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包头培训学校 > 包头精锐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中珰的意思及读音

中珰的意思及读音

发布时间:2018年7月16日       已帮助: 130 人       来源:包头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中珰的意思及读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鸿朗于2018/7/16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中珰的意思及读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zhōng dāng

注音:ㄓㄨㄥ ㄉㄤ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指宦官。宦官以珰为冠饰,故称。 明 何景明 《鲥鱼》诗:“赐鲜徧及中璫第,荐熟应开寝庙筵。”《明史·宦官传·魏忠贤》:“帝亦厌廷臣党比,復委用中璫。”

相关字词典推荐:

中平是什么意思

读音:zhōngpíng

注音:ㄓㄨㄥㄆㄧㄥ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中等,平常。《宋史·选举志一》:“其考第之制凡五等……文理中平为第四。”《红楼梦》第八一回:“如今儒大太爷虽学问也只中平,但还弹压的住这些小孩子们,不至以顢頇了事。”刘心武《班主任》:“她功课中平,作业有时完不成。”


中元节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详细解释  节日节日简介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有些地方,尤以中国南方,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部分客家人的称谓,相对于中秋为八月半)。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  正月十五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佛教强调孝道;道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旧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与正月十五日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同为古老传统节日。  中元节是道教节日。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是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  佛教徒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盂兰盆会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间,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庙,有条件的,如广济寺、法源寺、拈花寺、广化寺、嘉兴寺、长椿寺等都举办规模不同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民国以来,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处历年此时都有"追悼阵亡将士法会"。用番(喇嘛)、道(道士)、禅(和尚)三台经,供着一个"海陆空军阵亡将士"的牌位,进行公祭。  中元节期间,老北京还有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应景戏"等活动。  节日来源  佛教徒庆祝中元节的仪式称为“盂兰盆会”,庆祝中元节不仅是为了拜祭死去的亲人,对佛教徒来说,这也是纪念目莲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道。  目莲救母的故事是出自《大藏经》(由印度传入的佛理〕,根据《大藏经》的记载,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四娘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向佛主求救,佛主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目莲按照指示,于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食物。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  道教徒相信,从农历七月初一起,阴间打开鬼门,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间来接受奉祭。人间为了免受鬼神的干扰伤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以安抚那些无主孤魂。  关于中元节的来历  第一种说法:  每年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  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倒悬”指的的是释迦十大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后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农历7月举行普渡会,现在叫鬼节。  一般来说古时候都不愿在这个月作嫁娶等重要事。  第二种说法:  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女儿,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即校籍辰。佛家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行。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还是内部的批评会,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十五日的重视。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这个时日更显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仅只是这个时节俗活动中极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荐新、放灯照冥、盂兰盆会等在一年中也属重要的节俗活动。  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举行,因此中元节也有“盂兰盆节”之称。  尽管经过千余年主动的顺俗和被动的归化,佛教的踪影还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众的中元节俗活动中。首先是那名目。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是“倒悬”意思,盂兰与盆合起来是救器,即“救倒悬器”;另外,盂兰盆也可以解释为“救倒悬盆”,突出它“安放百家味饭食”的特点。  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形象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现代女作家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庆祝方式  中元节俗称鬼节。民间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为止。现在,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民间习俗,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门前或街道巷口焚烧纸钱。旧社会在这天,城内有人把城隍庙寝宫的木架城隍爷抬到暑三日,这叫“城隍出行”。