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月5日 已帮助: 816 人 来源:北京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白银帝国的意思及读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景浩于2018/1/5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白银帝国的意思及读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白银帝国》为台商郭台铭首度大幅投资的华语电影作品。电影内容改编至自作家成一的小说《白银谷》,讲述了清末民初富可敌国的山西票号天成元父子之间的传承和三角恋情。此描写中国山西晋商的电影也是台湾影评人焦雄屏的首部监制作品,根据焦雄屏说法,她拍摄该影片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扭转近代中国对商人的偏颇感想。《白银帝国》亦是中台两地区少见的高制作成本的商业电影,光是郭台铭所属鸿海集团就对该片投资1000万美金。另外,该电影的主要演员为中国香港电影演员郭富城及华裔英国电影演员张铁林、中国大陆电影演员郝蕾。 中文名:白银帝国 外文名:Empire of silver / The Silver Valley 制片地区:中国/台湾/香港 导演:姚树华 编剧:姚树华、成一 制片人:赵海城 主演:郭富城, 郝蕾, 张铁林 类型:剧情 片长:116分钟 上映时间:2009年8月21日 主要奖项: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语言:普通话/国语/ 英语 分级:PG-12 发行公司:山水国际娱乐公司 目前全球票房:64685271 年代:2006年底开机,2007年2月杀青 《白银帝国》描写的山西票号“天成元”堪称清代的全国“金融大鳄”,它掌控全国金融,兼营存放款,生意鼎盛时拥有中国各地以及俄国、蒙古、日本及南洋的二十三个分号,富可敌国。本片的主轴正是“天成元”这一商业帝国两代之间的传承故事。除了纠缠父子二人与一奇女子的三角恋情之外,更是借此传承过程表现中国两大思想体系--法家与儒家的义理之争。在影片中,又通过对绑匪横行、八国联军、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背景展示,凸显出“商人重义”这一晋商不同于其它的仁义精神。 《白银帝国》一片旨在体现晋商制度,发扬晋商精神,向全世界介绍纵横五百年于中、蒙、俄地区商业霸主 的文化。此片描写一山西票号起落 的故事,由于清朝商业发达,晋商发明汇票制度,以汇兑代替危险的镳局押现银运输,且兼营存放款,是今日银行制度的前身,其劳方身股(即员工配股)的制度,更是首开世界先河。由于山西票号掌控当时的全国金融,甚至有「清廷的财政部」之称。而此片描写之「天成元」票号,拥有自中国各地远至俄国、蒙古、日本及南洋的二十三个分号。本片主轴即描写此商业帝国两代之间的传承,除了一段纠缠在父子与一奇女子的三角关系外,同时亦是中国两大思想体系——法家与儒家的义理之争。而天成元票号在历经绑票、挤兑、八国联军、官方与民争利,以及辛亥革命等事件,所显现的大仁大义的恢宏气度——商人重义,亦即晋商的仁义精神,与其它商人不同之处。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 Mrs Landdeck珍妮佛·提莉/Jennifer Tilly Eunuch常蓝天 Pastor Landdeck曹操 Dr. Wilson约翰·佩斯里/John Paisley Yu Feng恬妞 康三爷郭富城 康老爷张铁林 杜筠清郝蕾 邱掌柜丁志诚 戴掌柜雷镇语 刘掌柜金士杰 孙掌柜侯桐江 老夏石小满 康大爷施大生 镖师王德顺 宫监常蓝天 李嫂吕中 四娘李依晓 四爷杜江 山大王郭涛 周掌柜徐正运 三喜吴放 三娘王爽 二娘牟芮莹 清朝官员迟国栋 总督陈国新 镖师甲陈俊 镖师乙夏乐 五爷旁白刘仲元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默认显示|全部显示 职员表 出品人韩三平 于冬 制作人焦雄屏;张震燕;Congxi Li;韩三平;于冬;韩晓黎;姜涛;史东明 