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深圳培训学校 > 深圳星火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长吻针鼹的意思及读音

长吻针鼹的意思及读音

发布时间:2024年5月18日       已帮助: 314 人       来源:深圳星火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长吻针鼹的意思及读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妄言于2019/4/20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长吻针鼹的意思及读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长吻针鼹 - 简介   名称:长吻针鼹(yǎn )   物种命名人:Peters et Doria      地球上最原始的现生哺乳动物之一。体长450-770毫米,体重5-10千克,雄性大于雌性。体色深棕色或黑色。背部布满坚硬的长针毛,针毛稍端为白色,次段棕色,基部黑色。头小而尖,前端有一个坚硬的长啄;鼻孔和嘴都开在喙端;嘴呈小孔状,有一条能灵活伸缩的长舌。前后肢均具3爪,爪坚硬锐利,适于挖掘。   一般栖息于灌丛或海拔4000米以下的疏林草原。用富于粘液的长舌粘取各种蠕虫及蚁类。极善于掘土觅食或隐蔽。只有泄殖腔,每次产卵1-2枚,卵在腹部袋囊中孵化。幼仔孵出后仍在囊中哺乳7-8周。动物园最长饲养寿命达30多年。已列为国际保护动物。   长吻针鼹 - 生长特征   长吻针鼹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小型珍贵哺乳动物。它的外形粗看好似一只刺猬或者豪猪,也是头小而尖,四肢短小,身驱肥短,针毛密布,但与刺猬和豪猪却是浑然不同的动物,在亲缘关系上相距甚远。   三趾针鼹的体型比其他针鼹大,体长约为45—77厘米,体重5—10千克,雄性大于雌性。体表被有褐色或黑色的毛,身上的刺较为稀疏,呈浅灰色,比毛短,在背部几乎完全被毛所遮盖。尾巴极短,仅是一个微小的突起。眼睛和耳朵也都很小,但具有发达的外耳壳。头部灰白色,前部有一个坚硬无毛的长喙,呈圆筒状,并且向下弯曲,鼻孔和嘴都位于喙的前端,因此又被叫做长吻针鼹、长鼻针鼹、曲喙针鼹等。嘴只是一个小孔,有一条能灵活伸缩并能伸出口外很远的长舌。舌上生有很多角质的乳突和倒钩,并富有粘液,用来粘取白蚁、蚂蚁等各种昆虫和虫卵,以及蠕虫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口中上下颌上均没有牙齿,但在口腔上壁和舌后端的上方有一些角质隆起,形成一套磨擦部件,可以磨碎昆虫的几丁质外骨骼。它的胃类似于鸟类的砂囊,在消化食物的时候还要借助于小砂粒的帮助。另外,据说有时它也把长喙插入动物的尸体中,吸食血液及其它流质。   长吻针鼹仅头部和躯体下部只有毛而无刺,其中下体的毛短而柔软,颜色较淡。身体其他部分均布满长短不一、中空的针刺。针刺的尖端较钝,刺中央的腔较小。这些针刺其实也是由毛衍化形成的,十分坚硬。最长的刺生长在腰部、臀部和体侧,横剖面为圆形,其他部位的刺的横剖面则是椭圆形。三趾针鼹的前肢虽然也具5趾,但仅中间3趾生有爪,第一和第五趾被硬皮肤盖着,从外形上看,仅是一个突起,这是它与其他针鼹的一个主要区别。后足的5趾都很明显,而且均有爪。爪都非常坚硬而锐利,适于挖掘和破坏蚁穴,寻找食物。其中前足的第二爪尤为强大,可以用来抓搔皮肤或整理身上的密毛。雄性后足的踝部内侧还生有距,是防御的武器之一。   