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9月10日 已帮助: 287 人 来源:连云港秦学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苔丝的意思及读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寂笙于2018/9/10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苔丝的意思及读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tái sī
注音:ㄊㄞˊ ㄙ
基本解释: 长篇小说。英国哈代作于1891年。贫苦少女苔丝遭到富家子亚雷奸污。后在牛奶场当女工,与大学生克莱相爱。新婚之夜,她向克莱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却遭遗弃。为生活所迫,她不得已与亚雷同居。不久,克莱反悔,欲与她重归于好。绝望中的苔丝杀死亚雷,自己也被判处死刑。
相关字词典推荐:
苔网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读音:táiwǎng
注音:ㄊㄞˊㄨㄤ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后汉书·宦者传·蔡伦》:“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南人以海苔为纸。”苔、网均为造纸的原料,故用为纸的代称。宋黄庭坚《寄馀干徐隐甫》诗:“东江始分风,苔网馈百纸。”
半蒴苣苔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半蒴苣苔,是一种中药读音:BànShuòJùTái简介:【别名】山白菜、天目降龙草、石花菜、尿桶草、石花、牛蹄草、牛舌头、白观音扇、石塔青、降龙草、石杓麦、乌梗子、岩茄子、岩苋菜、牛耳朵菜、蚂拐菜、大蚂拐菜、麻脚杆、岩莴苣、石莴苣【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半蒴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boeahenryiClark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详细解释【原形态】半蒴苣苔多年生草本,高10-40cm。茎具4-8节,不分枝,肉质,散生紫斑,无毛或疏生短毛。叶对生;叶柄长1-7cm,具翅,基部合生成船形;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5-17cm,具翅,基部合生在船形;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7cm,宽2.2-9.2cm,先端包尖或渐尖,基部下延,全缘或有波状浅钝齿。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具3-10余花;花序梗长1-17cm;总苞球形,直径1-2.5cm,先端具尖头,淡绿色;花萼长约1.4cm,萼片5,长圆状披针形,干时膜质;花冠白色,具紫色斑点,长约4cm,外面疏被腺状短柔毛,内面基部具1毛环,上唇2浅裂,下唇3浅裂;能育雄蕊2,分生,药室先端连着,退化雄蕊3,小;子房近条形,比花柱短。蒴果呈牛角形,稍弯,长1.5-2.5cm,基部宽3-4mm。花期8-10月,果期9-11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100m的山谷林下或沟边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性味】味微苦;性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黄疸;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烧烫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鲜品绞汁涂。【摘录】《中华本草》
苔衣的意思
读音:táiyī
注音:ㄊㄞˊㄧ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泛指苔藓。南朝宋谢灵运《岭表赋》:“萝蔓絶攀,苔衣流滑。”南朝梁元帝《和鲍常侍龙川馆》:“苔衣随溜转,梅气入风香。”唐钱起《避暑纳凉》诗:“初晴草蔓缘新笋,频雨苔衣染旧墙。”宋林逋《翠微亭》诗:“秋阶响松子,雨壁上苔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陟厘》:“苔衣之类有五:在水曰陟釐,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墙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长数寸者亦有五:在石曰乌韭,在屋曰瓦松,在墙曰土马鬃,在山曰卷栢,在水曰藫也。”
以上就是寂笙小编为您整理苔丝的意思及读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