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9日 已帮助: 28 人 来源:泰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怨讥的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宠臣于2018/12/19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怨讥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yuàn jī
注音:ㄩㄢˋ ㄐㄧ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讥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礼部官房》:“ 李 能耐烦琐,任怨讥,有 陶士行 风范。”
相关字词典推荐:
避怨的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1).躲避仇敌。《三国志·魏志·张辽传》:“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2).避免结怨,不得罪人。明张居正《谢恩疏》:“先生尽赤忠以辅佐朕,不辞劳,不避怨,不居功。”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专官》:“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清无名氏《王氏复仇记》:“奈当日国事已非,羣情瞀乱,乡先生箝口结舌,惟知避怨自全。”
怨郁的意思
读音:yuànyù
注音:ㄩㄢˋㄩ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怀怨郁悒。《宋书·孝武帝纪》:“其士庶或怨鬱危滞,受抑吏司;或隐约洁立,负摈州里,皆听进朕前,面自陈诉。”
怨刺的意思及反义词
读音:yuàncì
注音:ㄩㄢˋㄘ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讽刺。《汉书·礼乐志》:“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王泽既竭,而诗不能作。”唐刘知几《史通·疑古》:“观夫子之删《诗》也,凡诸《国风》,皆有怨刺,在於鲁国,独无其章。”宋陈师道《后山诗话》:“苏诗始学刘禹锡,故多怨刺,学不可不慎也。”明杨慎《升庵经说·小东大东》:“大国攻战会盟,小国贡赋奔走,故空其杼柚而怨刺作也。”
以上就是宠臣小编为您整理怨讥的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