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上海培训学校 > 上海尚孔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病僧劝患僧的意思及读音

病僧劝患僧的意思及读音

发布时间:2018年6月23日       已帮助: 351 人       来源:上海尚孔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病僧劝患僧的意思及读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阔野于2018/6/23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病僧劝患僧的意思及读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bìng sēng quàn huàn sēng

注音:ㄅㄧㄥˋ ㄙㄥ ㄑㄩㄢˋ ㄏㄨㄢˋ ㄙㄥ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谓同病相怜,互相慰藉。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三折:“也不是我病僧劝患僧,有一日押向 云阳 市上行……方纔道悔不当初。”

相关字词典推荐:

恐龙病是什么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恐龙病是指一些中国人因为担心向世界传达一个专横的中国形象,而不敢在世界面前展示龙的形象的一种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有些人误认为龙在西方全部是邪恶的象征。  恐龙病-简介  龙是中国最重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有史以来被国际公认的代表形象。  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有些中国人担心向世界传达一个专横的中国形象,而有意将龙的形象逐步缩小,特别是在国际场合,中国媒体和有关机构不敢理直气壮地亮出龙的形象,生怕外国人误解中华,理由是“龙在西方是邪恶的”。这种现象被专家称为“恐龙病”。  恐龙病-表现事例  2004年,奥运吉祥物评选委员会剔除六个候选形象之一的中国龙,理由是“中国龙的概念非常硬朗,但它有王权、皇族的特征,亲和力较差,在一些西方人眼中的形象也不是很好”。  2006年上海某高校有教授说:“龙在中国是帝王象征,在西方是邪恶象征,所以龙当文化图腾引起外国人误解。”这在当时引起一番争论,虽然不了了之,但此后龙在西方是邪恶象征的说法深入中国人心,在自我约束下,中国都不敢以龙的形象自居。  恐龙病-认识误区  中国龙在西方代表邪恶  《三国演义》里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段道出了龙的形象与涵义,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道出了龙能屈能伸纵横四海的性格,和中华民族龙腾虎跃的英勇气概。中国龙古老而稳定、外形6500年(至2012年)基本不变,这在世界各种传统形象中可以说绝无仅有,世界也因此公认龙代表中国。  中西方文化接触的几百年,西方人已经接受中国龙代表威武与吉祥,并不代表邪恶。一些人想当然地揣测西方人观察问题的方式,从而逐渐失去自己的视角,是由于对西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西方龙是邪恶的象征  西方的龙成为邪恶的象征只是从基督教时代才开始。在《新约全书》的启示录里,有一条大红龙,七头十角,戴着七个冠冕,名叫魔鬼,又叫撒旦。从此西方龙才带有邪恶的意味。在基督教以前西方龙善恶兼有形象各异,比如龙一直是维京人、塞尔特人和撒克逊人的民族象征,这点和东方龙类似。欧洲很多民族用龙做纹章或战旗,帆船船头雕刻龙头,船桅杆高悬龙旗,象征力量与威严。  国内有人说中国龙和西方dragon不同,所以应该翻译成long或loong。但西方dragon的概念是想象的会飞行的爬行动物,有各种不同种类,足以涵盖中国龙的形态。任何一个西方大人和孩子看到中国龙都会说这是dragon。而所谓龙“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不是很好”也是想当然之谈,是强加于中国人自身的心理投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龙在西方形象很好。比如德国畅销小说《骑龙士》火龙就是主人公的忠实战友,美国电影《驯龙高手》中的龙友善可爱。美国电影《花木兰》中的中国龙更是女主角的好伙伴。当代美国儿童很喜欢看动画片《龙的故事》,故事中两个孩子穿越到龙的幻想世界中,那里的各式各样的龙善良活泼,和孩子嬉笑游戏,一起冒险于梦幻王国。这个动画片反复播了15年,培养了两代美国的“龙之友”。  恐龙病-专家评论  对龙的放弃是文化自信心的丧失,也是对外交流的失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主张弃龙者既无知人者智,也无自知者明。国际传播中,既要用西方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也要坚守自身文化的特色。从这一角度出发,龙过去、现在、未来都应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病态怀旧的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病态怀旧-简介  病态怀旧,是指一些人在怀旧中认定今不如昔,否认现在和将来,虽然生活在今天,志趣却滞留在昨日,一言一行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病态怀旧心理往往是不能适应环境的表现和结果,可通过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等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具体表现  病态怀旧存在于各个年龄阶段,但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一、儿童的怀旧,多见于人格滞留,虽说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但仍依恋母亲的怀抱和摇篮,渴望处处得到父母的保护,缺乏主动性与独立性;  二、青少年的怀旧大多因为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他们本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又对这突如其来的自由感到恐惧与不安;  三、中老年怀旧则是回避现实,对社会存在偏见,不合时宜。如中年人的固定观念,表现为过分固持己见,如“坚信”某种经验是“真理”,对某件事做出决定后不再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适当修改或采纳他人建议,从不听从别人劝告或与之持相反的意见。即使有足够的事实证明这种经验是错误的,内心也不得不承认其错,但在口头上绝不认错,甚至由于在心理上达不到平衡而不能自控,错误地坚持或一意孤行,我行我素,惟我独尊;  四、老年人由于长年累月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个性心理特征更加明显。他们的兴趣、爱好、脾气、性格具有突出的个性化,比中年人更具特点、更加定型。他们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习惯和爱好,不赞成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更无法轻易改变。不自觉地坚持自我为中心,自我防卫意识较强,对什么都感到怀疑,固执地想保护自己而采取利己的态度和方法,办什么事都优先考虑自己。


生老病死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shēnglǎobìngsǐ

注音:ㄕㄥㄌㄠˇㄅㄧㄥˋㄙˇ

基本解释: 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为人生四大苦事,后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事


以上就是阔野小编为您整理病僧劝患僧的意思及读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