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2月13日 已帮助: 244 人 来源:宁波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樟树帮是什么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昆琦于2019/5/6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樟树帮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拼音:hāng shù bāng 简介 樟树药市源远流长。远古时代,这里的先民就开创了原始医药活动。三国时代,樟树镇便有药材摊贩摆摊卖药,悬壶施诊;唐代辟有药墟,宋代形成药市;明有药码头之称,清为南北川广药材总汇之所。江西也就因得天独厚的中药资源和“樟树帮”、“建昌帮”中药炮制技术而享誉全国。“樟树帮”和“建昌帮”为全国中药炮制的主要流派,其炮制加工自成体系,各具特色,有“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过建昌不行”之说。鸦片战争之后樟树药市逐渐衰落,但新中国成立之后又得到振兴。从樟树药市的兴衰可见华夏医药发展之一斑。 樟树市地处江西中部,鄱阳湖平原南缘,跨赣江中游两岸,自古有“八省通衢之要冲,赣中工商之闹市”之称樟树市地处江西中部,鄱阳湖平原南缘,跨赣江中游两岸,自古有“八省通衢之要冲,赣中工商之闹市”之称。在潭江西人中,吉安、临江和抚州三府人数最多。以临江府为例,湘潭是著名的临清(清江县,今樟树市)药帮(或称樟树帮,因邻邑丰城人亦多,故又称临丰帮)在湖南的经营中心,乾隆四年(1739),即有十大领部帖的药号,从业人员四五百人, 并有专门的临江会馆仁寿宫和临江码头。据清光绪年间编辑的《清江县宾兴全集》载,同治九年(1870),向清江县宾兴基金捐款的在潭清江客商有15 堂,174人,当年所捐金额近2000两白银,估计从业人员在千人以上。近年我们在樟树调查时所见族谱中,在湘潭从事药业的纪录也较普遍。
相关字词典推荐:
香樟树的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香樟为樟科常绿乔木。树势高大雄伟,树冠广圆形,全株具樟脑香气,小枝绿色。花期为5月,9~11月果熟。喜阳光充足,也稍耐半阴、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干旱和严寒。樟树枝叶秀丽,树大浓荫,四季常青而具香气。其木材优良,枝叶可提取樟脑和樟油,为化工及医药上重要原料。详细解释 学名:Cinnamomumcamphora(L.)Presl. 科别:樟科 别名:香樟、木樟、乌樟、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简介】乔木,高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圆形。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0厘米,宽3.5—5.5厘米,顶端短尖或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圆锥花序生于新枝的叶腋内。果球形,熟时紫黑色。花期4—6月,果期10—11月。因为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称为“樟树”。 【主产地】主要生长于亚热带土壤肥沃的向阳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分布于长江以南及西南,生长区域垂直海拔可达1000M,尤其以四川省宜宾地区生长面积最广,樟树已在2006年,被推选为宜宾市的“市树”,享有宜宾市“市树”的美誉,成为宜宾地区的主要林木。