人们在行宫过庙会,搭台吕戏。当时行宫设在现东:角,地名叫贺家园子。  中元节,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五腊日主要的内容是祭祀先祖。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著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这一天。  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宗教节日,也成为民俗节日。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原因。  七月十五日又是佛教盂兰盆节。「盂兰盆」乃梵语音译,原义是解倒悬,传说佛的徒弟目健连,苦於其母生前作恶,被罚下地狱深处,无由解脱,去问佛有什么解救法门,佛告诉他,於僧徒解制日(在中国是七月十五)斋僧,可救鬼魂脱离地狱之苦。依佛教仪轨,四月中开始坐夏,即入寺院清修,日间不准外出,七月十五日结束,叫做解制日,可以出来接受信众布施,所以有此一说。中国佛教徒为之造出《盂兰盆经》宣扬其事,后来形成设斛食祭鬼的习俗。这样一来,中元节的特点,是道佛两教之义相融,例行中元祭祖、祀孤魂、超度亡灵、设食祭鬼的活动,在民间成为最大的「鬼节」。  中元的民俗活动,围绕著祭祖、祭野鬼,有城隍出巡祭厉(横死鬼魂),道观和佛寺举办普度法会,超度亡灵,民间则多上新坟。随著华人来到东南亚等地区,也将中元节的风俗带到那些地方。马来西亚槟城的中元活动具有很广的群众基础,远近闻名。  七月歌台  在华人民间的传统习俗里,中元节是个重大的祭祀祖先,普度众生的日子,家家户户必大事庆祝一番。  每逢农历七月,我国的华族必定会隆重举行“庆赞中元”,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或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寺庙也分别建醮,街头巷尾上演地方戏曲或歌台助兴,呈现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  中元节的“普度”仪式,因组织形式上的差异,可分为几类,如街普(也称弘普)、市普、庙普(或称公普)等等。所谓街普,指的是以街坊为主的普度;市普是以市场为主的普度;庙普就是庙宇所主持的普度。  中元普渡  农历七月常见的台北中元普渡在诸多华人社会如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与台湾、新加坡等,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闽南人、台湾人习俗在每一项供品插上一炷香与三角彩色纸旗,旗上以毛笔书写「庆赞中元」、「广施盂兰」、「敬奉阴光」、「阴光普照」等字样,并写上自己的姓名,且祭拜亡灵之前,会先祭拜一位名为面燃大士的神祇,俗称「大士爷」(信徒多尊称其为「普渡公」)。  相传旧历七月,所有在阳世的亡灵,都归「大士爷」管理。这位神祇的来由有二说:一是他是观音大士的化身,故称「大士爷」。二是他原为诸鬼的首领,因受观音大士教化而皈依其门下,从此被称作「大士爷」,成为护持中元普渡事项的神明。  有的祭祀者为求隆重,会立大士爷的牌位或以纸扎出大士爷塑像,在祭祀期间,会将大士爷牌位或塑像放置供桌之前,以求祭祀顺利。大士爷样貌一般是:顶生二角、青面獠牙,高大威武,头上还有一尊观世音菩萨佛像,象征其代表慈悲的观音大士。  闽南人地区在中元节有一仪式称为「抢孤」,将供品或旗子放置高柱上,将柱子涂满油脂,令众人同爬其柱,先得旗、物者胜。不但能取得奖品,且代表自己会得到神鬼的庇佑。不过这是一项危险性很高的活动,时有伤亡,在清朝,台湾巡抚刘铭传曾令禁止。今日在台湾的头城与恒春、香港福佬社群举办的盂兰胜会依然有此仪式。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但祭祀活动一般在七月底之前进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某些地区通过一定仪式,夜晚接祖先灵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  庆祝中元十分普遍  在本地,街普多以一座组屋,或街道为中元节普度单位;市普以巴刹、小贩中心、购物中心、商店为主体;至于庙宇,不庸致疑。  在我国是普遍流行,除此之外,本地的工厂和工业大厦,一般都有普度组织。  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准提高,庆祝中元也十分普遍,排场也十分讲究,一些民间组织或公司的中元会也纷纷成立,从这种趋势来看,这个华人传统习俗,在本地是一年盛似一年。  在新加坡,一般的市普、街普都会拜祭大烛大香,一排一排的排开去,有的高十几二十英尺,很是壮观。  在祭棚内,还请糊纸店糊一尊身长丈六,或丈二的普度公,青脸獠牙,异常怕人,放在布棚里供奉,面前烧三条大香,两条大烛,祭礼的方式或荤或素,愈多愈妙,有烧猪、鸡、鸭、白米包、水果、罐头、糖、油、盐、素食品等家禽肉食类,干粮杂果、素食斋品等,全都奉上,而且都插上三角的五色旗和香,色彩缤纷一片。  至于庙普又有的不同,庙普内设有祭坛,中央挂着“盂兰盆会”或“三宫大帝”的大镜子一面,至于神桌上,则置有三个斗灯、神像、香炉。斗灯内盛有白米、古铜镜、古剑、小秤、剪刀、尺、凉伞及点燃的煤油灯,古人相信这样可避邪。  祭坛前的长桌上,则供奉牲醴,及用面粉为材料,捏造成飞禽走兽、鱼蟹水族类及其他供应品,极尽丰盛之能事。  投标福物花样繁多  除了祭品外,这些地方性组织的普度会上,还少不了福物,福物有的是中元会组织的会员及热心人士的捐赠,花样繁多,有神像、俗称“乌金”的火炭、米桶、扑满元宝、大彩票、发糕、酒、电器用具、儿童玩具,应有尽有。  拜祭过后,免不了的便是进行精采的投标福物了,这也是本地中元普度的特色之一。  投标时多由炉主出马,声似洪钟地把出标人的价钱喊出,总听见宴席间,这里、那里、一时高喊出价标福物的声音,比起彼落,好不热闹,而出价者也十分阔气,因为一般人相信,“标”一件东西可带来一些财气,所以大家十分慷慨开价,尤其是商界人士。  通常中元会的负责委员,都会把这笔开标的可观款项,拿来充为慈善基金,或会员的福利基金,同时,也可为下一年的中元会活动,做好准备金,如请歌台或地方戏曲助兴。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除了中元和盂兰盆节之外,民间还称七月十五为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合为三鬼节。民间的鬼节与佛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就这样,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有感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为图吉利,今天山西人民特别是晋北人民又把它改称为面塑节。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我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道教盛行后,附会传统,创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祗。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万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与道教相抗衡,佛教确定七月十五日是盂兰盆节。佛教提倡慈悲为善。古印度雨季的三个月里,佛教仪规禁止僧尼外出,说是外出容易伤害草木虫蚁,要求僧尼在寺内坐禅修学,接受供养。这段时期称为安居期。佛教传到我国以后,根据我国的季节变化,规定安居期为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后来又依据经书产生了“目犍连救母”的佛教传说故事。大意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目犍连,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里受苦受罪,惨不忍睹。使尽一切办法相救,均告失败,只好求助于佛祖。释迦牟尼解释说,其母生前罪业颇大,非一人之力可救,告诉目犍连要在七月十五日,僧众安居终了之日,备好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借助众僧之力,才可使其母亲解脱苦难。