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6月16日 已帮助: 149 人 来源:徐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鲙残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怎忧于2019/4/15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鲙残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kuài cán
注音:ㄎㄨㄞˋ ㄘㄢˊ
基本解释: 即鲙残鱼。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三·鲙残鱼》:“鱠残出 苏 、 淞 、 浙江 ,大者长四五寸,身圆如筯,洁白如银,无鳞。若已鱠之鱼,但目有两黑点尔。” 清 李元 《蠕范·物化》:“鱠残,银鱼也,水精也,龙头也,王餘也……清明前则肥,后则瘦。”
相关字词典推荐:
鲈鲙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lúkuài
注音:ㄌㄨˊㄎㄨㄞ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见“鱸膾”。
鲙残鱼的意思及反义词
读音:kuàicányú
注音:ㄎㄨㄞˋㄘㄢˊㄩˊ
基本解释: 即银鱼。古代传说吴王阖闾江行,食鱼鲙,弃其残馀于水,化为此鱼,故名。唐皮日休《松江早春》诗:“稳凭船舷无一事,分明数得鱠残鱼。”明黄省曾《鱼经·法》:“惟银鱼、鱠残鱼啸子于冰,冰解三日乃生也。”参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鲙残鱼》﹝释名﹞。
鲙虫是什么意思
读音:kuàichóng
注音:ㄎㄨㄞˋㄔㄨㄥˊ
基本解释: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懣,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膾也,所苦便愈。”后以“鱠虫”指食生腥之物所生的寄生虫。宋王安石《赠陈君景初》诗:“珍丸起病瘠,鱠虫随泄呕。”
以上就是怎忧小编为您整理鲙残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