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宜宾地区形成了一大批人工种植樟树的林场,其中以宜宾县缸坪林场经营发展最为成功,为美化自然环境和增加人民经济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 【效用】本种为亚热带地区(西南地区)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樟脑供医药、塑料、炸药、防腐、杀虫等用,樟油可作农药、选矿、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木材质优,抗虫害、耐水湿,供建筑、造船、家具、箱柜、板料、雕刻等用;枝叶浓密,树形美观可作绿化行道树及防风林。樟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俱、雕刻的良材;除了用来提炼樟脑,或栽培为行道树及园景树之外,樟脑还有强心解热、杀虫之效,夏天的如果果到户外活动时可以试试看:摘取樟树的叶片,揉碎后涂抹在手脚表面上,有防蚊的功效喔。据科学家研究,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抗癌功效,过滤出清新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长期生活在有樟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因此,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 【习性】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园林应用】该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 【繁殖方式】播种繁殖,扦插繁殖。 【香樟树药用价值】 樟树皮药用: 【药名】樟树皮 【功效】行气。 【应用】樟树皮粉巧治下肢溃疡。 新鲜樟树皮适量,刮去外皮,烘干后研细末,过80~100目筛,贮瓶中备用。 先用3%双氧水清洗疮面,去除腐烂组织。然后取樟树皮粉适量加维生素AD丸内油调拌,敷于溃疡面,再用纱布或绷带轻扎。每日换药1次,一般15~25日即愈。 香樟树果的药用: 【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果实,植物形态详香樟条。 【采集】秋季采,阴干。 【性味】微辛,温。 【功用主治-香樟果的功效】解表退热。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 【选方】①治高热感冒,麻疹:香樟果一至二枚。研末,开水送服。 香樟树根的药用: 【异名】香通,走马胎,樟脑树根、土沉香、山沉香。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根。 【采集】2~4月间采挖。洗净,切片硒干。 【药材】为横切或斜切的圆片,直径4~10厘米,厚2~5毫米。质硬,有樟脑气味。以片大、均匀、色黄白、气味浓香者为佳。产江西、四川、贵州、广东、湖南等地。 【性味】《分类草药性》:辛,无毒。 【功用主治-香樟根的功效】理气活血,除风湿。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瘙痒。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理痹,顺气,并霍乱呕吐。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③《贵阳民间药草》:理气,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狐臭,脚汗。
芳樟醇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芳樟醇,分子式为C10H18O,属于链状萜烯醇类,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无色液体,具有铃兰香气,但随来源而有不同香气。在全世界每年排出的最常用和用量最大的香料中,芳樟醇几乎年年排在首位。详细解释 芳樟醇(Linalool),学名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分子式为C10H18O。属于链状萜烯醇类,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还有左旋、右旋两种光异构体。在不同来源的精油中,多为异构体的混合物。