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日 已帮助: 204 人 来源:南京朗阁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麻达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慵吋于2018/11/1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麻达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má dá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方言。麻烦。 王大化 等《兄妹开荒》:“只有我那个妹子太麻达,一天到晚啰里啰嗦说不完的话。”原注:“麻达,麻烦。”
相关字词典推荐:
麻木的意思
读音:mámù
注音:ㄇㄚˊㄇㄨˋ
近义词: 麻痹
相关字词典推荐:
麻蒯的意思和发音
麻风杆菌的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麻风杆菌,也称为韩森氏杆菌,是一种可引起麻风病的分支杆菌,菌体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长约2-6μm,宽约0.2-0.6μm,抗酸染色呈红色(抗酸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好氧菌。形态上麻风杆菌与结核杆菌酷似,具有明显的抗酸染色特性,常在病人溃破皮肤渗出液的细胞中发现,呈束状排列,是至今唯一仍不能人工培养的细菌。详细解释 麻风杆菌-简介 麻风杆菌 麻风杆菌,病原菌是麻风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完整的杆菌为直棒状或稍有弯曲,长约2~6微米,长约0.2~0.6微米,无鞭毛、芽孢或荚膜。非完整者可见短棒状、双球状、念珠状、颗粒状等形状。数量较多时有聚簇的特点,可形成球团状或束刷状。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麻风杆菌新的结构。 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为红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 麻风杆菌-历史发现 1873年,挪威医生GerhardArmauerHansen在麻风病人的皮肤结节中发现。 麻风杆菌-病理表现 常在病人溃破皮肤渗出液的细胞中发现,呈束状排列,以麻风杆菌感染小鼠足垫或接种至犰狳可引起动物的进行性麻风感染,为研究麻风的一种动物模型。麻风杆菌口侵害人,可通过皮肤接触,或由飞沫传播,细菌由病人鼻分泌物及其他分泌物、精液或阴道分泌液中排出而感染他人。疾病潜伏期长,发病慢,病程长,迁延不愈。根据临床表现、免疫病理变化、细菌检查结果等可将麻风病分为瘤型麻风和结核样型麻风。 麻风杆菌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以瘤型一端病人为例)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粘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稍、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血管壁等处。在粘膜以甚为常见。此外骨髓、睾丸、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粘膜(主要是鼻粘膜)排出体外,其它在乳汁、泪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 麻风杆菌-灭绝方法 麻风杆菌在0℃可活3-4周,强阳光照射2-3小时后丧失繁殖能力,煮沸8分钟可灭活。 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杆菌-麻风病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
麻积是什么意思
读音:májī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堆积如麻。隋李德林《隋文帝为太祖武元皇帝行幸四处立寺建碑诏》:“悬兵万里,直指参墟。左縈右拂,麻积草靡。虽事未既功,而英威大振。”此谓杀伤众多。
相关字词典推荐:
粉合麻碎是什么意思
以上就是慵吋小编为您整理麻达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