长吻针鼹 - 分布情况   长吻针鼹现在仅分布于新几内亚岛,但是在更新世则可见于澳洲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生活环境包括从低山至高海拔地区的灌丛,砂质平原,草原,疏林和多石的半荒漠地区。它是夜行性动物,平时隐藏在洞穴中,傍晚后才出来活动。如果受到惊吓,它就迅速地将身体蜷缩成球形,变为一个“刺毛团”,使其他动物无法进行攻击。此外,也常常采用挖地躲藏、钩住树根、潜入岩石缝隙中等方法逃避敌害。长吻针鼹的体型几乎比短吻针鼹大一倍,是最大的单孔目成员,喙长而弯,身上的刺短而稀疏,毛发则比较多。长吻针鼹过去曾被分成3个不同的种,其中三趾原鼹在岛上分布广泛,而立另外两种则局限于东北部的高地。现在长吻针鼹均被归入同一种,下设不同的亚种。   物种信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伊里安。有6亚种。   长吻针鼹 - 生活习性   长吻针鼹喜欢生活在高寒草原及潮湿山区森林。它不像澳大利亚针鼹吃蚂蚁及白蚁,而是吃蚯蚓。长吻针鼹比澳大利亚针鼹大,达到16.5公斤重,吻长及可以向下,其刺混杂在长毛之间。前后肢均具3爪,爪坚硬锐利,适合挖掘。长吻针鼹极善于挖掘洞穴,有高超的挖洞技巧,能在数分钟内就在坚硬的土地上挖掘出一个洞穴,将自己隐藏其中,或者只埋藏下半身,而把布满硬刺的背部露在外面。挖洞时,先把已经挖出的土堆在身后,待挖掘到3—4米远后,再慢慢地转过身体,将掘出的土推向洞穴的入口处。它的性情较为孤僻,除短暂的繁殖期外,都是单独活动。它不仅有冬眠的习性,而且天气炎热时也蛰伏不出。三趾针鼹对消灭树木害虫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中也是很受欢迎的观赏动物,其寿命可达30多年,据说最长为50年。   长吻针鼹 - 身体构造   长吻针鼹是一种极为原始的哺乳动物,其消化道、排泄道与生殖道均开口于泄殖腔内,而且还是卵生。雌兽的子宫和阴道都是成对的,没有愈合,发育也不完全。腹部生有一个新月形、布满粗毛的袋囊,为由肌肉的收缩而形成的皮肤褶皱,仅在每年繁殖期间才出现,可以使卵在其中孵化,成为临时的育儿袋,并盖住腹部的乳孔区。此外还具有一个上耻骨,与骨盆相联接,可能是用来支持袋内的卵或幼仔。产卵时,雌兽像毛虫一样把身体弯曲,将泄殖腔对准袋囊,使卵由泄殖腔流出时正好落入袋内,同时由泄殖腔内还流出一些很粘的液体,把卵粘在袋囊的毛上。每次产卵1—2枚,卵径不到20毫米,具有革质的外壳,内有一个极大的卵黄,没有卵白。由于它没有固定的住所,卵产下以后就由雌兽随身携带,几周后幼仔孵出,就在袋囊中舔食由乳孔流出的乳汁。哺乳期大约为7—8周,这时幼仔身上生长出硬刺,使雌兽感到不适,便把它们掏出来,藏在灌丛等比较隐蔽的地方,继续哺育,直到幼仔能够独立生活时为止。   长吻针鼹 - 与短吻针鼹的区别      短吻针鼹   针鼹有长吻和短吻两大类。长吻类有3种,仅分布于新几内亚。体较大,长约45~77.5厘米,体重约5~10千克;吻长占头长的2/3,微向下弯;刺较稀疏而短;前肢仅3趾具爪,第一和第五趾为胼胝所覆盖。短吻类有2种,产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体较小,长约35~53厘米,体重约2.5~6千克;吻较短而微向上翘;刺较密而长;前肢5趾均具强大的扁爪。   长吻针鼹 - 相关报道   2010年11月19日伦敦动物学会公布的“2010年具有独特进化意义的全球濒危(简称EDGE)物种名单”长吻针鼹问鼎。东部长嘴针鼹是一种难以捕获的动物,以产卵这种方式繁育下一代。它们是地球上最罕见并且在遗传上最为独特的哺乳动物之一。问鼎2010年EDGE物种排行榜的3种长嘴针鼹,除东部长嘴针鼹外的另外两种分别是西部长嘴针鼹和艾丁保罗夫的长嘴针鼹。所有3种长嘴针鼹均被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相关字词典推荐:

长夜室的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指坟墓。宋苏轼《赠章默》诗:“愿求不毛田,亲筑长夜室。”参见“长夜臺”。


长词是什么意思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同“长辞”。《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椉白水而高騖兮,因徙弛而长词。”王逸注:“因徙弛却退而长诀也。”


长蕊木兰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长蕊木兰为木兰科,长蕊木兰属双子叶植物。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先端争光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花纯白色,芳香;花被片9-11,在中国,分布区位于西部偏干性北热带季雨林,雨林地带及南亚热带季风绿阔叶温凉湿润以至潮湿地区,对研究植物区系及木兰科分类系统有一定的美术价值。它的树干通直,木材优良,花纯白,美观芳香,为产区的稀珍造林树种,亦可选作城乡庭园绿化树种。详细解释  基本资料  属中文名:长蕊木兰属  属拉丁名:Alcimandra  科别:Magnoliaceae木兰科  濒危类别:濒危  保护级别:2级  现状:常遭砍伐,近年因森林破坏严重,适生环境大辐度缩减。加之天然更新能力极弱,濒临灭绝  分布省县:云南广南、西畴、金平、屏边、文山、福贡、贡山、景东、澜沧、永平、景洪、西藏墨脱  分布描述:锡金、不丹、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越南北部  气候类型:温凉湿润以至潮湿  年降水量:1200-2000  土壤PH值:3.8-4.3(-5.5)  土壤类型:山地黄壤或黄棕壤  地形特征:山地上部东南坡或山脊上  生态特征:偏阳性树种  群落特征:混交成林,林下有竹类,各种木质藤本和附生兰科植物  伴生种:瓦山锥,桴丝锥  花期:5  果期:9-10  科研价值:对研究植物区系及该科分类系统有学术价值  经济价值:为产区珍稀的造林和庭园绿化树种  保护措施:应健全机构,严禁砍伐,并采种育苗,营造人工林  繁殖方式:种子繁殖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60厘米;先端争光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上面有光泽,侧脉12-15对,末端纤细,与致密的网脉义错而不明显,中脉在背面被长柔毛或无毛;叶柄长1.5-2厘米,无托叶痕.花纯白色,长5.5-6厘米,宽2-2.5厘米,无托叶痕。花纯白色,芳香;花被片9-11,外轮换片长圆形,浅绿色,长5.5-6厘米,宽2-2.5厘米,内两轮倒卵状椭圆形,长约5.5厘米,宽2.5厘米;雄蕊约40枚,长约4厘米,花药长约2.8厘米,内向开裂;雌蕊群圆柱形,长约2厘米,宽约4毫米,雌蕊群柄长约1厘米。聚合果长3.5-8厘米,内向开裂;雌蕊群圆柱形,长约2厘米,宽约4毫米,雌蕊群柄长约1厘米,扁圆形,直径8-9毫米,有白色皮孔。  分布范围  长蕊木兰零星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广南、西畴、金平、屏边、文山、贡山,西部和西南部景东、澜沧、永平、景洪等县海拔1200-2400米,及西藏墨脱海拔24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锡金、不丹、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及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在中国,分布区位于西部偏干性北热带季雨林,雨林地带及南亚热带季风绿阔叶温凉湿润以至潮湿,年平均温15-17℃。极端最柢气温可达-3℃或更低,极端最高温15--17℃,旱季多雾;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偏阳性绎种种,生于山地上部东南坡或山脊上,为原幼树喜光性逐渐增强,需要在全光照下生长。土壤为酸pH值3.8-4.3(-5.5),枯枝落叶层厚达10-20厘米,有机质含量含量丰富,高达20%以上,。常与壳斗科、山荼科、樟科、杜鹃花平及木兰其它种类等滋交成林、林下有时有类,各种木质藤本和附生兰平植物。在汗东南中山上部,常见于瓦山锥.、构丝锥林中,林内潮湿阴暗,附生苔藓特别发达。自然更新能力差,幼树、幼苗极少。花期5月,果期9-10月。  繁殖栽培  在聚合果成熟,种子尚未脱落前,进行采种,采回果实稍晒干或晾干使蓉皮开理解,取出种子,将红色外种皮除去,随即播在沙质土或腐殖土中,种子发芽温度要求15-25℃。苗期需要遮荫。  应用  长蕊木兰为木兰科的单种属植物,它的形态特征介于原始的顶生花木兰亚族与进化的腋生花含笑亚族之间。对研究植物区系及木兰科分类系统有一定的美术价值。它的树干通直,木材优良,花纯白,美观芳香,为产区的稀珍造林树种,亦可选作城乡庭园绿化树种。  木兰科  木兰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是研究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及起源的宝贵材料,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木兰科植物树干通直,许多种类材质优良,为重要的用材树种;其花朵硕大、艳丽多姿、芳香袭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深受欢迎的芳香性园林绿化树种,又是香料的原料植物;有些种类如紫玉兰、厚朴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重要的传统中药;多数木兰科植物为高大乔木,与其他科的乔木构成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上层优势树种,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热带、亚热带森林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木兰科植物资源遭到过度利用以及自然繁殖能力严重衰退等原因,致使木兰科许多种类已处于濒危状态。