监制韩晓黎 姜涛 导演姚树华 编剧姚树华;成一 摄影潘耀明 配乐苏聪;长冈成贡;林海 剪辑廖庆松;Humphrey Dixon;唐华;杰瑞米·托马斯/Jeremy Thomas 艺术指导奚仲文;张叔平 美术设计Christina Yao 动作指导董玮 服装设计奚仲文;戴美玲;文润玲;谭美群 视觉特效Gary J. Brown;吴炫辉;Bobbie Wong 录音陶经 总策划:张震燕史东明 艺术顾问:张叔平 化妆指导:文润玲 音乐监制:苏聪池烟伸人 历史顾问:薄熙成黄鉴辉张正明 文化顾问:申维辰 原声资料 《白银帝国》的音乐一共有六个主题,并起用了三位作曲家:苏聪,长岗成贡和林海。苏聪曾经为贝尔托鲁奇导演的《末代皇帝》作曲,并因此获得了奥斯卡奖,他也是三位作曲家中使用传统中国乐器最多的一位。苏聪的乐曲被用于两位恋人成人后的爱情戏场面,也可以说是围绕着康夫人而作的。长岗成贡展现的则是宏大的哲理性的主题:家族、生意以及三爷本人的哲学观。林海谱写的是关于家族情感关系和战争场面的音乐。我将电影中的不同部分按照情感的需求,根据各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匹配给三位作曲家去创作. 影片花絮 幕后花絮 郭富城介绍,接演康三爷一角后,他与表哥探讨时惊奇地发现祖上老家很可能在山西,此外,自己在家中男孩里排行第三。“我就是康三爷转世,只是普通话稍微差了一点。”郭富城第一次在《白银帝国 》使用普通话原声,此前都是另找他人后期配音。 郭富城透露,祖上也是经商,父亲曾希望他们几个兄弟能够继承家业,自己却进了娱乐圈。如果以后不当明星,那就要开一间银楼,永远为父亲留一间柜台。 郝蕾与郭富城饰演一对有情人,戏里戏外默契度都非常高,郝蕾爆料,珍妮佛·提莉还偷偷问导演,她和郭富城是不是真情侣,惹得众人大笑。 郝蕾表示,她是一个需要安全表演环境的演员,对剧组同事的要求很高,不过,郭富城令她很有安全感,才让她把17岁女孩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 上海电影节期间,《白银帝国》首映时曾发生因为 媒体看片被组委会工作人员拒之门外的意外,发行方保利博纳为此在闭幕式当天上午专门安排了一场媒体放映。 导演姚树华是美国舞台剧导演,她拥有美国史丹佛大学博士学位,执导过种类繁多的舞台剧近三十部。她曾在美国西岸执业剧场牛耳的美国艺术剧院(American Conservatory Theatre,简称ACT)担任六年的驻团导演以及助团长。此部《白银帝国》则是她的电影剧情长片处女作。姚树华导演透露,“这部影片改编自小说家成一的《白银谷》,不同于原著和电视剧版本,影片将情节主轴集中于“天成号”票号的父子传承。”姚树华进一步表示,《白银帝国》的主题是体现晋商“博学、知耻、腿长”的特点,“前两点在影片中以戏剧方式有所体现,而“腿长”则籍由剧组跋山涉水的苦干精神体现来。” 男主角郭富城的古装扮相对于观众来说,是陌生而精彩,他回忆说1994年和周润发一起出 演《赤脚小子》时就曾经剃头演出,从那时起就对自己的古装造型相当自信。十三年后再度剃发结辫,郭富城又有一番全新感受,实际上,他是主演阵容中唯一一位来自香港的演员,而他拍摄这部影片让他最感到爽的是可以跟一班来自内地、台湾的多位“戏精”飙戏,对于张铁林、丁志成、雷镇语等演员的精湛演技,郭富城赞不绝口。 担纲女主角的郝蕾扮演的是一位背离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奇女子,她本人为了这部戏也是牺牲巨大,甘愿为新 造型将前额的美人尖剪掉。让郝蕾记忆忧新的是全片随处可见的古董文物以及每天在片场看护这些古董道具的工作人员,从布景到陈设再到衣饰,甚至是女性的裙子、头饰以及其它配件也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其时代与历史考据之真实,堪称影片一大特色。 影片评价 《白银帝国》获好评 奥斯卡主席:离小金人很近 导演姚树华毫不掩饰地表达想要带领《白银帝国》冲击奥斯卡奖的愿望。姚树华介绍,奥斯卡奖现任主席希德·甘尼斯曾经观看了电影,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并主动帮影片寻找美国发行商。 奥斯卡主席锡德·加尼斯表示,《白银帝国》离奥斯卡很近了,“如果你想对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就看看这部影片吧。