消旋体存在于香紫苏油、茉莉油中,或是合成的芳樟醇中。比重0.865(15℃),沸点195-200℃,比旋度+19.30;左旋体存在于芳樟油、黄樟油、香柠檬油、薰衣草油、玫瑰木油(总醇量按芳樟醇计在82%以上),等精油中,比重0.8622,沸点198℃,比旋度-20.10。芳樟醇是无色液体。具有铃兰香气,但随来源而有不同香气。几乎不溶于水,不溶于甘油。溶于丙二醇,非挥发性油和矿物油,混溶于乙醇和乙醚。折光率:1.4600~1.4640。 带有浓青带甜的木青气息,似玫瑰木。既有紫丁香、铃兰与玫瑰的花香,又有木香、果香气息。香气柔和,轻扬透发,不甚持久。植物的绿萼青蒂常含有此类清香。左旋偏甜,右旋偏清,主要用其清香,因此右旋香气较好。不同来源的芳樟醇香气有较大差异,天然芳樟醇清香透发,但往往不是单一香气;合成芳樟醇香气一般较为纯和。 化学性质 具备醇和烯烃类化合物的通性和特征,例如可以进行酯化、脱水反应,容易被还原为相应的烃类化合物。在金属钠的存在下,生成二氢月桂烯。在胶体铂或骨架镍上还原时,则生成二氢芳樟醇和四氢芳樟醇。 由于芳樟醇的活泼化学性能,所以能制成名目繁多的衍生物,广泛在香化、医药、日化工业上得到应用。 芳樟醇与乙烯基乙醚作用生成乙烯基醚通过Claisen重排,获理r、δ-不饱和醛,具有油脂醛香,经稀释后具有花香韵,用于配制广木香油、月下花香精和茉莉香精。再将此产品与丙酮在醋酸锌催化下缩合,然后再在磷酸作用下进行环化反应可获得1.1-2甲基-7-丙酮基-八氢萘,这是一种新的香料。 芳樟醇与异丁醛在酸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可得到香叶基异丁醛。具有强烈花香和青香的香韵的香原料。再经加氢,则可得相应的醇,具有相当优雅的花香和木香。再向下发展,将其在BF3、Et2O及H3PO4和三氟乙酸存在下进行环化反应,则可得到单环和双环的醚,具有优美的香气。 而将香叶基异丁醛和丙酮缩合后再环化的产物则具有持久的木香——龙涎香的香料。将芳樟醇和乙烯基乙醚在磷酸存在下的加成物是混合缩醛。将二氢芳樟醇与乙烯基乙醚生成的混合缩醛,这二种都是很有用的香料。 将芳樟醇、硫脲和溴氢酸反应后,再用对甲苯磺酸处理可得到香叶基硫脲磺酸盐、用氢氧化钠皂化,制成具有酱果和园柚香韵的香原料,硫代香叶醇。以芳樟醇为原料合成新的香料正在不断地涌现。 樟醇是叔醇,由于结构上空间屏蔽之故,酯化反应比伯醇和仲醇难得多,而且容易发生脱水、环化、异构化等反应。酯化时不能用醋酸在无机酸的作用下制备醋酸芳樟酯。只能采用芳樟醇与醋酐在低温条件下反应,使用磷酸与醋酐特制的复合体为催化剂制取。 用β-蒎烯为起始原料合成芳樟醇时,可同时得到橙花醇和香叶醇。 此外,由合成法制取芳樟醇的中间体——甲基庚烯酮出发,亦可进一步合成香叶醇、橙花醇以及其他萜类的香料。而醋酸芳樟酯在PH=3时经酸催化溶剂的分解作用(Solulysic)也能得到三种无环的醇——即芳樟醇、橙花醇、香叶醇和少量的环状醇——α-松油醇。 芳樟醇在触媒的存在下,会异构化生成香叶醇和各种萜烯醇。同样也可将香叶醇在Sio2-Al2o3-FeSo4三元触媒作用下,使之异构化而生成芳樟醇。 催化作用 樟醇另一特点,会在微生物的催化下发生生物转化(Biotransfor)。例如在黑曲霉的催化作用下(R)-(-)-芳樟醇会产生生物转变而生成反式呋喃型和反式吡喃型氧化芳樟醇。 2-5高催化活性的色素会将芳樟醇催化分解,其分解产物又会因色素的性能而异。经鉴定分解的产物有脱氢的芳樟醇,例如月桂烯、罗勒烯、别罗勒烯等及环状产物,例如柠檬烯、异松油烯、α-松油烯等,而这些色素中具有较高活性的则产生-伞花烃,它是某些含有色素的化妆品产生不良气味的主要原因。从接触过的调香师言谈中,尚未对此特点引起足够的认识。 去氢芳樟醇是由于色素的酸性位置(AcidicSite)上形成的碳离子中间体(Carbonicionintermediate)所造成,成环产物则在烯丙基重排之后生成。 研究发现 1919年,LeopoldRuzicka和V.Fornasir利用甲基庚烯酮与乙炔加成为炔醇,再部分氢化,首先得到芳樟醇。 药学作用 抗菌和抗病毒感染 芳樟醇等萜烯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肠炎膜杆菌、葡萄球菌、酿酒酵母菌、白色含球菌、黑曲霉菌、琼脂等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有报告指出,芳樟醇的抗菌效果是苯酚的五倍,与香茅醇有相似的抗菌功效。