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8月7日 已帮助: 274 人 来源:大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生命伦理学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浅笑于2018/8/7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生命伦理学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shēng mìng lún lǐ xué
注音:ㄕㄥ ㄇㄧㄥˋ ㄌㄨㄣˊ ㄌㄧˇ ㄒㄩㄝˊ
基本解释: 一译“生物伦理学”。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研究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中的道德问题,环境与人口中的道德问题,动物实验和植物保护中的道德问题,以及人类生殖、生育控制、遗传、优生、死亡、安乐死、器官移植等方面的道德问题。
相关字词典推荐:
生命三角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生命三角”地震避险理论遭质疑 摘要 “生命三角”是国际救援者道格·库普于1985年提出的避震理论——当建筑物倒塌时,屋顶会落在物体或家具上,使得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三角空间;物体越大,越坚固,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2010年3月以来,“生命三角”理论面临着极大的质疑。美国红十字会、地质调查局公开反对这一理论,与道格有合作关系的台湾民间搜救队也不认同。 生命三角-理论 当地震来临时,应该迅速找个大型、沉重的物体,比如衣柜、沙发,甚至是一沓堆高的报纸,卧倒在旁边;天花板砸下后,物体周边会形成狭小的三角空间,挽救你的生命。 按照理论创始人道格·库普(DougCopp)的说法,地震中使用生命三角方法,可以获得90%的生存率;他还说,用传统方法也就是“趴在桌子下、紧抓桌腿”,则会导致98%的死亡率。 生命三角-应用 “生命三角”理论创始人——道格·库普 1985年9月,墨西哥城(墨西哥首都)发生一场大地震,身为“爆破专家”的道格·库普立马买了张机票赶到那里,指导救援者的搜救行动——重点关注大型物体周边的三角空间。随后,道格召集几个志愿者成立民间组织“美国国际救援队”;再后来,会员发展到4万之众,义务奔赴世界各地的灾难现场协助救援。也就在那一年,道格形成了“生命三角”理论。 道格还用一个实验来证明其正确性。1996年,他带领小组在土耳其拍摄纪录片,将20具人体模型分置于桌子底下和旁边,接着弄塌楼房;现场清理报告指出,桌底10具模型全部受重创,旁边的10具则全部生还。他的结论是:传统的“伏地、遮蔽、抓稳”方式会导致98%的死亡率,应予以抛弃;新理论能得到90%的存活率。 “生命三角”进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已难考证,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借助人们的震惊和悲伤,网络开始疯传道格及其理论,“生命三角”开始深入人心,中国国内许多媒体引用并推荐它。 中央电视台曾派记者赴美国采访道格·库普,制作了一期节目在《科技博览》栏目播放。很多人相信,如果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之前就推广这种方法,数以千计的人本不应离我们而去;很多人相信,在日益动荡的地壳上,这一技巧能让我们平安地躲过天灾。 生命三角-质疑 2010年3月,智利强震,搜救人员也无法证实“三角理论”。 2010年3月以来,关于“生命三角”理论面临着极大的质疑。据悉,一些媒体人士查阅诸多资料后,向当事各方发去采访函,得到的答复显示,道格及其理论面临极为有力的质疑;国内的一些宣传,有可能让这种疑点重重的理论散布更广。 减灾教育组织 美国加州“减灾教育组织”协作主管、抗震救灾专家玛拉·皮塔称:“大地震时可能出现房顶平塌、墙壁外倒、内倒、M形折弯等各种意外,你永远无法预知‘生命三角’将出现在哪里”;此外,当地板扭曲、倾斜、晃动时,你所依靠的重物可能会把你压倒,或者把你挤向墙壁。大地震发生的概率很低,而一般地震中真正危险的是飞来飞去的家当、玻璃碎片和火炉上的锅。不寻找遮蔽物,反而会增加严重受伤的机会。” 关于“土耳其实验”的问题,玛拉曾向土耳其实验当事人塞林·可马里咨询,她发现那场实验并未模仿地震条件:实验者先损坏房屋的柱子,再用绳索拉断,使天花板塌下来,而地表没有任何震动。玛拉认为:“对道格来说也许算‘实验’,可是从科学的角度,这只适合做搜救练习,不能得出任何结论。” 