作为一名普通的美国观众,我学习到了很多,这部电影无论是叙事技巧、艺术风格还是制作规模都让我惊诧,三位主演的表演都是一流的。有几位记者问我,中国影片怎样才能得到‘小金人’,我想说的是,如果每部影片都能达到《白银帝国》的水准,就离奥斯卡很近了。” 获奖记录 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受邀影片 2009年电影频道传媒大奖 最受媒体关注导演奖 第29届夏威夷电影节最佳电影奖(The Haleukulani Golden Orchid Award for Narrative Feature was awarded to “Empire of Silver,”directed by Yao Shuhu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本片与电视剧《白银谷》一样改编自山西作家成一的长篇小说《白银谷》,讲述了清朝末年晋商望族发生的 利益纷争和感情纠葛。 焦雄屏坦言,自己和导演都是山西人,所以对晋商题材有一种先天的亲近感。而除此之外,现在中国经历转型期,人们对商战的理解多有偏颇,她想通过这部电影告诉大家商人不仅仅应该“重利”,还应该有很多民族的、道德的东西在里头。 本片斥资一千万美金、筹备两年,邀集由香港及内地知名演员郭富城、张铁林以及郝蕾演译这段大时代中高 潮迭起的精采故事。本片由著名电影人焦雄屏及导演姚树华共同监制,制作团队更是一时之选,由奚仲文担任服装设计总监;董玮任武术指导;知名摄影师潘耀明任摄影、知名制片张震燕任总策划;李丛喜担任执行制片,导演为史丹佛戏剧学博士、执导过近三十出舞台剧的新锐导演姚树华,实为黄金阵容。 此外,《白银帝国》的创作班底也相当豪华,监制杰瑞米·托马斯与音乐监制苏聪均曾获奥斯卡奖,美术总监奚仲文与配角珍妮佛·提莉都曾获奥斯卡提名。不过,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都是由政府选送,《白银帝 国》能不能“申奥”没有定论。 拍摄过程 本片为了忠实呈现晋商“博学、知耻、腿长”的经营哲学,剧组更远征山西(晋中地 区:祁县、太谷、平遥、榆次、灵石;运城地区:解州;晋城地区:晋城、沁水、陵川),敦煌(河仓城、阳关),青海(党金山),天津,北京等,共二十二个景点拍摄。希望藉由最磅礴的场景,重现此商业帝国昔日的荣光。 发行方负责人于冬表示,《白银帝国》展现的曾经辉煌的商业文明是影片最大看点。姚树华发表获奖感言称,整个剧组在全国4省13县市的46个场景中拍摄,后期制作奔波9个国家和地区,目的就是要将这部弘扬晋商文化的作品推广好。 监制焦雄屏此番与姚树华导演联手出任监制一职,她介绍,“《白银帝国》从9月15日开机,到1月31日关机,能够顺利如期完成,几乎是个奇迹。期间跨越北京、天津、甘肃、青海、陕西、山西等六省市的29个景点,能够如期完成拍摄,多亏有一群有能力、有效率、有才华的工作人员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剧组到了许多一般电影剧组未曾去过的地方,曾经在零下20度的冰冻环境拍摄,经常承受风沙刺骨之苦,只为追求晋商当日之足迹。 后期制作 和台前主演阵容相比,幕后班底同样是大牌云集,刚刚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指导提名的奚仲文任艺术总监,凭《三岔口》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摄影的潘耀明担任摄影指导,凭《七剑》获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的董玮担任动作指导,为侯孝贤、田壮壮多部影片担任剪辑的廖庆松担任剪接指导,与张艺谋、陈凯歌有亲密合作的陶经担任录音指导,并由李丛喜担任制片主任。曾经为《鬼蜮》制作电脑特效的Fatface和美国 BaseFX此番也将很快加入到《白银帝国》的后期电脑特效制作中来,全片计划于今年十月全部制作完成。 后期利用了很多电脑画面处理技术将实景中出现的现代痕迹抹去。