目犍连遵嘱照办,果然凑效。这种佛教活动,被称为盂兰盆会。盂兰是古印度梵语的音译,意为倒悬,形容亡人之苦。盆是汉语,指盛放供品的器皿。盂兰盆即指这样的佛教活动,可以解脱先亡人的倒悬之苦。  我国佛教借助儒家传统的“孝亲”礼俗,将七月十五日演化成了宏扬佛法的“孝亲节”。不仅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也受到了官方民间的普遍欢迎,因而对七月十五日的民俗活动影响也最大。  五台山佛教界,在七月十五日要照例举办盂兰盆会,念经超度亡灵。周围一些信教群众要到寺庙摆供、响炮、祈祷,为祖宗赎罪,祝亡人解脱。  在民间,家家要上坟祭奠祖宗。  晋南地区习惯用纸做灯,焚烧于坟前,意喻亡人前程光明。祭奠祖宗的食品喜用包子。如果先人亡故满三年者,儿女们要在这一天脱去孝服,改穿常衣,俗称换孝。  晋北地区上坟祭奠祖宗,喜用馍馍,面粉制作,圆形,中间点一个红点。摆完供,烧完纸,回家时要从地里挽几棵谷子和麻,用绿色纸条缠绕,立置窗前,供奉面人一尊。节后移置房顶,根朝里,谷穗露在外面,称为拣麻谷。民间流行的说法是保佑五谷丰登。然而供奉面人的仪规,分析起来,似乎是早期人殉习俗的遗迹。  七月十五日祭奠亡人,最隆重的要数放河灯了。民家习惯用木板加五色纸,做成各色彩灯,中点蜡烛。有的人家还要在灯上写明亡人的名讳。商行等单位,则习惯做一只五彩水底纸船,称为大法船。传说可将一切亡灵,超渡到理想的彼岸世界。船上要做一人持禅杖,象征目犍连。也有的做成观世音菩萨。入夜,将纸船与纸灯置放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人们依据灯的漂浮状况,来判断亡魂是否得救。如果灯在水中打旋,被认为让鬼魂拖住了。如果灯在水中沉没,被认为亡魂得到拯救,已经转生投胎了。如果灯漂得很远或靠岸,被认为亡魂已经到达彼岸世界,位列天国仙班了。总之,一切都是良好的祝愿。  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晋西北的河曲县城,紧临黄河。河道开阔,水流平缓。每到七月十五日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齐集黄河岸边的戏台前广场,竞观河灯。各色彩灯顺水漂移,小孩子紧盯着自家的灯能漂多远。老太婆嘴里念念叨叨,不断祈祷。今天的放河灯,已经成为欢乐的活动项目了。  七月十五日,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七月十五日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讲究了,完全依据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蜒、松鼠。个头较前要小,做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中元节与酒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我国古代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道教出现以后,所祀奉之神有天官、地官、水官、并将“三元”与“三官”相配,说上元天官生日为正月十五日,中元地官为七月十五日,下元水官为十月十五日。所以道都七月十五日要设坛醮祭。道教和佛教,在这天的活动,都是具体的规定和做法。民间的祭奠,则相对较自由,供品唯恐不够先人和孤魂野鬼享用,那些供品。由是形成了民间的节日。北齐的时《颜氏家训》,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宋时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清时的《帝京岁时纪胜》等等书籍中都提到了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的书中说,中元节前几天,市面上就有卖冥器的,卖时鲜瓜果的,卖油饼馅饼乳饼丰糕的,色彩斑斓,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有在水面上放灯的习俗,意为招水中孤鬼来享祭。儿童们玩着纸扎的荷花灯,大的有七八尺,引人注目。到城外去祭墓的,络绎不绝,较之清明节尤胜。  各地习俗  中元节——农历7月15日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然而,相沿至今的中元节却在7月14日。据说在宋朝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节日就这样提前了。  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  我是知道有中元节的,在文学作品中看过,以为那是流行于黄河流域的民俗,别的地方或许也有这种习俗,但想来总不如黄河流经的地方来得地道。在我的感觉中那天的夜晚总应是雾蒙蒙的,在朦胧中各家的祭祖饭在烛光和香火的映照下显得十分诱人,在迷雾中孩子们的河灯在沉没之前也消失了,驶向天国。成人们在干什么作品中多没有提,我想他们多半是在为祖先和孩子们扎河灯然后为他们做饭,这是一种圆融的场面,鬼节应该是个快乐的节日。  真正了解到中元节习俗是到新加坡以后的事,当然我所了解的不过是新加坡的中元节,一个与河灯毫无关系的中元节。  元节在新加坡的俗称叫鬼节,规范来说中元节应该是阴历的七月十五,因为阴历七月十五是岁时节令的中元,所以这一天的节日叫中元节。因佛教的盂兰盆会也是在阴历七月十五举行,一些地方又把这一天叫“盂兰盆节”。佛家对七月十五非常重视,在那一天要举行很多活动,"放灯照冥”就是起中的一个小仪式,这一仪式传到民间变成神秘而浪漫的放河灯。放河灯的目的尽管众说纷纭,但总是与鬼魂有些联系,如肖红在“呼兰河传”一文里提到的’七月十五是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到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脱着一盏河灯,就得脱生’  同佛家的’放灯照冥‘被百姓根据自己纯朴的愿望吸收改良为民间的放河灯一样,中元节跨越了冥界与国界,来到新加坡,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加坡的中元节你找不到河灯的影子,庆赞中元的时间也从阴历七月十五一天扩大为阴历七月的一整月。这一个月人们尽量不动土,不置业,也尽量不出游,这一个月的飞机票也是全年低的,一些不信邪的人就利用这个机会出国游玩。当然信邪的人还是占大多数,新加坡的阴历七月正是酷暑季节,但不管天气多热,泳池里的人总是稀稀落落的,人们在这一个月里会加多一两件金饰来避邪,他们也会注意说话,尽量避免说出不吉利的字眼来。小孩子尤其惨,据说小孩子的眼睛特别灵,可以看到些不该看到的东西,为了不让小孩受到惊吓,很多父母在七点一过就把小孩关在家里。  新加坡人相信阴历七月一日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在以后的一个月里鬼魂可以自由出入阴阳两界,在这一天后半晌儿的时候,信的人家会在自家门前的草地上插两根蜡烛,在蜡烛的旁边再插上三七二十一根香,把事先准备好的阴币,佛咒、糖茶之类的供化放在蜡烛的前面,然后点烛焚香拜三拜,祭拜完毕就拿了阴币,佛咒到焚烧桶去烧。这焚烧桶就是汽油桶把顶盖去掉,再在侧面打几个洞做成的,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鲜玩艺儿。焚烧桶的出现是因为政府认为向以前那样在自家插的蜡烛前直接烧纸太影响卫生又很难清理,于是每年一到七月政府就会在组屋前摆放些焚烧桶供人们烧纸用。一些人不能认同自家烧的纸同别人家的混在一块儿的观念,他们只好到杂货店买专为自家用的小化纸桶。更多的人好象突然间受不了烧纸的烟熏火燎,特别是初一,十五,二十九这三天,空气中弥漫的是烧纸的味道,天空中飘扬着的是烧纸的灰烬。很多人为此向政府投诉,政府只好劝请大家少烧点,说是叫礼轻情意重。有一家公司抓住这个商机,研究出新型焚烧桶让大家试用,据说反应良好,或许明年我们就会用上价值一千五百新币的新型焚烧桶了,听说新产品是箱形,所以应该叫焚烧箱才对。  各家各户庆中元的时候,一些华人公司也会集体庆赞中元。公司庆中元的排场要比小家小户来得大,贡品很多,有整袋整袋的大米,各式各样的罐头,饼干和水果,讲究点的还要画龙点睛地来只金猪。这些贡品都摆在一个木制的台子上,台子前立着几根碗口粗细与人齐高的蜡烛与香。让员工们感到兴奋的是,老板点烛焚香除了要鬼兄弟们保佑生意兴隆外还要向他们求四个吉数来买彩票。这四个数是全公司共享的,买的时候也有学问,最常见的是顺买,到买和通吃,据说中的机会很大,或许鬼兄弟真的有些灵通吧。  最有气势的中元庆赞要数社区或小贩中心举办的,不但有摆贡品,点烛焚香等祭拜仪式,还有唱歌台与中元节喊标等活动。