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1月31日 已帮助: 55 人 来源:西宁学大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平衡型基金是什么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景逸于2019/3/9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平衡型基金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平衡型基金的概念 平衡型基金是指以既要获得当期收入,又追求基金资产长期增值为投资目标,把资金分散投资于股票和债券,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基金。 (Balance Fund)分散投资於股票和债券的的共同基金。通常当基金经理人看?後市时,会增加抗跌性较强的债券投资比例;当基金经理人看好後市时,则会增加较具资本利得获利机会的股票投资比例。 平衡型基金是既追求长期资本增值,又追求当期收入的基金,这类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优先股和部分普通股,这些有价证券在投资组合中有比较稳定的组合比例,一般是把资产总额的25%-50%用于优先股和债券,其余的用于普通股投资。其风险和收益状况介于成长型基金和收入型基金之间。详细解释 平衡型基金的种类 平衡型基金可以粗略分为两种:一种是股债平衡型基金,即基金经理会根据行情变化及时调整股债配置比例。当基金经理看好股市的时候,增加股票的仓位,而当其认为股票市场有可能出现调整时,会相应增加债券配置。 另一种平衡型基金在股债平衡的同时,比较强调到点分红,更多地考虑落袋为安,也是规避风险的方法之一。以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基金为例,该基金契约规定:当已实现收益超过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税前)1.5倍时,必须分红。偏好分红的投资者可考虑此类基金。 平衡型基金的优势 在2003、2004、2005年这三个比较波动的年份中,天相资讯的数据显示,A股市场中平衡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不低于股票型基金,甚至高于股票型基金的回报。另外,今年以来A股市场几次行情调整显示,平衡型基金的波动相对于股票型基金为小。 从海外长期市场表现看,晨星统计数据显示,在亚洲各类共同基金中,平衡型基金在过去10年间的总回报远超过了包括股票基金在内的其他类型的基金,这证明了平衡型基金在波动行情中的平稳投资能力。因此,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而言,可将平衡型基金作为波动市场中重点关注的基金品种。 如何选择平衡型基金? 选择一只好的平衡型基金,先要选择值得信赖的基金公司。 可通过比较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业绩水平、基金经理的稳定性、投研团队的实力以及权威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来综合判断。知名评鉴机构评出的明星基金公司及五星基金产品都是比较好的参考。
相关字词典推荐:
辐射平衡的意思及反义词
读音:fúshèpínghéng
注音:ㄈㄨˊㄕㄜˋㄆㄧㄥˊㄏㄥˊ
基本解释: 物体之间时刻不停地以辐射的方式交换着热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的辐射收支差值,称“辐射平衡”。地表的辐射平衡,等于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和支出的有效辐射之差值。
相关字词典推荐:
辐射对称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体液平衡的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拼音:tǐyèpínghéng 体液(bodyfluid)的主要成分是水、电解质,广泛分布于细胞内外,具有相对稳定的酸碱度,其稳定状态为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 一、水平衡 体液的量与年龄、性别和体形有关。成年男性体液约占体重的60%,女性占55%,婴儿占70%。成人总水量的2/3在细胞内,1/3在细胞外。细胞外液约3/4存在细胞的间隙里,称细胞间液(组织间液);1/4在血管内,称血浆。细胞间液分为功能性细胞间液和非功能性细胞间液。功能性细胞间液指能迅速和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维持体液平衡的那部分液体。脑脊液、关节液及消化道分泌液等属非功能性细胞间液,构成第三间隙,在维持体内体液平衡上所起的作用很小,但在病理情况下,第三间隙积液增多如腹膜炎病人腹腔内大量渗液,亦会导致体液失衡。正常人体中的液体在各部位的分布相对恒定,它们之间不断进行交换,保持着动态平衡。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是相对稳定的。 