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25日 已帮助: 709 人 来源:大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溴中毒的意思及读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走野于2018/1/25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溴中毒的意思及读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拼音: xiù zhōng dú 解释:溴化物中毒(bromidepoiso-ning)多因误服过量所致。由于其排泄缓慢,在治疗疾病中长期应用亦可发生蓄积中毒。溴化物易于透过胎盘,若孕妇内服大量可以引起胎儿或新生儿中毒。溴化钠、溴化钾、溴化铵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咸,曾有误作食盐做菜引起多人中毒的报道。
相关字词典推荐:
溴甲烷的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分子式为CH3Br。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高效、广谱地杀灭各种有害生物。 溴甲烷-理化性质 溴甲烷,无色气体。通常无味;在高浓度时,有甜味。分子式CH3Br。自燃点537.22℃。蒸气压243.18kPa(1824mmHg25℃)。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3.5~14.5%。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腐蚀铝、镁和它们的合金。在氧气中易燃,在大气中遇高热、明火才燃。在大气压下,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范围较窄,在高压下范围较宽。加热分解,生成溴化物。 剧毒。对人体可引起神经系统障碍、肺水肿、肾闭锁等。 溴甲烷-制备方法 溴甲烷的生产方法有溴化钠法、氢溴酸法和溴素法。其中溴化钠法和氢溴酸法因原料消耗高、来源困难,生产中要使用硫酸,对设备腐蚀严重,因此,国外已不大采用。而溴素法产率高、工艺简单、基建投资少,是生产溴甲烷的主要方法。 (1)溴素法 先由溴素与硫磺混合制备溴化硫,再将溴化硫滴加入甲醇中,在50-65℃反应,并连续蒸出反应物而得溴甲烷,反应生成的溴甲烷气体经5%烧碱液洗涤,又通入酸洗塔用硫酸洗涤,再经干燥塔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最后压缩液化得产品溴甲烷。纯度可达98%以上。每吨产品消耗溴素887kg,甲醇374kg,硫磺90kg,氢氧化钠15kg。 4CH3OH+Br2+S→4CH3Br+SO2+2H2O (2)氢溴酸法 由氯甲烷与氢溴酸在溴化铝存在下反应而得,收率为90%。 (3)溴化钠法 采用甲醇、溴化钠和硫酸为原料,经反应而得:工艺过程如下:向衬铅或搪瓷反应锅中先加入溴化钠,用管道压入硫酸、甲醇,从夹套通入蒸汽加热,当反应温度升到60℃时,即适当控制反应速度,溴甲烷气体离开反应锅后,经紫铜冷凝器冷却再进入碱水(5%NaOH)洗涤塔去酸,再去硫酸干燥塔去水,经压缩至0.98MPa即得成品。原料消耗定额:溴化钠1100kg/t、甲醇40kg/t、硫酸1960kg/t。 CH3OH+NaBr+H2SO4→CH3Br+NaHSO4+H2O 溴甲烷-主要用途 溴甲烷主要用作化工原料,用为甲基供体。还用于从种籽、花中提炼油、羊毛脱酯、熏蒸杀虫剂。重蒸对象主要有仓储谷物、经济作物、田基土壤以及大型建筑物然后如磨坊、仓库及房舍等。化工生产工人和熏蒸工可接触不同浓度的溴甲烷。 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高效、广谱地杀灭各种有害生物。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而达到灭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气体能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可播种或定植。除了主要用作土壤熏蒸剂外,溴甲烷还用于需贮存的货物和易腐物品的熏蒸,有时也用作建筑物、船只和飞行器的消毒剂。由于溴甲烷无色无味,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这种熏蒸剂中加入约2%的催泪剂,用作警报剂。 早年文献特别是欧洲各国文献中所总结的溴甲烷中毒临床经验资料,多因接触用作制冷剂、灭火剂的溴甲烷而致中毒。由于溴甲烷毒性大,累出事故,现已不用作制冷、灭火剂。 溴甲烷-安全性 侵入途径 挥发性高,空气中可达较高浓度。接触者以呼吸道吸入为主。皮肤占染有溴甲烷液体也可经皮吸收,特别是液态溴甲烷污染衣物、手套、鞋袜而不及时去除使皮肤接触时间长,吸收量较多。液态溴甲烷有致冷作用,对皮肤、粘膜有冷刺激,故很少有经胃肠道进入人体者。 毒理学简介 无论对人或对动物,溴甲烷均可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损害。接触特高浓度的溴甲烷气体后迅速产生中枢麻痹、呼吸抑制而死亡。 接触高浓度后主要产生肺部充血、水肿并很快发展成大片融合肺炎或严重肺水肿,并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先兴奋,如躁动不安、抽搐。很快转为抑制,表现为肢体麻痹、昏迷。 接触较低浓度后,肺部反应可能延迟,但仍可能是致命的。可在数天后突发肺水肿。皮肤接触液态溴甲烷后,局部可有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或化学性灼伤。 急救处理 患者应尽速离开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水清洗皮肤,皮肤有灼伤时,用2%鞣酸液清洗并敷包。 