用于治疗痤疮是基于它对丙酸菌有抗菌活性。芳樟醇对漆树酸的抗链球突变菌有协同增效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每天喂服一毫克芳樟醇的ES4病毒感染的小鸡,可延长生命50-80%。 另有报告称,将臭氧(O3)通过萜烯,生成的萜烯臭氧化物可用于治疗炎症、肿瘤、微生物感染和烧伤等。 将臭氧通过芳樟醇制成芳樟醇臭氧化物,在试管中显示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 镇静作用 国外民间自古以来就将含有芳樟醇的挥发油或植物作为催眠和镇静剂加以使用的报导。 但是,萜烯醇类中只有叔甲基醇类的芳樟醇和α-萜烯醇才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将芳樟醇给予实验模型的小白鼠喂药,以评价芳樟醇的直接精神药理作用,结果表明,对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睡眠、抗惊橛、降体温,有随着剂量而增强的现象。将(RS)-(±)芳樟醇,(R)-(-)芳樟醇和(S)-(+)芳樟醇给人体吸入,在精神工作、体力运动、和声间讯号的条件下,作额面脑电图记录和评分,测定生理学瓜,结果表明,左旋体、消旋体的镇静作用明显,而右旋体则相反。 除臭剂 专利中报导一方剂:将硬脂肪酸铝、液体石腊、二苯醚和芳樟醇制成具有挥发性的固态空气净化剂。其净化作用是基于芳樟醇和空气中有臭味的物质结合,从而能消除室内的不舒适气味,其效力可保持三个月以上。 芳樟醇对于令人作呕的硫化烃、大蒜制剂等,以及多硫化物有很强的掩盖不良气味能力。 除此,对于排泄物,特别是人、畜粪便的除臭,芳樟醇是这些除臭剂配方中主要的组成部分。 抗龋齿剂 实验表明以0.1%浓度的芳樟醇加入含有2%的蔗糖培养基中,能100%抑制链球突变菌将蔗糖转变为葡萄聚糖,防止齿斑的生成。 另有报导,在牙粉中添加萜烯醇有机化合物,可使牙粉中的葡聚糖酶保持稳定,能有效防止齿斑。 杀虫剂 (1)对蚊子、苍蝇等作用: 将含有2%醋酸芳樟酯臭氧化物和98%的矿物油组成的药液涂抹在皮肤上,可以起到驱除蚊子、苍蝇的作用。和其他中药香料成份配合,还能做为蟑螂、蚂蚁、虱子等的驱避剂。也能在纺织材料中用上,以驱除害虫。 通过实验还发现含有芳樟醇的食物能显著降低家蝇的觅食和产卵,原因在于蝇蛆必须寄生在富有微生物的机体上才能发育,因此怀孕的雌蝇会觉察到并避开含有强力抗菌功能的芳樟醇物质上产卵。 (2)杀螨剂: 芳樟醇具有杀螨的能力,对其幼虫、成虫都有效,有报告称,对Tyrophaguslongior一种贮存食物中的螨虫进行抗螨虫活性试验。另有资料报导,由芳樟醇等20多种挥发油成份组成的配方对皮肤螨属和食用酪粉属的螨属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其他用途(1)改善脂肪品质: 日本曾有过报导,含有微量芳樟醇、醋酸芳樟酯的油脂中,可延长在高于100℃加热时间不变,其气味经长时间油炸后与未加的对照组对比要好。如果芳樟醇的一些衍生化合物和维生素E配合使用,对猪油、棕榈油等油脂有令人瞩目的协同抗氧化功效。 (2)对泡沫能起稳定作用: 在含有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喷雾型的水性清洁剂中加入少量的芳樟醇,能有效地增加泡沫的稳定性。 (3)以茶为基质的芳香饮料: 根据资料分析,茶叶(绿茶)的香气成份中芳樟醇的相对含量达到19.88%是最重要的香气组分之一。有专利介绍,将茶叶250克加水提取,并稀释至10升,加入微量氨茴酸甲酯芳樟醇等香料,经评定,茶香比未处理的茶,其香味得到加强。 (4)防霉剂: 芳樟醇及其醋酸酯能抑制真菌孢子或菌丝体的生长,可用于真菌感染或其他抗真菌原料合用作为防霉剂。 (5)动物驱避剂: 将芳樟醇、香叶醇、苯乙醇等配合而成的香精对麻雀、乌鸦、鸽子等鸟类有很好的驱避效果。 (6)在日化产品不良气味掩蔽剂: 在煤油中添加1-5%的芳樟醇及其酯类,可作为燃烧用途煤油的除臭剂。 含有蛋白酶的洗涤剂中加入0.01-2%的芳樟醇可掩盖酶制剂的不良气味。同样,用在含酶的漂白剂,可使经漂白后的纺织物具有很好的香味。 在纺织品软化剂中加入芳樟醇等萜烯类精油,也能达到掩盖不良气味的目的。 永久性卷发剂的药液中加入1%的芳樟醇或芳樟精油,可以去除头发上因卷发剂残留的不良气味。