唱歌台的主要目的是娱乐鬼兄弟,据说早期的歌台是唱大戏,现在已改成唱歌,而且多数是流行歌曲。中元节唱歌台的歌手多是不大出名的,因为有出场费所以竞争很激烈,为了吸引人去看,女歌手往往穿着暴露,有几个还剃了光头,男歌手则是长发披肩,紧身裤加网眼衣。尽管歌者用尽法宝,看歌台的人却越来越少,不算前几排留给鬼兄弟的座位,其余的座位也坐不满,人们似乎越来越无法接受这有些粗糙的歌台文化。当然也有一批歌台发烧友努力地唱着反调,这些人多是上了年纪的,他们会每天翻报纸查看歌台信息,跟着歌台跑。不知道有没有鬼魂跟着歌台跑,也不知道从大戏改成流行歌曲他们喜不喜欢,但我觉得歌台的娱鬼成分越来越少,媚人的成分却越来越多了。  除了歌台,另一项值得一提的活动是中元节喊标。喊标是在祭拜仪式结束,中元宴席吃到一半的时候进行的。主办单位会尽量找些演艺界小有名气的人来喊标,他们的喊标多是义务的,主要是做点善事,顺带着也宣传宣传自己。用来喊标的福物多数是被镀成金色的民间流传有好彩头的吉祥物,最常见的是金龙与黄梨,也有匠心独具的,比如腾飞的金马上驮个金黄梨叫‘马上旺来’。福物本身没有什么价值,投标者投的就是一个好彩头,把福物摆在家里就等于把好彩头带回家里;福物上也多粘上些幸运数,标得福物的人可买彩票赌赌运气。至于投标所得的钱,一部分用来充当第二年中元庆赞的费用,一部分则捐给仁慈医院等福利机构,大有人鬼共渡意思。  近年来中元庆赞面对很大问题,首先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年轻一代无法接受这种尽管土气却很有民族风味的文化,中元庆赞后继无人。其次,有些人突然间无法忍受烧纸的烟熏与歌台,喊标的噪音,频频向政府投诉。政府似乎也很买这些人的账,在不断改进焚化桶的同时,今年还明令庆赞活动必须比往年提前半个小时于十点半前结束。由于活动提前结束,使歌台发烧友们不能尽兴,投标所得的款项也大大缩水,除去第二年庆赞中元所必须的款项,捐给福利机构的已所剩无几。这让人有点人不如鬼的感觉,但七月是他们的节日,活人只好退让了。  我在新加坡已渡过五个中元节,开始的时候很好奇,甚至有些恐惧,渐渐地反到喜欢上这个节日,还学着新加坡人的样烧纸祭拜,希望过世的父亲会到新加坡来过这个节。鬼魂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离别,尤其是阴阳之间的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诗歌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有感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相应的考籍讲评活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即校籍辰。佛家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行。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还是内部的批评会,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十五日的重视。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这个时日更显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仅只是这个时节俗活动中极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荐新、放灯照冥、盂兰盆会等在一年中也属重要的节俗活动。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举行,因此中元节也有“盂兰盆节”之称。  尽管经过千余年主动的顺俗和被动的归化,佛教的踪影还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众的中元节俗活动中。首先是那名目。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是“倒悬”意思,盂兰与盆合起来是救器,即“救倒悬器”;另外,盂兰盆也可以解释为“救倒悬盆”,突出它“安放百家味饭食”的特点。  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形象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现代女作家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日赠张尊师(唐)令孤楚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中元日观法事(唐)卢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羽衣凌缥缈,瑶毂辗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虫。青囊如何授,从此访鸿家。  中元观法事步虚虚(唐)殷尧藩  兀都开秘录,白石礼先生。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惊鹤步虚声。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傥赐刀圭药,还留不死名。  中元作(唐)李商隐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侣(选一)(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中元夜百花洲作(北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雨中呈子晋(南宋)朱熹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萷庭树幽。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优游。  中元见月(明)边贡  坐爱清光好,更深不下楼。  不因逢闰月,今夜是中秋。  中元日斋中作(明)朱曰藩  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  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沉冥不愿醒。  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中原经济区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中原经济区-概况  中原经济区实质上只是借用了中原之名而并非史学界严格意义上的中原目前中原经济区包括、安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济源6个中原城市和长治、晋城、邢台、邯郸、临清、荷泽、聊城等中原周边城市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三大经济区之后,于1985年中原13市联合成立的又一庞大经济区域,从该区域成立到2005年的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6190.87亿元,比1985年翻了4翻多,年均增长16.1%,目前该区域已形成冶金、煤炭、机械、化工、电力电子电器、汽摩配制造、纺织、建材、医药、烟草等工业体系。强劲经济发展,加快了中原经济区的崛起,也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之后新的经济隆起带,成为带动和促进全国发展中坚力量。  中原经济区-形成  中原经济区(原名: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协调会)成立于1985年9月,是当时的邯郸市长白录堂和新乡市市长刘仲轩倡议并协商兄弟地、市同意,在平等自愿基础上成立的,历经20年风雨,现经济区有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十三市,包括山西省的长治市、晋城市;河北省的邯郸市、邢台市;山东省的聊城市、菏泽市、临清市;河南省的新乡市、安阳市、焦作市、濮阳市、鹤壁市、济源市组成的跨省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目前,这一区域国土总面积97444平方公里,总人口5601.6万人,119个县(市、区)。  “中原经济区联络处”是经济区唯一的常设办事机构。