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4月8日 已帮助: 488 人 来源:常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喇者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曦之于2018/4/8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喇者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lǎ zhě
注音:ㄌㄚˇ ㄓㄜ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即喇子。红宝石。 元 柯九思 《宫诗》之六“官家明日庆生辰,準备龙衣熨帖新。奉御进呈先取旨,隋珠错落间奇珍”自注:“御服多以大珠盘龙形,嵌以奇珍,曰鸦忽,曰喇者,出自西域,有直数十万定者。”参见“ 喇子 ”。
相关字词典推荐:
哈喇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hālǎ
注音:ㄏㄚㄌㄚˇ
基本解释: 〈方〉∶本是形容刀砍物的声音。在元曲中称杀人为哈喇趁早将他哈喇了[口]∶形容食用油类、油料作物果实或含油食品久置后味道怪异这些花生米放哈喇了,扔了吧
相关字词典推荐:
撒哈拉猎豹是什么意思
喇家遗址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黄河北岸的阶地上,是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面积20万平方米,遗址内涵主要为齐家文化中晚期遗存。喇家遗址的年代距今约4000年左右,是目前中国惟一的灾难遗址,有“东方庞贝”之称。在20号房址地面出土了一碗面条状遗物,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面条。 喇家遗址-简介 喇家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遗址内分布着许多史前时期与青铜时代的古文化遗址,诸如从庙底沟时期、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到辛店文化等多种类型,其中以齐家文化遗址分布最多最广。 喇家遗址-位置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村,与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隔黄河相邻。青海省东部重要通道川官公路直达。距青海省西宁市120公里,甘肃省临夏市100公里。喇家遗址地处民和三川地区,黄河北岸地势开阔,气候湿润,是土族群众的主要聚焦地。 喇家遗址-考古发现 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多组非正常死亡的人类遗骸,多以成年女性和幼儿为主,发现了中国考古目前最大的石磬王“黄河石磬王”,石磬清纯悦耳,音律完整。 遗址中心区外围有一条壕沟,沟宽10米、深3~4米,沟环绕成长方形,长600米、宽200米,其内有成排的半地穴房址。己发掘3座的地面、四壁用白灰抹平,正中一个圆形灶坑,房内有2~14人,曲肢,有的怀中抱小孩。房内还出土陶、石、玉器及玉器半成品、玉料等。还发现了壁炉、广场、玉器等大量揭示史前文明的线索与文物。 在2002年的发掘工作中,20号房址地面出土了一碗面条状遗物。根据有关专家的鉴定分析,出土的面条状遗存是小米做成的面条。由于喇家遗址的年代距今约4000年左右,这是迄今最早的面条遗存。[1]据发掘该探方的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蔡林海介绍,当时出土时,红陶碗倒扣于地面上,碗里积满了泥土,在揭开陶碗时,发现碗里原来存有遗物,直观看来,像是面条状的食物。但是已经风化,只有像蝉翼一样薄薄的表皮尚存,不过面条的卷曲缠绕的原状还依然保持着一定形态。面条全部附着在后来渗进陶碗里的泥土之上,泥土使陶碗密封起来,陶碗倒扣,因此有条件保存下来。 喇家遗址-考古价值 在喇家遗址中发现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珍贵文物,对于研究西北地区先民的居住环境、玉文化的发展、4000年前中国的灾难现象和探讨史前文明历程具有重要价值。喇家遗址的聚落布局以及发现的丰富的文化遗物,对研究齐家文化的社会形态乃至中国文明的起源等课题具有重大意义。
达赖喇嘛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dálàilǎma
注音:ㄉㄚˊㄌㄞˋㄌㄚˇㄇㄚ
基本解释: ldquo;达赖”,蒙语dalai的音译,意为“大海”;“喇嘛”,藏语blama的音译,意为“上师”;“达赖喇嘛”意为“德行科研成果象大海一样的上师”,是西藏喇嘛教格鲁派的活佛
相关字词典推荐:
撑达的意思
以上就是曦之小编为您整理喇者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