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晶品电影公司 博纳影业集团[中国] Ocean Pictures 发行公司: 山水国际娱乐公司 博纳影业集团[中国](2009) (China) (theatrical) 安乐影片有限公司[中国香港](2010) (Hong Kong) (all media) 特技制作公司: Munky Base FX FatFace Productions Oriental Post Co. Ltd.[泰国] 背景信息 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白银帝国》讲述了一家票号的故事。票号可谓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前身。正如在《白银 帝国》中的商人一样,票号掌控着全国的金融命脉,同时垄断了汇兑,借贷以及储蓄管理等 业务。在《白银帝国》中,这个虚构的商家反映了当时票号的状况:他们在全中国以及包括俄罗斯、蒙古和日本在内的周边国家都拥有大量的分号。 山西省被斯特林·西格威福在他所著的《宋家王朝》一书中称为“中国的华尔街”。晋商以他们的博学以及高效率的商业体系闻名,这也使他们在明清两代能够在财政上挑战朝廷。 正如今日的华尔街控制着美国金融系统一样,票号也掌控了当时中国的金融世界。做为借贷的机构,票号的支柱是汇款业务。他们发明了一套有安全密码的汇兑(类似于现代银行所出的现金支票)系统,使得商家和朝廷可以不用运送大量的银子也达到交易的目的。 分红制也始于晋商的发明。投资者和经营者从起始就一同拥有股份,这种做法在当时很独特,也保证了管理层的连贯性以及员工的忠诚度。员工们都会努力工作,争取获得股权,就像现在资浅的律师争取在事务所中升级成合伙人一样。 所有的票号都是总经理中心制。投资人不得干涉银行的运营和业务。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都不得踏入银行一步。这保证了体系内高水平的职业素养,也避免了家族企业中常见的裙带关系。
相关字词典推荐:
坦白的意思
读音:tǎnbái
注音:ㄊㄢˇㄅㄞˊ
近义词: 坦直 顺从 直率 坦率
相关字词典推荐:
东坦的意思及反义词
白银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báiyín
注音:ㄅㄞˊㄧㄣˊ
基本解释: 银的通称
相关字词典推荐:
白额是什么意思
白银书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白银书-概述 所谓“黄金书”“白银书”,是指选用黄金、白银等贵重材质为载体印制,有的还加上金银珠宝或名贵木材进行豪华包装和装帧而面市的一种出版物。这种书,定价高的离谱,有的一册几千元,有的上万元甚至更多。这种书,完全背离了其传播知识的价值,其目的并非在于“读”,而在于作为“礼品”赠送或收藏。这类“黄金书”的面市,不仅严重背离图书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社会功能,助长奢华的不良风气,而且还扰乱图书市场秩序,损害新闻出版业的形象。更有甚者,有些“黄金书”的出版发行背后,隐藏着违规出版、买卖书号和变相公款消费、滋生腐败的严重问题。 负面影响 黄金包装普通读物变“珍品” 这些“黄金书”的内容,其实早有各种版本的普通出版物并大量出版。但经过使用贵重的黄金、珠宝等包装后,“黄金书”成了所谓“礼品书”“珍藏版”和“收藏品”,定价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甚至更高,不仅大大超出一般图书价格,甚至比自身成本也要翻上好几番。 扰乱秩序公款消费孳生腐败 新闻出版总署对图书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后发现,这类“黄金书”的面市,多是一些出版单位为了经济利益与社会上其他经营者合作出版行为,销售中基本采取“高定价、低折扣”的方式,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不仅严重背离图书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社会功能,助长奢华的不良风气,而且还扰乱图书市场秩序。更有甚者,有些“黄金书”的出版发行背后,隐藏着违规出版、买卖书号和变相公款消费、滋生腐败的严重问题。 查处决定 据新闻出版总署2006年制定并颁布了《关于禁止出版发行“黄金书”等包装奢华、定价昂贵图书的通知》。