按照章程规定,办公地点设在邯郸市,干部由邯郸市选派管理。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牵头筹备各种活动和会议,收集传递信息,组织协调包括各市联合协作项目在内的多种事项的落实,搞好服务等。  中原经济区-发展  近年来,经济区各成员市之间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互通、衔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除原有的高速公路互通之外,今年又修通了邯(郸)长(治)、长(治)晋(城)、晋(城)焦作、焦(作)新(乡)、鹤(壁)濮(阳)、聊(城)邯(郸)等高速公路,方便了往来,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2004年中原经济区联络处协调各成员市,绘制了全国第二个、北方第一个区域交通旅游图。旅游方面更是好戏连台,合作紧密,近年来先后召开了中原经济区旅游暨景区、景点推介大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经济区内景区、景点形成了红色、绿色、古色旅游等多个旅游精品线路。中原经济区旅游联谊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共谋中原人游中原,中国人游中原,外国人游中原大计。  中原经济区-由来  中原经济区(原名:中原地区经济技术协调会)成立于1985年9月,由当时的邯郸市市长白录堂和新乡市市长刘仲轩倡议并协商兄弟地、市同意,在平等自愿基础上成立的,历经24年风雨,与时具进,不断发展强大。有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十三市组成,包括山西省的长治市、晋城市;河北省的邯郸市、邢台市;山东省的聊城市、菏泽市、临清市;河南省的新乡市、安阳市、焦作市、濮阳市、鹤壁市、济源市组成的跨省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现在,河南省正在谋划的中原经济区,指河南省以及周边地区形成的以中原文化为纽带,内在经济联系紧密地区所形成的经济区。该区域以河南省为主体,涵盖晋东南、冀南、鲁西南、苏北、皖西北、鄂西北等周边地区,山水相连、血脉相亲、文脉相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紧密的地理空间。  中原经济区-优越地理位置  中原经济区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特有的资源条件和交通优势奠定了其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战略地位,赋予了它吸引力较大、辐射力较强的特点。一是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资源丰富地区的结合部,增长潜力较大、成长力较强,是东、西、南、北经济对流的中转站和交汇点。它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重要基地之一,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它的物产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巨大的购买力市场,对东部沿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处于我国由东向西的技术梯度和由西向东的资源梯度交汇区,对我国东西部发展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同时它处于中原腹地,又是革命老区,对全国的稳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描绘本区人民的劳动、爱情生活。这里还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诞生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安阳、聊城、鹤壁的浚县,同时安阳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山河壮丽的太行风光、巧夺天工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光辉灿烂的文物遗存,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三是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一区域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形成了西有煤田、东有油田、西、北有铁矿的主要矿产分布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黄河、漳河、卫河、汾河横穿本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贯全境,在华北地区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适宜的气候条件,肥沃坦荡的华北平原,为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保障和便利。四是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依托丰富的资源条件,中原经济区已经形成了具有综合发展、相对均衡的工业体系。  中原经济区-主要国民经济指标  中原经济区总行政区划面积9.7万平方公里,2008年,中原经济区区域总人口5630.9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568.8亿元,同比增长22.5%,人均GDP达到22362.8元,同比增长2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46.4亿元,同比增长21.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25.7亿元,同比增长16.4%,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077.5亿元,同比增长2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984.7亿元,同比增长34.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48.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87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26.4亿元,同比增长23.2%;出口创汇完成838157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74.8元,同比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5047.9元,同比增长13.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40.7亿元,同比增长22.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821.5亿元,同比增长6.1%。中原经济区在1%的国土面积上创造了占全国3.5%的生产总值,养育了占全国4.2%的人口,完成了占全国3.3%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原经济区-主要合作成果  1985年以前,晋冀鲁豫四省交界许多地段,由于分属于不同的省份,加上财政状况、重视程度的不同,很多路存在宽窄不同,质量不一,有的干脆就对不上头,成为了“断头路”;由于资源、信息的不共享,安阳和邯郸几乎同时都建立起了自行车厂,当时的经营状况比较理想,随着兄弟间竞争的残酷,盛极一时的状况难以维继,导致最后的破产。这种以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而各自为战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趋同等种种弊端,致使这一区域各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始终未得到显著提高。  