美国红十字会 美国红十字会“社区灾难教育部”前主管洛基·罗普斯博士也撰文称,根据红十字会对地震的了解及政府部门的研究,地震时“躲在桌底”的传统方式仍然是最有效的。 台湾民间组织 相似的说法也来自台湾民间组织“中华民国搜救总队”,他们曾与道格签订合作协议。其负责人沈贤龙迅速来电解释:“这件事我们很头大!央视播出道格的节目后,‘教育部’专门拿片子给我们学习。其实这种方法在台湾是不合适的,可以应用‘生命三角’的建筑,台湾大概早就没有了。”他表示,台湾建筑多由钢筋构筑,大地震中会弯曲成各种形状,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三角空间。 目前(2010年5月),美国地质调查局、加州地震研究中心、红十字会主页上的避震指引皆沿用传统方法。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常见问题”一栏还有如此问答———问:什么是生命三角?答:是一种关于地震时如何寻找避难点的误导说法。 生命三角-国内外论证 几乎受美国官方一致否定的“生命三角”理论,在中国却得到了支持。 在中国地震局网站的“地震科普”一栏找到避震指引。其中《地震来了怎么办》一文提到“室内避震空间”:“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并多存在于“坚固家具附近”———显然受了道格的影响。 广东省地震局相关人员也称:“据报道,‘生命三角’理论有实验为证,与传统避震方法原则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新方法不主张躲在桌子等支撑物下面。新方法是有道理的,我们赞同在避震时采用新法原则。” 但也有专家表示说,地震的时候,趴在地上,遮蔽、抓牢你身边的东西其实才是最适用的方法。
生命力的意思
读音:shēngmìnglì
注音:ㄕㄥㄇㄧㄥˋㄌㄧˋ
基本解释: 指生物维持自身生命的能力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风景谈》
相关字词典推荐:
生命三角的意思及读音
生命周期基金的意思及反义词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生命周期基金是根据基金目标持有人的年龄不断调整投资组合的一种证券投资基金。生命周期基金一般都有一个时间上的目标期限,随着所设定目标时间的临近,基金则会不断调整其投资组合,降低基金资产的风险,追求在和目标持有人在生命不同阶段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前提下实现资本的最大增值。详细解释 简介 生命周期基金是一种可以按照投资者各个生命阶段的风险收益特征,自动调整资产配置比例的基金品种。其早期主要投资于权益类证券,类似于股票型基金,风险收益水平较高;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投资于权益类证券的比例不断减少,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证券的比例不断增加,风险收益水平逐步降低;目标日期以后,最终演变为低风险收益水平的偏债型基金,甚至货币市场基金,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收入。生命周期基金在海外市场发展迅速。自1996年推出以来,规模已由最初的6亿美元发展到1670亿美元。截至2005年,美国64%以上的401(K)养老金计划投资于生命周期基金,十年时间增长了7倍。 细分原则 生命周期基金可细分为“目标日期型基金”和“目标风险型基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单一简便的投资方式提供一种多元化的专业投资组合,来满足投资者在生命中不同阶段的需求,实现投资者的目标。 目标风险型基金 目标风险型基金在成立时,便预先设定了不同预期风险收益水平,基金名称也多以“成长”、“稳健”、“保守”加以命名。“成长型”基金,顾名思义投资在高风险性资产的比重较高;相对地,“保守型”基金则以投资低风险资产为主。投资人可依自己的风险承受度,选择成长型、稳健型或保守型基金投资。 目标日期型基金 “目标日期型基金”在初始时,投资在高风险性资产的比重较高;而随着目标日期的临近,则逐渐增加低风险性资产的比重;直到到达目标日期后,将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并继续存续一段时间后往往并入货币市场基金。这类基金名称多以目标日期直接命名,例如、“目标2010”、“目标2025”等。因此,投资人可依自己的理财需求时间,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例如,若投资人预计其子女10年后读大学,可选择目标日期在2015年左右的基金,累积教育资金;若计划30年后退休,可选择目标日期在2035年左右的基金,累积退休养老资金。 