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年9月17日 已帮助: 255 人 来源:郑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逋债的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瘟疑于2019/5/31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逋债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bū zhài
注音:ㄅㄨ ㄓㄞ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 逋责 ”。犹欠债。《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恪 更拜太傅,於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宋书·文帝纪》:“凡诸逋债,优量申减。” 唐 刘禹锡 《谢受恩放先贷斛斗表》:“殊私忽降,逋责涤除。”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观物》:“ 金陵 閭右子,荡覆先业,不胜逋责,决意自尽。”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烟兰小谱》:“有宗臣某,尝拆其园中楼阁为其偿逋债。”
相关字词典推荐:
逋虏的意思及反义词
读音:būlǔ
注音:ㄅㄨㄌㄨ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逃寇,流寇。晋陆云《盛德颂》:“逋虏雾散,遗寇云彻。”
相关字词典推荐:
蠲逋的意思
逋禄的意思
读音:būlù
注音:ㄅㄨㄌㄨ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欠发的俸禄。《明史·郭惟贤传》:“﹝惟贤﹞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逋赋是什么意思
读音:būfù
注音:ㄅㄨㄈㄨ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1).未交的赋税。《汉书·武帝纪》:“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歷城、梁父,民田租、逋赋贷,已除。”颜师古注:“逋赋,未出赋者也。”宋曾巩《本朝政要策·赋税》:“周世宗尝患赋税之不均,詔长吏重定。潁州刺史王祚躬行部县,均其轻重,补流民逋赋以万数,增其旧籍。”《清史稿·宣宗纪二》:“八月甲子,以皇太后六旬万寿,普免各省逋赋。”(2).指逃避赋税。《明史·张居正传》:“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农夫占田寡,而为佣耕。其收租税,亩钱三千以上。有闕乏,即束缚诣吏,榜笞与逋赋等。”
以上就是瘟疑小编为您整理逋债的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