24年来,得益于中原经济区的凝聚力,中原的人气合了,煤、铁、油,棉、面、果等分散的资源和特产聚合为区域发展的新动力。  (一)各类商贸活动不断,区域内合作日趋紧密  以开发中原地区资源为重点,以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为目的,开展了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联合与协作。一是举办各种类型的商品交易会,促进区域内商品流通。先后举办了安阳春节物资调剂会、长治轻纺产品交易会、聊城农副产品交易会、邢台协作项目洽谈会、邯郸食品博览会、北方糖酒博览会、国际建材博览会等等,成交额达300多亿元;二是协进协出各类物资,调剂余缺,互通有无,金额达260亿元;三是积极交流经济技术协作项目4000多项;四是为建设项目争取贷款和拆借资金。争取国家低息横向联合贷款1800万,拆借融通资金37亿元。  (二)改善交通功能,构建区域联系纽带  中原经济区瞄准影响和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交通问题,首先修通了一批地市间的断头公路,初步改善了区内交通状况。联合投资修建了馆(陶)聊(城)地方窄轨铁路,成为我国第一条跨省的地方铁路。以中原经济区名义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1994年架起了豫鲁边界上的东明黄河大桥,解决了两岸人民世世代代无桥的不便。高速公路建设日新月异,现在市与市之间基本实现了高速互通。区内京广线、京九线、邯济铁路穿越而过;京珠高速、青兰高速、二(连浩特)广(州)高速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邯郸机场、长治机场都已通航。目前,有关成员市正在联合推进邯(郸)黄(骅)铁路建设、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区域内大交通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三)加快行业协作网络建设,打造合作平台  先后组建了包括发改、广电、旅游、文化、统计、人事、教育等部门在内的30多条行业协作网络,解决了一市一地一系统内部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现已成为中原经济区交流与合作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板块。文化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掘区域民间共有文化资源,每年五一期间的举办“中原民间艺术节”已成为区域内代表性文化活动。旅游方面: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打造“中原游”精品旅游旅游线路。编印了北方第一张打破行政区划、跨省绘制的交通旅游图——《中原经济区交通旅游图》(04年首发,07年再版);08年9月举办了首届“中原经济区(晋城)旅游交易会”。统计方面:定期发布统计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方面:2005年开通了成为北方区域经济区第一网——“中原经济网”,2009年创刊了平面信息刊物《中原瞭望》,同时不断提升《今日中原》画报质量,通过“一网一报一刊”,全方位反映各成员市经济社会发展,展示中原大地建设成就,寻找拓展合作互补领域,借鉴推广先进经验,调查研究提出对策。水利方面:2003年,河南省濮阳市与山东省聊城市密切协作,共同争取国家支持,顺利实施了金堤河干流疏通和彭楼引黄入鲁灌溉工程,较好地解决了区域灌溉排水问题。目前,有关成员市正在积极推进“引岳入鲁”供水工程建设项目。环保方面:2005年,邯郸市与安阳市联合查处了岳城水库上游的一些污染企业,解决了饮用水源地跨省界污染问题,保证了邯郸、安阳两市人民的饮水安全。2009年,邯郸市与濮阳市联合依法取缔了冀豫边界处的3家二硫化碳生产企业,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持续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联防联控方面:2004年初,禽流感期间建立了区域内百县联防联控机制。2009年,长治、邯郸、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安阳三省七市气象部门在河南省安阳市正式成立区域减灾防灾协作区,联合抗旱、蓄水、防灾减灾,最大限度地预防或减少协作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通过这些宽领域、深层次的合作,有力促进了各成员市的优势互补、互动发展。  (四)高层专家高度关注,群力谋划合作远景  多年来,中原经济区走出中原,向专家学者请教,向友好经济区请教,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并取得了工作支持,探讨区域经济工作的新路子、新举措。已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教授对中原经济区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几乎走遍了中原经济区各个城市,并把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国家支持解决的问题向党中央、国务院做了专题汇报。社会发展战略专家、全国人大常委、环资委副主任冯之浚主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原经济区跨世纪发展战略研讨会”,为中原经济区的联合协作与发展理出了新思路,对后来横跨经济区的长(治)-邯(郸)-济(南)铁路和整个区域高速公路框架等区域性重大项目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大大提高了中原经济区的知名度。1994年,中原经济区聘请中国科学院的16名专家、学者组成课题小组,历时一年,完成了“中原经济区经济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研究”项目,为国家整体开发中原、深化区域联合与合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委员会及有关部委领导长期关注、支持中原经济区工作,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产业对接,务实推进区域合作  2008年12月19日,中原经济区第十九届市长联席会在山东省临清市召开。会上,有关成员市共同签署了《协同物流战略框架协议》、《关于共同加快推进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的协议》、《关于联合加强漳河、卫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协议》、《邯、聊、临供水工程建设项目意向书》等四个协议、意向,重点加强在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方面的对接,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工作向务实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运行机制  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是这一区域十三市自愿参加、跨地区、开放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宗旨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促进共同繁荣,推进中原经济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组织原则是“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统筹协调,共同发展”。  按照章程规定,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设执行主席方和常任副主席方,执行主席方实行轮换制,每年一轮换,负责牵头组织经济区年度工作,并承办年度市长联席会议;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办公室所在城市邯郸市为常任副主席方,更多履行对区域合作工作的协调、服务职能。  