在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中,木兰科植物就有39种,是被子植物中受严重威胁种类最多的科之一,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因此,保护木兰科种质资源,抢救其珍稀濒危种类,大力开展木兰科植物的快速繁殖、开发利用和多学科的研究,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恢复已退化的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以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1981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率先开展了中国木兰科植物及其珍稀濒危种类的引种繁殖研究,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木兰园,共迁地保存木兰科植物11属、150多种。2003年还得到了广东省科技厅和广州市科技局的大力资助,开展木兰科新优绿化树种的选育和产业化繁育技术集成示范研究(项目编号2003C201032和2003C13G0101),在木兰科优良树种筛选和园艺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筛选并繁殖了近100种树形优美、花色艳丽、有较大推广价值的园林绿化树种,并推广应用至全国13个省区、40多个县市及日本、美国等国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邮票  概述  T111珍稀濒危木兰科植物  发行日期:1986-9-23  发行总量:774  整套枚数:1套3枚  制作材质:影写版  面值金额:0.86元  设计作者:赵秀焕  制作出品:北京邮票厂  详细介绍:邮票规格:40×30mm  整张枚数:50(5×10)  齿孔度数:11×11.5  邮票图案:(1)圆叶玉兰(2)巴东木莲(3)长蕊木兰  背景知识  木兰科是被子植物中比较原始的科,对研究植物分类系统非常重要。木兰为著名的观赏植物,其果实可以入药,它优美的花型、丰富的色彩、芬芳的花味和硕大的花朵,早已驰名世界,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庭园绿化树种。木兰科植物中有几种珍稀品种,仅分布在中国的四川、广西、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等省,为中国所特有。由于这些品种数量稀少,又具有优良木材、制作香料和药用等多种效益,因此,在原始森林中,它们首先遭受滥伐破坏,多数种类已经罕稀濒危,有些种类已经灭绝,被公认为世界珍稀濒危植物。1986年9月23日,为了宣传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珍稀濒危木兰科植物》特种邮票,全套3枚。  T?111?(3-1)图案描绘了木兰科植物圆叶玉兰的形象。圆叶玉兰的花呈纯白色,盘状,直径为8厘米~12厘米,芳香。长花梗自然下垂,微风吹动,飘逸多姿,宛如天女凌空散花,极为美丽。圆叶玉兰分布地区狭小,仅见于四川汶州县和芦山县海拔2000米~2600米的树林中。  T?111?(3-2)图案是木兰科植物巴东木莲的形象。巴东木莲花呈白色,芳香,直径为8厘米~11厘米。枝繁叶茂,树型优美,是理想的风景绿化树种。它的产区狭窄,是木兰科中分布最北的树种。现间断分布于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及四川南部海拔1  000米~1500米的山林中。巴东木莲是保持当地森林生态平衡的优势树种。木材纹理直,容易施工,可供建筑、家具、乐器细木之用。  T?111?(3-3)图案描绘了木兰科植物“长蕊木兰”形象。长蕊木兰产于中国西藏南部和云南南部海拔1800米~2700米的山林中,是产区城乡庭园绿化树种。长蕊木兰最初发现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现星散分布于中国西南部、不丹、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北部及越南北部。花洁白,芳香,直径为10厘米~12厘米。树干通直,木材优良,也是产区造林树种。  小桥沟自然保护区  小桥沟自然保护区距西畴县城17公里,有公路直达,该保护区以保护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长蕊木兰、香木莲、伯乐树、华盖木等多种珍稀濒危植物为主,总面积1893公顷,属于国营坪寨林场范围。保护区地势沿山脊起伏变化不大,相对高差较小。从西部小桥沟经法斗到东部南昌,山脊上分布着郁郁葱葱的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主要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布海拔1350-1780米的范围内。林内树种复杂,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树种为主。据统计,高等植物有105科、189属、340种。  小桥沟自然保护区堪称是古老植物的家乡。近年来多次发现木兰科的古老珍稀植物种类。在第三纪时,这里是茂密的热带森林,又未经第四纪冰川侵袭。因此,残存第三纪的古老植物甚多,尤以木兰科植物最丰富。如长蕊木兰、林叶木兰、香木莲、大叶木莲、华盖木等。均为中国珍稀植物,是云南特有种,以及香果树、云南穗花杉、伯乐树、毛枝五针松、木瓜红、香水月季、香籽含笑、云南拟单性木兰、马蹄参、原始莲座蕨和中国特有的马尾树等国家保护植物。珍稀动物有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金猫、獐子、斑羚、白鹇、猫头鹰等。  木兰诗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花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字词典推荐:

长眠不起的意思及读音


以上就是妄言小编为您整理长吻针鼹的意思及读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