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27日 已帮助: 661 人 来源:郑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上窜下跳是什么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池予于2018/1/27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上窜下跳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shàng cuàn xià tiào ㄕㄤˋ ㄘㄨㄢˋ ㄒㄧㄚˋ ㄊㄧㄠˋ 上窜下跳(上竄下跳) 形容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解放军报》1976.12.5:“他们上窜下跳,四处串连,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 蒋子龙 《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秘书﹞上窜下跳,根据需要打出各种不同的旗号,把厂长的事情办成。”
相关字词典推荐:
上樽酒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读音:shàngzūnjiǔ
注音:ㄕㄤˋㄗㄨㄣㄐㄧㄡ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见“上尊酒”。
相关字词典推荐:
顶头上司是什么意思
公车上书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gōngchēshàngshūㄍㄨㄙㄔㄜㄕㄤˋㄕㄨ公车上书(公車上書) (1).汉制,吏民上书言事,均由公车令接待。上书人多有因此而被大用者。《史记·滑稽列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牘。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2).指清末一历史事件。公元1895年(清光绪二一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康有为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当时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请愿,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馀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
相关字词典推荐:
公车是什么意思
无上菩提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读音:wúshàngpútí
注音:ㄨˊㄕㄤˋㄆㄨˊㄊㄧ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佛教语。谓最高之觉悟境界。《大宝积经》卷二八:“彼菩萨信诸如来正真正觉无上菩提。”宋苏轼《题王霭如来出山相赞》:“错不错,安得无上菩提成等正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凡是洞中,各有一个尊者在内做洞主,住居极乐胜境,同脩无上菩提。”
相关字词典推荐:
无上将军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以上就是池予小编为您整理上窜下跳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