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是经济区的最高组织形式和决策机构。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每年召开一次市长会议,由执行主席方承办,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事项进行决策;每半年召开一次政府秘书长会议,对市长联席会所定事项进行协调落实;每季度召开一次承办市长联席会工作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交流、沟通工作落实情况。  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设秘书长一名,由常任副主席方邯郸市承办市长联席会工作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秘书长领导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各成员市贯彻落实市长联席会各项决议、决定。  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常设办事机构,名称为“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办公室”。办公室设主任一名,由市长联席会秘书长兼任;副主任若干名,由常任副主席方邯郸市承办市长联席会工作职能部门的领导成员常任、执行主席方承办市长联席会工作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轮流担任。办公地点设在邯郸市,办公室的年度工作归属执行主席方领导,人员由邯郸市选派管理。  中原经济区-内涵与特点  中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域概念。一般认为,狭义的中原,指河南省全部区域;而广义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周边地区。  为什么中国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因为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粮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是掌控全国政治军事形势的战略要地。历史上,只要是太平盛世,中原地区就迅速发展,成为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而只要遇到战乱,中原地区是“兵家必争之地”,老百姓就遭殃。因此,战略地位特别重要。正是因为这样,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有3000多年期间,中原地区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原兴,天下定”为世人熟知。  中原经济区,面积约29.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7亿,占全国1//8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6,其中夏粮占1/2,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别重要。  中原经济区位置居全国之中,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传统文化积淀丰厚。但是,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008年,人均GDP只有17000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4;人均财政收入800余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3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约10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约35%,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  中原经济区发展潜力巨大,能源原材料工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中原经济区健康发展,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拓展内需增长空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能力,构筑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所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事关中原地区1.7亿人民的福祉,也是中央特别关注的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影响的大事,正在引起越来越多方方面面有志之士的高度关注。  中原经济区-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  从大的背景认识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必要性。一是实现中原崛起的背景。“实现中原崛起”的概念提出已近20年,要谱写中原崛起新篇章,必须以大视角启迪大智慧,以大思路谋划大战略。二是促进中部崛起的背景。促进中部崛起,要求加快重点地区发展,形成“两横两纵”经济带。中原位于这一区域的交汇地带,是中部人口最密集、优势最突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建设中原经济区,可以在中部构筑具有强大集聚作用的增长极,促进中部崛起总体目标的实现。三是完善全国经济布局的背景。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区域转型、完善区域布局的指导性文件和规划。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强化内陆战略支撑,完善全国经济布局。  从区域经济角度认识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可能性。其一,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该区域联系密切、使命相近,为了协同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先后成立了中原协作区、淮海经济协作区和黄河三角经济协作区。其二,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该区域优势明显,功能特殊,但远离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高地,受其辐射和影响较小。因此,这个区域的产业门类比较齐全,自我配套能力较强。其三,这是一个承载重大使命的经济区域。中原位于京广、陇海兰新两大经济带主轴的交汇区域,构建中原经济区,发挥其战略腹地效应,可以为促进东中西互动、服务全国大局作出积极的贡献。  从全国区域发展大局认识构建中原经济区的紧迫性。这是一个发展相对滞后,欠发达特征明显的区域。与全国比,该区域具有“三低”的特征,即人均水平低,产业层次低,城镇化水平低;克服“三低”,亟须谋划大战略。破解该区域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这“四难”问题,呼唤构筑新平台。该区域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实现中原历史复兴需要寻求一个总抓手。所以,构建中原经济区,是大势所趋,使命所在,十分必要,十分紧迫。  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  第一,全国“三化”协调发展实验区。