选择方式 1、考察基金的目标日期 生命周期基金一般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日期,比如:2020年12月31日或者2025年12月31日。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目标日期以前,基金的风险收益水平才会不断调整;在目标日期以后,风险收益水平则相对固定,投资者需要注意基金的目标日期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2、考察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变动率 各只生命周期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的变动速度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基金A早期将100%的资产投资于股票,在10年内演变为一直货币市场基金;基金B早期只有60%的资产投资于股票,在20年后演变为一直债券型基金。那么基金A比基金B的风险收益特征变动率更高。 3、考察买入基金时的风险收益特征 在投资者买入生命周期基金的时候,该基金可能由于已经运作了一段时间,调整了资产配置比例,就需要考察该基金当前的风险收益特征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具体优势 生命周期基金能让投资者避免在投资中常犯的错误,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管理 许多投资者没有取得预期回报并不是错在冒了过多风险,而是错在没有承担可接受的风险。所以获得的回报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而生命周期型基金投资可帮助投资人在承担适度的风险条件下,获得相匹配的收益回报。 多样化资产配置 美国先锋公司一份调查:显示的养老金计划参与者只做了一或两个投资选择。这意味着,大部分参与者的投资组合是缺乏多样性的,而生命周期型基金提供了多样化的资产类别及有效的资产配置方式。 投资组合的不断调整 很多投资者并不会根据市场不断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所承担的风险与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有很大的偏差。而生命周期型基金的投资经理定期根据相关的策略,重新审核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比例,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保证了投资组合的风险和回报,与投资者的要求相匹配。 生命周期基金与保险 生命周期基金和一般基金不同的是,生命周期基金提出了中长期投资理财的概念,帮助投资者实现其投资目标。保险是以契约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保险是最古老的风险管理方法之一。保险合约中,被保险人支付一个固定金额(保费)给保险人,前者获得保证:在指定时期内,后者对特定事件或事件组造成的任何损失给予一定补偿。保险属于经济范畴,它所揭示的是保险的属性,是保险的本质性的东西。这和一些在保险品种在功能上有相似的地方,如养老保险、子女教育金保险等等。下面是两种理财产品的比较,供投资者选择。 变现成本:如果生活发生变故,需要现金的话,两种产品的变现成本不同。对于基金来说,主要涉及赎回费的问题。按目前国内的情况,生命周期基金的赎回费应在1%到1.5%左右。而保险的变现成本就是保险投资额减去保单价值,保险如果早期退出的话,成本非常高,但现在也可以拿保单向银行申请个人抵押贷款,成本就是贷款利率。 是否保本:国内投资者目前大多是风险厌恶者,不愿承受投资损失。生命周期基金并非保本基金,股市的震荡可能导致基金净值波动较大,投资者有亏损的危险。而投资保险,只要按时缴纳保费,收益率一般相对是固定的,当然收益率也较低。 投资方式:基金投资可以选择一次性投资或定期定额投资;保险投资也有趸交和分期缴纳。同样是分期投资,后者有强制性,前者没有。 除了传统保险外,市场上新出现的投资型保险,其收益率也跟股市有关,还分为分红险、万能险跟投连险。分红险承诺客户享有固定的保险利益,万能险承诺保底收益,投连险不承诺保底收益。它们的风险排序依次递增,但风险越大回报越高,它们的收益可能也依次递增。投连险跟生命周期基金的投资模式较相似,但其好处是如果投资人意外身故或全残的话,除了投资账户累计投资收益金额,可以获得全额的人身保险金额。
以上就是浅笑小编为您整理生命伦理学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