极知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极其智慧。《韩非子·说难》:“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説行而有功则德忘。” 陈奇猷 集释:“谓所谋之事甚为智慧。”通晓,深知。 唐 张守节 《史记正义·谥法解》:“极知鬼神曰灵。” 唐 萧妃 《夜梦》诗:“昨日梦君归,贱妾下鸣机。极知意气薄,不著去时衣。” 明 袁宏道 《舟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诗:“极知实落栖真地,不是荒唐渺默乡。”
相关字词典推荐:
极地爬天是什么意思
读音:jídìpátiān
注音:ㄐㄧˊㄉㄧˋㄆㄚˊㄊㄧㄢ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到处奔走。《何典》第五回:“﹝雌鬼﹞死割絶了,刘打鬼只得极地爬天,弄一口薄皮棺材装裹了,就扛去葬在活鬼坟餘地上。”
相关字词典推荐:
穷天极地的意思
垓极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gāijí
注音:ㄍㄞㄐㄧ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荒远之处。汉扬雄《大鸿胪箴》:“荡荡唐虞,经通垓极。”
相关字词典推荐:
三垓是什么意思
全球极端天气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6日夜间开始,山东省将有较大幅度降温,部分地区最低温可能下探至-12℃左右。 持续低温的,不只是山东。连日来,欧洲东部、中部和北部地区出现了强降雪和极端严寒天气,气温降至-20℃至-30℃。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匡耀求,5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气候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模式,冬天更冷,夏天更热,自然灾害会更加频繁。 “气候的变化在粮食、能源消耗、交通等方面直接影响着经济的正常运行,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各个国家的经济复苏以及抗灾害能力受到考验。”同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范爱军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进入新的气候模式 从欧洲极寒到日本雪灾、中国持续低温,有人惊呼,北半球将进入“小冰河期”。匡耀求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可。 “现在并没有到小冰河期,这种说法不准确。”匡耀求解释道,小冰河期不仅冬天冷,夏天也会比往常气温降低。现在的情况是冬天更冷,夏天更热,这是因为地球的气候模式发生了变化。 匡耀求表示,从2007年开始,全球变暖到一定程度后,气候模式开始发生变化,天气越来越冷。“2007年是转折时间点,之后每年气候都会出现异常,人们需要一段时间逐步适应过来。” 在他看来,2012年注定还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严寒、酷热、干旱、洪涝等灾害会越来越频繁。“除了全球变暖到一定程度,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太阳风暴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太阳黑子活跃,太阳辐射增强,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气候异常。”匡耀求表示。 敲响粮食危机警钟 “异于常年的寒冷难免对农作物收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教授、导报特约评论员张宇表示。 事实上,近两年“世纪大旱”、南亚暴雨等异常天气已对美国、巴西等经济体的粮食出口产生影响。数据显示,在2011年5月,国际粮农组织公布的粮食价格指数平均达到232点,较上年同期上升37%。 据专家称,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全球和中国的农业生产都将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粮食供给不稳定性增大。 “对农作物收成的影响或许并不致于导致粮食危机,但至少会影响到对粮食价格的预期。”范爱军认为,如果能准确预测到气候的变化,则会立刻反映在国际粮食市场上,人们会立刻储备现货,期货市场也会更加活跃。 张宇表示,粮食价格上涨或许会进一步助推通货膨胀。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与粮食有关的养殖业成本也会上升,随之上升的则是养殖产品价格。 “冻僵”能源供给 极寒带来的麻烦并没有止步于农作物,还“冻僵”了从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极寒天气下,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量持续下滑,引发欧洲能源供应担忧。欧洲方面指责俄罗斯将更多的天然气留作自用。 “天气持续寒冷导致了天然气的供不应求,国家能源安全也值得更多关注。在气候异常的情况下,如果再迎来热于往常的夏季,电力等能源也将面临供应趋紧等情况。”范爱军表示,气候变化不仅影响能源的需求,干旱等自然灾害也会导致电力等能源的供给减少。能源供求面临考验,国际市场价格也会随之波动。同时,能源价格的上升也会成为助推通胀的因素。 低温天气还引发了交通瘫痪、电力供应中断等系列问题。塞尔维亚内务部官员马里奇3日称,“由于暴雪,塞尔维亚17个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些区域交通瘫痪,学校停课,电力供应困难。”罕见的大雪严寒天气还造成电力供应吃紧,生鲜蔬菜等食品价格飞涨。 “从乐观的角度说,气候异常也会拉动一些产品的消费,比如电热器、空调等。今年的大雾天气就让口罩畅销。”范爱军表示。 提高国家抗灾害能力 回望2011年,可谓多灾多难。日本的特大地震和海啸,澳大利亚的大洪水,大西洋(600558,股吧)的“艾琳”飓风……自然灾害在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还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报告指出,仅2011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将近3000亿美元。 2011年,我们在北京可以看“海”,在青岛可以看“草原”。2012来了,我们面对灾害该如何与大自然谈判? “防灾减灾的问题对经济的影响不断凸显,这已经是国家经济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提上议程。”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王爱华表示。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自然灾害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会给处于经济复苏中的国家一记重创,被债务危机缠绕的欧美等国家,抗灾风险增大。王爱华认为,现在整个北半球最大的问题是堪忧的经济发展形势,极寒天气可能导致经济复苏过程变得缓慢。 “从以往的经验判断,频发的自然灾害或许会让全球经济继续下行。”范爱军表示,就我国来说,举国抗灾的能力很强,自然灾害不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动荡,这也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优势。
相关字词典推荐:
全球流行音乐金榜的意思和发音
以上就是彦昌小编为您整理极知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