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3月27日 已帮助: 533 人 来源:连云港秦学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法信是什么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拥散于2018/3/27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法信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fǎ xìn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佛教师徒传法的信物。《西溪丛语》卷上引 唐 李舟 《能大师传》:“五祖 弘忍 告之曰:汝缘在南方,宜往教授,持此袈裟,以为法信。”
相关字词典推荐:
法性是什么意思
读音:fǎxìng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佛教语。真实不变、无所不在的体性。各宗所说不一。《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如来真法性,闻佛为众生。”南朝齐周颙《难张长史门论》:“般若所观,照穷法性。”清龚自珍《法性即佛性》:“宗--今立法性即佛性。”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弼耽好玄理,尝与孝静帝谈佛性、法性。”
小法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1).小罪罚。《史记·汲郑列传》:“后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宋李清臣《明责》:“今则不然。罢退宰相皆攻其疵瑕,而未尝指天下之不治为宰相罪,纠劾守令者,皆以小法,而未尝指郡邑之不治为守令之罪。”(2).佛教语。大乘称小乘之法。《法华经·方便品》:“钝根乐小法。”
类叙法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读音:lèixùfǎ
注音:ㄌㄟˋㄒㄩˋㄈㄚ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史书比类叙事的方法。即类叙数人于一传。始于班固《汉书》,如《鲍宣传》后历叙一代清名之士纪逡、薛方、郇城……曹竟等。其后史书多采用此法叙事。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九:“《孝义传》用类叙法,尤为得法。盖人各一传则不胜传;而不立传,则竟遗之,故每一传輒类叙数人……《齐书》之后,《梁书》亦有此类叙法。”
以上就是拥散小编为您整理法信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