误服者应立即用2%碳酸氢钠液充分洗胃,而后灌入30g活性炭吸附毒物。 凡明确接触过本品者,虽当时症状不明显,亦应密切观察24~48h,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理。[3] 溴甲烷-医学相关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的主要损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吸入后,常经6~9小时(0.5~48小时不等)潜伏期后才出现急性中毒症状。轻度中毒可有头痛、无力、全身不适、晕眩、恶心、呕吐、视物不清或视力减退等,还有咳嗽、胸闷、呼吸因难、紫绀。重者很快发展成肺水肿,或有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可与呼吸系统症状不平行。 经抢救恢复后,可出现某些神经行为学的改变或情绪变化,少数有周围神经病改变。经治疗可恢复。 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改变,少数患者有一过性肝、肾功能异常。血溴检查可作接触指标。 根据密切接触史、短时间内出现的以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参考现场卫生学调查,排除类似表现的疾病,综合分析后诊断并不困难。 处理方法 a.接触者应立即脱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特别注意能吸附溴甲烷的衣物如厚的衣裤、手套、靴、鞋等。污染的皮肤用大量清水冲洗。对有轻度症状者应观察24~48小时。 b.急性中毒患者以支持治疗为主,并按临床表现给予对症治疗。注意防治迟发性脑水肿和肺水肿。 c.无特效解毒剂。巯基药品包括巯基络合剂对溴甲烷中毒无效。 d.有人在动物实验中使用N-Acetylcysteine治疗溴甲烷中毒获得一定结果。但其疗效评价尚无一致意见。 e.熏蒸作业卫生监督是最重要的预防工作环节。熏蒸时现场溴甲烷浓度可达30~3000ppm。据实测,停止施药5天后仍可维持4ppm。土壤熏蒸停药11天后可有11ppm。
溴水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化学名词解释: 溴的水溶液。20°C时溴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38克/100克水。有溴化物存在时,溴的溶解度剧增。例如,在359克/升溴化钠溶液中,溴的溶解度达641.6克/升。溴水中还存在以下反应: Br2+H2O─→H++Br-+HBrO 2Br2+2H2O─→4H++4Br-+O2
相关字词典推荐:
溴化银的意思和发音
溴酸盐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溴酸盐—简介溴酸盐是溴酸HBrO3的盐类。碱金属的溴酸盐,如溴酸钠和溴酸钾溶于水。碱土金属的溴酸盐,如溴酸钡Ba(BrO3)2,难溶于水。受热都易分解。有氧化作用。由将溴蒸气通入金属的碳酸盐或氢氧化物溶液后,再将生成的溴化物和溴酸盐用结晶法分离而制得。溴酸盐是在各个饮用水行业厂家大量使用臭氧进行杀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的一种毒副产物。由于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对菌落总数要求非常严格,因此,用臭氧消毒公共饮用水所产生的无机消毒副产物溴酸盐,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溴酸盐—化学分子溴酸盐是溴酸形成的盐类,含有三角锥型的溴酸根离子—BrO3-,其中溴的氧化态为5。溴酸盐的例子有:溴酸钠—NaBrO3溴酸钾—KBrO3溴酸银—AgBrO3溴酸盐可由臭氧氧化溴离子得到,净反应为:Br-O3→BrO3-用阳极、二氧化氯等氧化剂氧化溴离子时,都会产生溴酸根离子。实验室中,溴酸盐可通过将溴单质溶于氢氧化物浓溶液中制得,如:Br22OH-→Br-BrO-H2O3BrO-→BrO32Br-溴酸盐—国际标准对溴酸盐制订的国际标准主要是针对饮用水及矿泉水的。发达国家制订了一系列饮用水先进标准,其中对溴酸盐浓度的要求小于10μg/kg。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饮用水水质准则》中,将水中溴酸盐的限值定为0.025mg/L,2004年修改为0.01mg/L。中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亦规定溴酸盐限值为0.01mg/L,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一致。对于矿泉水中溴酸盐限值,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未作规定,其他国家有的有规定,有的没有规定,有规定的也不尽一致,如欧盟规定为0.003mg/L,美国规定为0.01mg/L。由于早期中国很少使用臭氧对水进行消毒,因此,中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未制定溴酸盐限量要求。2006年,中国国家标准委下达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将国家标准中溴酸盐限值初定为0.01mg/L。溴酸盐—分解方式溴酸盐一般可通过紫外光进行分解。溴酸盐—降低方法1.安装电渗析装置,去除水中部分溴化物;同时在选则水源水时,尽可能选择含溴化物浓度低的水作为制造矿泉水的水源。2.安装臭氧气体流量计,在臭氧混合塔出口安装臭氧在线监视器可控制水中臭氧浓度。3.添加适量食品级CO2气体,可降低流程水的pH,从而阻碍氧将水内的溴化物氧化成溴酸盐。 近期事件
以上就是走野小编为您整理溴中毒的意思及读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