根据《通知》,今后一律禁止图书出版单位出版或与他人合作出版以黄金、白银、珠宝、名贵木材等高档材质为载体或进行豪华包装的奢华类图书;禁止出版物发行单位发行销售此类图书;禁止报纸、期刊等出版物为此类图书做广告。《通知》指出,凡违反规定,擅自出版、销售、推介此类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单位,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这个《通知》于2006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据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会同有关市场管理部门,近期内在图书市场展开清查、查缴,把“黄金书”清除出市场。 专家说法 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直斥“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各种黄金书是一种腐败”。 全国政协委员、原鲁迅博物馆馆长陈漱渝也言词激烈地说:“最近连续行销的黄金书是奢靡浪费潮流的一股泡沫。”据陈漱渝介绍,黄金书宣传的卖点主要有三个:一是书籍的文化内涵深厚,可以传播伟人的光辉思想;二是制作工艺精美,“可当作传家宝”,“保存万年之久”;三是吹嘘“具有巨大的升值潜力”。但陈漱渝认为,一本书的文化内涵是由内容决定的,不是由印刷和包装决定的。 哈尔滨资深的收藏者李凤岐说,从收藏界的角度看,‘黄金’书没有收藏基础,最多只能作为礼品。 华师大中文系教授王意如教授指出:“那些声称仰慕圣贤文化而去买‘黄金书’的人,恐怕只是仰慕文化的形式而非内容。这样的书放在家里可以显得很有身价,但真正要读书的人决不会去买什么黄金做成的书。” 上海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指出:“黄金书”并非以价值取胜,而是以工艺取胜,也就是如何在金箔上进行刻印及其保存。问题是,时至今日该项工艺已经普及,只有当艺术品产生不可再造性时,收藏价值才能体现。消费者对于‘黄金书’的神秘感多半缘自商家的刻意炒作。其实从收藏界的角度看,‘黄金书’没有收藏基础,最多只能作为礼品。” 某博物馆文物鉴定专家透露,浇铸版和珍藏版两者的含金量都不足。从目前现有的工艺上来说,尚无法在100%的纯金金箔上进行印刻,即便印刻上文字和图案也无法很好地保存。他还建议,面对这些金书一定要冷静收藏,最好鉴定一下含金量,以免降低藏品的价值。 相关评论 时下中国,黄金书蔚为时尚,大有愈演愈烈、风呼飚啸之势。此前已有《金刚经》、《周易》、《毛泽东诗词手迹》、《伟人邓小平》、《孙子兵法》等黄金书行世,现在黄金书《毛泽东题词手迹》、《人民领袖毛泽东》又闪亮上市。看来,似乎非用黄金打造之书不足以显示伟人和经典的价值。 到底有什么必要非要出版黄金书呢?有人振振有词,一曰利于“收藏”。自有文明史以来,刊印书籍无不是为了供人阅读或研究,恐怕少有是为着让人匿藏不宣的。二曰利于投资理财。黄金书并非纯金,容易氧化变质而致贬值,远不如存储黄金。三曰体现经典价值。经典之所以珍贵,在于其自身的价值,而不在于其载体是否用黄金包装。 可以说,出版黄金书,有百害而无一利。其一,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目前,我国尚属发展中国家,吃饱肚子的时间并不长,远没有富到屁股流油,钱多得没法花,非得用黄金造书来奢侈炫耀的地步。须知我国人均GDP只有世界平均数的五分之一,世界排名只有129位,全国城乡尚有1.2亿贫困人口需要政府帮扶(据2006年12月20日新华网)。就这么样难如人意的国情国力,还大肆出版黄金书,是不是太“穷烧”了?一边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无钱买书,上不起学,一边是有人把玩黄金书,这是不是有点缺德和造孽的味道?其结果,无疑只会刺激贫富阶层的对立情绪,有害社会和谐。 其二,为腐败提供了方便。黄金书都是卖给谁的呢?普通老百姓和一般工薪阶层笃定不会问津,即便是富裕家庭恐怕也舍不得轻易染手,热衷此物者或许有两大类,一是国有单位,撒“老公”的票子不心疼,金书买来或被头头占为己有,或被头头用于笼络“官系”;一是“别有用心者”,买作贿品,用于寻租权力。