通常每天通过呼吸和皮肤蒸发排出水分约850ml,这部分水的排出是感觉不到的,也是不可控制的,称为不显性失水。为了消化食物,胃肠每天分泌的消化液约为8200ml,但绝大部分在回肠末端和右半结肠被重吸收,只有150ml左右的水由粪便排出。成人每天从肾脏排泄固体废物一般不少于35g,每克至少需15ml尿液才能溶解排出体外,因而每天尿量一般宜维持在1000~1500ml。以上可看出,正常人每天水的摄入量最低限度为1500ml,较合理的为2500ml左右。 二、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分布有显著不同,细胞内液阳离子以钾离子(K+)为主,阴离子有蛋白质、磷酸氢根离子(HPO42-)等;细胞外液阳离子以钠离子(Na+)为主,阴离子有氯离子(Cl-)和碳酸氢根离子(HCO3-)等。 三、渗透压平衡 溶质在水中所产生的吸水能力(或张力)称为渗透压。渗透压高低与溶质的颗粒(分子或离子)数成正比,而与颗粒的电荷、大小无关。无机盐分子小,在水中又以离子状态存在,故颗粒数多,产生的渗透压大;葡萄糖分子虽中等大,但不能解离,产生的渗透压次之;蛋白质分子尽管能解离,不过分子太大,颗粒数少,产生的渗透压小。细胞内、外水的移行,基本上由细胞膜内、外渗透压的差异决定。膜外Na+浓度下降,即渗透压低,水进入细胞,引起细胞内水肿;反之,膜外Na+浓度增高,即渗透压高,水出细胞外,造成细胞内脱水。但水在血浆和组织间液之间的交换,由于晶体(无机盐、葡萄糖等)颗粒小,能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使两侧晶体渗透压相当,故水在血浆和组织间液之间的交换,主要取决于毛细血管内流体压(使水出毛细血管)和有效胶体渗透压(使水入毛细血管)。血浆内蛋白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它产生的胶体渗透压对维持血管内的水分起着重要作用。体温37℃时,正常人的血浆总渗透压平均为280~310mmol/L,低于280mmol/L为低渗,高于310mmol/L为高渗。 体液平衡受神经-内分泌调节,一般先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恢复正常的渗透压,继而通过肾素-醛固酮系统恢复血容量。肾是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器官,这种调节作用受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ADH)和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所影响。当体内水分丧失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分泌ADH增多,产生口渴感,增加饮水,并分泌ADH,促使肾回收水分来恢复和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另一方面,细胞外液减少,特别是血容量减少时,血管内压力下降,刺激肾素-醛固酮系统,使肾回收钠和水分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但是,当血容量锐减时,机体肾素-醛固酮分泌增多,将优先保持和恢复血容量,使重要生命器官的灌注得到保证。 四、酸碱平衡 人体在代谢过程中,既产酸又产碱,使体液中的[H+]经常发生变化,但人体能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调节作用,使血液中[H+]仅在小范围内变动,即保持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 血液中HCO3-/H2CO3是最重要的一对缓冲物质。体内酸增多时,HCO3-与H+结合(H++HCO3-→H2CO3→CO2↑+H2O),使酸中和;碱增多时,H2CO3放出H+去中和碱(OH-+H2CO3→HCO3-+H2O),来保持血液pH值在正常范围内。缓冲系统的作用发生快,但总量有限,最终还要依靠肺和肾来调节。 肺是排出体内挥发性酸(H2CO3)的重要器官。血中CO2分压增高时,便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加速CO2排出,降低血中的H2CO3浓度;血中CO2分压降低时,呼吸就变慢变浅,减少CO2排出。 肾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最强,一切非挥发性酸和过剩的碳酸氢盐都必须经过肾脏排出,它的主要作用是排出H+,回吸收Na+和HCO3-。
相关字词典推荐:
转体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水量平衡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读音:shuǐliángpínghéng
注音:ㄕㄨㄟˇㄌㄧㄤˊㄆㄧㄥˊㄏㄥˊ
基本解释: 水文学基本原理之一。指地球任一区域在某一段时间内,水量的收入与支出之差额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从多年平均值来说,蓄水量的变化趋于零。
相关字词典推荐:
排水量的意思及读音
以上就是景逸小编为您整理平衡型基金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