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1月4日 已帮助: 106 人 来源:长沙秦学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居民消费意愿的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悉气于2019/3/12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居民消费意愿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居民消费意愿 -简介 居民消费意愿是指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等各种情况的考虑下,居民倾向于消费的程度。它与消费支出、收入预期呈正相关,即在同等收入条件下,消费意愿越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越多,居民消费意愿涉及到消费函数、心理和预期因素等方面,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 央行2011年3月16日发布2011年一季度储户、银行家、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这项调查覆盖了全国50个城市2万户城镇储户。调查显示,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包括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及储蓄存款,只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创下了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 近半居民认为,下季度物价还涨,在众多投资方式中,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达25.1%,虽然比上季减少1个百分点,但“房地产”仍是居民投资首选。其次为基金(21.9%)、股票(13.5%)。 对于当前房价水平,有74.4%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而且对调控后房价走势,大部分居民表示悲观,只有近20%的居民认为房价会下跌。 抑制居民消费的原因 渤海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表示,2010年以来持续偏紧的政策调控,使得消费者预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通胀预期出现减弱;但高涨不下的通胀及众多后顾之忧尚未解除也使得消费者减少了消费支出,更多的将钱存在银行或投入股市,这点从2011年前两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出现较大回落中可以看出。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商品住宅成交量虽然下降,但房价走势仍是扑朔迷离,目前还不能给购房者房价下跌的信心,因此很多人在选择观望的同时,仍不看好未来房价走势。 反映问题 一方面,折射出目前公众出现了暂时的消费迷茫。就目前而言,CPI一直居高不下,存钱是不划算的,而且这种负利率时代,还会存在较长时期。然而,央行的这项调查却指出,85.8%的城镇居民仍倾向于储蓄。对此可以这样理解:不是不想花钱,而是欠缺合适的投资方向与目标。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居民收入没跑过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有后顾之忧。居民收入、经济增长与消费存在着辩证关系,经济的增长,能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从而也能刺激消费增长,进而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又使得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收入增速,导致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倘若从居民后顾之忧的视角来观察,尽管近年来中央政府大力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面比过去大大提高了,但是,住房、教育、医疗仍是居民消费的主要内容,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大大降低了居民的消费热情。 政府措施 “十二五”规划纲要披露,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首次明确规定收入增幅要超过GDP增幅。当然,国家也还应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减轻居民税负、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给力,唯有多措并举,居民消费意愿才能从“低潮”中摆脱出来,向消费“高潮”进发。 主要建议 第一,继续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推动型”转变、大力提高居民收入是促进居民消费的根本所在。一方面保持经济稳健增长以增强国民财富的总量,并致力改变在国民收入宏观分配关系中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低于GDP增长的相对劣势;另一方面改善国民收入微观分配关系中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根据边际消费率递减规律,降低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有利于促进居民总体消费水平。 第二,加强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调剂作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扭转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势头。一是通过税收及转移支付等国民收入二次分配政策,有效提高居民收入分配的整体公平;二是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推进住房、医疗保险与教育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居民对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未来开支的担忧而形成的储蓄刚性,以及挤出效应下降低的消费需求;三是改善居民消费环境,促使居民刚性支出成本减少和对物价的满足程度提高,扭转居民消费意愿长期低迷和持续下降之势,让居民消费潜力得到有效释放。 第三,加强对居民预期的引导,降低居民物价上涨预期。治理通货膨胀必须考虑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要尽量减小牺牲经济增长速度的代价,在居民心理承受期内实现物价的平稳回落。若单纯采取紧缩货币供给,在微观主体预期高位粘住时,物价仍会继续上扬。经济因为严厉紧缩会出现衰退,甚至会出现滞胀,因此应将降低微观主体预期和货币政策手段相结合。降低居民预期,在预期黏性下可为暖和的货币政策赢得时间。同时政府要增强政策的信用度和持续性,实现微观主体的良好预期,刺激消费合理增长和经济持续性发展。
相关字词典推荐:
居民健康卡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居民健康卡是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可用于居民身份识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区域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的电子信息卡。居民健康卡集社保卡、新农合一卡通、医疗机构就诊卡的功能于一身,并具有金融功能,标准统一,全国通用。 居民健康卡-简介 居民健康卡是中国国家卫生信息化“3521工程”框架提出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三级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须依赖的个人信息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 2012年2月2日,中国卫生部公布《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该法规规定,居民健康卡标准统一,全国通用,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时一卡通。卫生部表示,2012年将启动各省份居民健康卡试点。争取“十二五”末居民健康卡持有率达到80%。 居民健康卡-主要功能 健康档案功能 居民健康卡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于一身,为居民拥有唯一的、全国通用的健康卡,居民在就医时用于身份识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存储,可实现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动态更新,实现跨区域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 金融功能 居民健康卡可以和市民卡等其他公共服务卡“多卡合一”,还可以增加以费用结算为主的金融功能。 1、新农合:新农合金融业务管理,包括新农合参合款缴纳、新农合报销款领取与诊疗费缴纳。 2、医院内支付业务:依靠加载的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金融功能,通过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来实现。 3、金融增值服务与费用优惠:如持卡人在医疗机构、药店等和居民健康应用有关的商户消费时,持卡人可享受特别优惠,或者具备商户积分功能。 卫生部门可与合作银行协商,给予持卡人一定的费用优惠。 居民健康卡-发行制作 申领和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民都可以申领居民健康卡,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发行对象为本地常住人口。首次申领健康卡是免费的,但是补办健康卡的话就需要交纳一定费用。 该卡个人信息使用按照国家个人隐私保护有关规定执行。卫生部要求,各地或者各医疗卫生机构发行的已有类似功能的健康(医疗)卡应当按照《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逐步过渡为居民健康卡。 制作 居民健康卡的制作应当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和相关配套技术规范,确保标准统一、全国通用。卡片和芯片提供机构、卡操作系统提供机构、密钥管理系统提供机构、终端提供机构和制卡机构的资质等都由卫生部负责审核公布。 卫生部统一为发行居民健康卡的受理终端分配标识号后,将审核各发行省份招标卡片和芯片提供机构、卡操作系统提供机构、终端提供机构和制卡机构的工作方案以及改变的发行计划,中标结果需报卫生部备案。
相关字词典推荐:
居民区的意思和发音
居民区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jūmínqū
注音:ㄐㄩㄇㄧㄣˊㄑㄩ
基本解释: 任何由各种各样的住所及与之有关建筑构成的建筑群;特指向人们(如需要特殊照料的儿童)提供小群的单幢住所的机构
居民是什么意思
读音:jūmín
注音:ㄐㄩㄇㄧㄣˊ
近义词: 住户
相关字词典推荐:
安土重居的意思和发音
以上就是悉气小编为您整理居民消费意愿的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