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11月7日 已帮助: 149 人 来源:苏州学大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缓声歌的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女痞于2019/3/22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缓声歌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古乐府《杂曲歌辞》之一。缓声,谓歌声柔缓。古辞仅存《前缓声歌》一首。 晋 陆机 , 南朝 宋 孔宁子 、 谢惠连 , 梁 沉约 均有拟作。见《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五·前缓声歌》。亦省作“ 缓歌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至于 张衡 《怨篇》,清典可味;《仙诗》《缓歌》,雅有新声。” 周振甫 注:“ 张衡 的《仙诗》和《缓歌》已无考。《缓歌》是《缓声歌》,乐府古辞有《前缓声歌》。”
相关字词典推荐:
闲不容缓的意思
读音:xiánbùrónghuǎn
注音:ㄒㄧㄢˊㄅㄨˋㄖㄨㄥˊㄏㄨㄢ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间不容缓”。犹言刻不容缓。龚振黄《青岛潮》第十章:“是否赞同,迅祈赐覆。千钧一髮,间不容缓也。”
悠缓的意思
读音:yōuhuǎn
注音:ㄧㄡㄏㄨㄢ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1).谓迂缓而不切实际。宋叶适《取燕二》:“而耿南仲、唐恪、范宗尹则始终割地而已;杨时则为悠缓之辞,欲徐论其当而已。”(2).缓慢。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远处算命瞎子悠缓的铜钲声。”
缓声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huǎnshēng
注音:ㄏㄨㄢˇㄕㄥ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1).指柔缓的乐声或歌声。唐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缓声展引长有条,有条直直如笔描。”清吴伟业《和杨铁崖天宝遗事诗》之二:“浩唱扇低槐市月,缓声衫动石头风。”(2).古乐律名。《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黄帝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
以上就是女痞小编为您整理缓声歌的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