有广告公开吆喝:黄金书乃“精神粮食”、“政治营养”,堪称公关馈赠最佳礼品。 其三,有悖构建节约型社会基本国策。无论购买黄金书的资金来自何方,但都是社会资金,浪费的都是社会资源。黄金书动辄一两万元,这么巨额的资金被耗在了无实际意义的黄金书上,无异于暴殄天物。 深层思考 美国史学家罗伯特·达恩顿写过一本《启蒙运动的生意》,从中可以了解到,法国启蒙运动的文化成就,是与那些“杰出的商人”和“伟大的商业”分不开的。考虑到追逐利润与自私自利是人类更广泛的特征,所以在推销思想与知识方面,以谋利为业的书商往往比思想家们更有热情。正是这个原因,启蒙运动的始作俑者不是声誉日隆的狄德罗,而是出版商庞库克及其合伙人。正如《生意》一书所写:“以高风险博得高回报,这是启蒙运动出版活动的前提。” 回顾这段历史,目的是想强调商业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从这方面说,其实并不反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支配书籍生产的市场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惟利是图”对于我们社会的长久进步来说未必全然是件可以被指责的坏事。 自古以来,中国人习惯拿“书籍”与“黄金”相提并论。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归根到底,就是说书籍对于中国古代的老中青很重要,可以满足他们的两大快意平生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在崇尚知识的今天,书籍所承载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体的幸福实现,同样关系到人类整体性的进步。正是在此基础上,英国思想家卡尔·波普尔对知识普及满怀希望,并提出“通过知识寻求解放”的口号。相较之下,以“黄金”之名自诩的“黄金书”着实乏善可陈。 显然,这些天价“黄金书”对于普通市民甚至“中产阶级”来说并无意义。从本质上讲,那些以“99.9%黄金制成”、售价高达两万元的“黄金书”,不过是把黄金做成了书本的模样,而有机会将它们摆在家里的人,闻到更多是“金臭”,而不是书香。进一步说,即使是如媒体批评的“用于行贿”,这些黄金也算是“缺斤短两”,只是打上了知识的招牌后,它们便变得更加值钱了。 然而,明显人都知道,“黄金书”横空出世,背后更大的利益驱动是“书籍搭台,腐败唱戏”。如广告所称,这是“送给政界人士的礼品”。此时,“黄金书”里的“书”就像“注水肉”里的水一样,表面上仿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实际上因为“以次充好”、“效用相悖”而受到了蔑视。因为知识以传播为目的,以让更多人分享与认同为效用,并不需要黄金来提升自己的价值,遑论充当黄金的奴仆、给黄金抬轿子。 此外,从传播角度说,古人写好书要“藏之于名山”,目的是呵护真理(知识)的种子,等着有朝一日开花结果;而现在出版商把好书“藏之于黄金”,显然多此一举,因为这些“经典”流播天下,早已家喻户晓。即使是为了“可以珍藏几百年”,在电子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这也不过是个不堪一击的噱头;而那些所谓“限量发售”,在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以黄金埋葬书籍”。 如上所述,在十八世纪,一个天才的狄德罗身后有许多天才的书商,资本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并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与此相比,我们今日所见的“黄金书”,可谓萎缩不堪,因为“黄金深处”并无可以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媲美的、可开今天风气之先的新思想、新乡土。从这方面说,可以说并不反对“黄金书”,而是需要货真价实的“黄金书”。
以上就是景浩小编为您整理白银帝国的意思及读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