保障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真正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三化”协调推进、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其中,粮食核心区建设是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远利益,务必要拿出得力措施,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同时,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发展效益。新型城镇化是切入点,对于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具有重要作用。要紧紧抓住全区城镇化率达到37%左右处于城镇化快速扩张期的历史机遇,以农村户籍改革为抓手,以资源节约和城乡和谐发展为核心,以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发展实力为依托,以加快建设郑汴都市区为突破口,建设和完善新型城镇体系,促进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健康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区域发展的持久动力,要集中精力推动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骨干工业企业,全面推进中小工业企业发展,在特色产业集群上下功夫,在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上寻求新突破。“三化”推进的难点在统筹协调,压力在“三农”,潜力在城镇化,动力在工业化,支撑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三化”协调发展实验区的成功经验对全国具有典型意义。  第二,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继续发挥该区煤炭、电力、电源、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大型装备制造、汽车、超硬材料等产业业已形成的工业优势,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投资持续升温、开发建设条件日益成熟的良好趋势,依托中心城镇和产业集聚区,进一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引进更多优秀人才,激发青壮年人才的创新热情,让创新活力竞相涌流,扎实推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在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的同时,提升优势工业产品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巩固和提高其全国能源原材料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地位。  第三,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发挥地理位置居中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完善郑州亚洲最大铁路编组站的基础设施,提高调度能力,为全国铁路货运高效运转贡献力量。加快以郑州为中心,连南贯北的客运专线建设步伐,强化郑州高铁十字架的特殊地位。进一步改善郑州公路运输港的基础条件,提高郑州全国重要物流中心的地位。充分利用郑州航空港业绩增长迅速的机遇,加快开辟国际航线步伐,完善周边配套机场基础设施,强化航空港功能,为区域中高端生产要素配置创造条件。  中原经济区-战略对策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个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全省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锲而不舍,持续推动。同时要坚持“四个重在”,破解“四大难题”,持续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虽然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向好,但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面对国内外十分复杂的经济环境,还有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来,使河南的经济增长速度走在中部前列,赶上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增强河南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辐射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打好基础。  建设中原经济区,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工夫。其一,要积极争取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其二,要积极实施组合型城市发展战略,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竞争力和在全国乃至全球城市体系中的等级地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建设两区(粮食生产核心区、产业集聚区)、发展两群(特色产业集群、中原城市群)、加快两转(农民向城镇转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基础上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  建设中原经济区,要切实保护大平原,建设国家大粮仓。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基本建设,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中低产田改造,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忽视粮食生产。既要保证耕地面积总量动态平衡,又要大力整理工业用地和城建用地,实行工业聚集发展、城市紧凑发展、用地集约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展丘陵荒坡浅山滩涂整治,实行工业进山、城市靠山。  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办公室  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办公室前身为“中原经济区联络处”,于1985年11月7日成立于河南新乡市,它是中原经济区的常设办事机构,编制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是参照公务员序列的局级部门,办公地点设在河北省邯郸市,干部由邯郸市选派管理。  市长联席会办公室设办公室主任一名(由市长联席会秘书长兼任)和副主任若干名。  市长联席会办公室的业务年度工作归当届执行主席方领导,其主要任务是:  (1)根据经济区章程和有关决议,负责处理中原经济区的日常工作。  (2)在执行主席方的领导下,会同各成员市有关部门筹备、组织有关会议和活动。  (3)组织、协调各市联合协作项目的落实,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搞好服务。  (4)研究提出本区域内、外联合协作办法、意见,加强本区域内的联络工作。  (5)收集、传递信息,搞好接待服务。  (6)落实中原经济区市长年会工作任务和各成员市交办的其它工作。


以上就是鸿朗小编为您整理中珰的意思及读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上一篇 :戚辅的意思及读音下一篇 :百凡的意思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