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8月23日 已帮助: 162 人 来源:郑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钟摆式移民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渡情于2019/4/4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钟摆式移民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专家称农民工成世界上最大“钟摆式移民” 钟摆式移民-专家报告 移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邹德慈在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每年1亿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钟摆式移民”。中国大量农民工长期不能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口,这是中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钟摆式移民-事件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市场化机制的出现,土地转让制度的改革,沿海开放城市对低价劳动力的需求,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沿海大中城市。 到21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调整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但大城市的发展态势却越来越强劲。大城市发展快,面貌改变大,但是城市内部的贫富差异扩大,公共服务水平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等大量存在。 钟摆式移民-问题存在 近十几年来依赖“农民工进入大中城市——提供低价劳动力——加上低价土地——创造GDP——增大城市人口——提高城镇化率”,越来越成为中国这个时期城镇化的主要路径。这样的路径,存在很多问题,虽有近利,但不利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2009年全国铁路春运人数达1.92亿,公路春运人数达21.1亿。邹德慈说,这条路径使得中国每年1亿多进城打工的农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钟摆式移民”。每年春节前后移动一次,造成世界上独特的“春运潮”,给国家和社会资源带来巨大消耗。 邹德慈表示, 2008年冬至2009年春,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沿海城市的出口加工业萎缩,造成1000多万农民工“失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说明这条路径的不可持久性和脆弱性。 钟摆式移民-数据统计 据统计,自1996年起,虽然每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约1.5亿,2000年达1.7亿,但是大部分都流向了大城市。这股“大潮”成为该段时期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种趋势直到今天还没有终结。2008年流向城市的农民工尚有1.4亿。 钟摆式移民-解决办法 2008年全国城镇化率45.7%,农村人口尚有7.2亿。邹德慈说,据预测,今后每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仍然会保持在1亿~1.5亿。农民工“失业”的现象也不可能很快消失,大中城市的容纳能力今后不可能大幅度提高。中国的城镇化应该走多路径的道路,路径之一是积极推进和发展农村地区的小城镇,目的是截留和吸纳一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避免全部或主要流入大中城市。 钟摆式移民-报告发行 由中国市长协会主办、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承办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9)》2010年5月11日在北京举行了首发式。
相关字词典推荐:
钟灵是什么意思
读音:zhōnglíng
注音:ㄓㄨㄥㄌㄧㄥ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谓灵秀之气汇聚。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三》:“顾宗伯与成,少参与行,宪副与新,三先生……并负才艺,钟灵五泽,竞爽三吴。”清昭槤《啸亭杂录·裕陵闻香》:“甫启地宫石门,闻有异香自隧道出,清芬可爱,如是者数日乃已。盖寝宫幽閟日久,山岳秀气所钟灵也。”吴伯箫《攀金顶》:“郭老生在乐山的沙湾,‘绥山毓秀,沫水钟灵’,自名为‘沫若’。”
钟摆的意思
读音:zhōngbǎi
注音:ㄓㄨㄥㄅㄞˇ
基本解释: 时钟机件的一部分,是根据单摆原理制成的,常用于调节时钟或其他机械的运动件
钟摆干部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钟摆干部-简单概述 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些党员干部:脚跟站不稳、板凳坐不住、遇事左右摆,被群众唤作“钟摆干部”。 有人给“钟摆干部”画像:工作沉不下心,上攀下比,左顾右盼,生怕别人占便宜自己吃亏;干事沉不下身,蜻蜓点水,松垮漂浮,惟恐付出多得到少;遇事沉不住气,既不敢做,又不敢当,推卸责任,生怕引火烧伤自身。 钟摆干部-共同心态 “钟摆干部”有很强的迷惑性。因其总没事干,到处晃来荡去,混得脸儿熟,常被误作“随和干部”;因其业务不精,专拣易出政绩、没有风险的活儿,常被误作“务实干部”;因其患得患失,习惯斤斤计较,有了成绩揽怀里,出了问题往外推,常被误作“好运干部”;因其自身不硬,对同事和下属自然降低要求,常被误作“大度干部”。 这些干部有一个共同心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做事但求“别出事”,当然更难成大事。安安稳稳混日子,平平安安享清福,是其人生信条;思想僵化观念旧,胸无大志看眼前,是其工作常态;手中总像有活干,风吹草动全无关,是其处世哲学。说到底,“钟摆干部”就是混事干部,平庸干部。 钟摆干部-表现形式 “钟摆干部”有多种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实干不如讨巧,不愿去做“费力不讨好”的基础性工作,专门干些抛头露面、显山露水的工作。有人认为,能干不如能说,工作没干多少,就上蹿下跳、广而告之,事情未做先宣传,行动未见先吹嘘。有的人认为会干不如会跑,在上级机关钻来钻去,在领导面前摇来摆去,感情投资、笼络人心。严重的是,混事的、平庸的干部一旦得到重用,就会“打击一大片”,让人感到实干无益,竞相效仿。这也是“钟摆干部”人人反感而又很难根除的深层原因。 责不分大小,任无论轻重。小到一个基层单位,大到一个要害部门,领导干部责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是“船长”,要善于发现和避开航道上的暗礁险滩;他们是“设计师”,要善于统筹谋划克难制胜;他们是“开路先锋”,要身先士卒带领团队完成使命。“钟摆干部”显然难当此任。尤其是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领导干部必须兼备把握改革的能力和深化改革的魄力;开放进入与国际市场融合的新时期,舞台更大了,竞争更激烈,要求更高了。还要看到,经济社会的转型,既蕴藏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又伴生种种矛盾和困难,如果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就可能陷入“钟摆困境”:人没停摆,车没停开,事没停干,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忙而无效、忙而无功。 钟摆干部-危害影响 在其位不谋其政,“钟摆干部”的存在,使不少优秀干部失去了在重要岗位上建功立业的良机;他们在改革中不善抓要领、抓机遇、抓火候,常常导致改革滞缓、发展滞后、矛盾滞积甚至激化。“钟摆干部”不仅空耗时间,而且误事、坏事。 “钟摆干部”最怕“丢乌纱”。开展效能监察、实行优胜劣汰、严格依法问责,是治理“钟摆干部”的有效手段。只有健全干部退出机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才能警示“钟摆干部”,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提供更宽广的平台。
以上就是渡情小编为您整理钟摆式移民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