相关字词典推荐:
时芳的意思
樟树药市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樟树既为全国重要的药材集散地,同时又由于当地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分,土地肥沃,中药材资源甚为丰富。市区东南隅的阁皂山蜿蜒二百余里,是天然药场,据初步统计,现有野生药材近百科,品种上千个。蕴藏量逾5万公担。其中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约216种。由于樟树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因而人工种植药材有千余年的历史,种植品种十分广泛,其中清江枳壳、中花吴茱萸、小红栀子和车前子四大药材就闻名全国。据文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樟树一带百姓人家就有药材家种的探索,在唐朝之际发展迅速,枳壳、陈皮已有相当的生产规模。至宋代,樟树的袁河两岸,赣江之滨则是桔林橙园连绵不断,故当时的宰相范大成赞誉道:“芳林不断清江曲,倒影入江江水绿”。 新中国成立后,樟树的药材生产更是日新月异,五八年全县收购中药材约75个品种,7428担,金额达445780元,当年仅柑桔产量达2100万斤,荣获国务院嘉奖。六十年代初期,全县药材收购总量约34828千斤,总额达3000万元,其中有药场、药苗圃24个,种植专业技术人员108人,种植面积约2000余亩。六十年代中期,药场和药圃发展45个,群众种药面积达3000亩,仅枳壳,当年的产量就有4420担。改革开放后,樟树的药材生产更得到长足的发展。至八十年代,仅全县的枳壳树就发展到106544株,比1965年增长4.34倍,是解放初期的10倍,年产量达6000余担。九十年代,樟树市的药材生产进入如火如荼的岁月,93年被省科委列为星火基地项目,94年转为星火基地市项目,95年又由国家科委列为星火基地支柱产业项目,2000年国家科技部经专家论证,确认樟树市为清江枳壳、车前子、小红栀子的主产地,并将这几个品种列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攻关项目。到目前,全市中药材基地面积已达15.3万亩,其中公司加农户的基地面积13万亩,按GAP标准化种植的中药材基地面积达3万亩,1000亩以上基地18个,100亩以上基地81个,地道中药材枳壳基地10个,(超15万株)。黄栀子基地29个,吴茱萸基地20个,车前子基地7个,中药材种苗基地6个。全市从事药材种植、养殖的有8900户,药农数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近十分之一。2004年10月,吴城乡的汇仁黄栀子基地通过国家的GAP现场验收,成为我省首批通过国家认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2005年全市中药材年产量2.3万吨,年产值1.54亿元,实现利税1900万元。全市还成立了市、乡、村三级科技网络,能及时有效地为药材生产提供良种苗木选育、栽培、植保、采收等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服务,从而在保证药材生产规模讯速扩大的同时、产业的内在质量、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地提高。现在樟树市的药材生产正逐步向高品质、高效益方向迈进,已初具产业化规模,形成了冲刺国内、国际市场的强劲势头。 樟树在发展,樟树的药业在腾飞,樟树人不曾忘记,七十年代邓小平同志考查樟树市说过一翻语重心长的话:樟树的药材很有名。30年代我在苏区时,便听说过“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这句话,老祖宗传下来的宝物可不能失传啊!樟树人正是铭记这谆谆教诲,努力地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相关字词典推荐:
樟树帮是什么意思
以上就是昆琦小编为您整理樟树帮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