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培训网合作机构 > 郑州培训学校 > 郑州精锐教育欢迎您!
手机版 | 分享到
联系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咨询时间9:00-21:00)

021-63301563

当前位置:中小学辅导学习资讯 > 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的意思和发音

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的意思和发音

发布时间:2018年6月16日       已帮助: 359 人       来源:郑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的意思和发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離境于2018/6/16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的意思和发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gè rén chǔ xù jī léi yǎng lǎo bǎo xiǎn

注音:ㄍㄜˋ ㄖㄣˊ ㄔㄨˇ ㄒㄩˋ ㄐㄧ ㄌㄟˊ ㄧㄤˇ ㄌㄠˇ ㄅㄠˇ ㄒㄧㄢˇ

基本解释: 养老保险的一种办法。即职工在职时分月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险金,退休后由保险公司按月发给养老金。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都采用这一办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开办这一业务。

相关字词典推荐:

港澳个人游的意思和发音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港澳个人游-简介  港澳个人游计划,又称港澳自由行,一般简称自由行,是一个容许中国大陆居民以个人旅游的方式前往香港和澳门两地旅游的计划。  一般情况下,只要在计划范围内的城市,便可经简单的签证手续前往港澳地区,期间最多可逗留一星期。其中,十?一黄金周、五?一黄金周和春节黄金周三个中国大陆主要长假期更是港澳个人游的出入境高峰期。港澳两地均须采取特别措施以疏导大量出入境旅客。  港澳个人游-起因  从政治层面上,部份香港传媒认为港澳个人游和CEPA均是北京政府为减低2003年7月1日的七一游行后市民因经济低迷而对香港政府特别是当时特首董建华的施政失误产生怨气的舒缓措施,希望藉经济力量一方面帮助香港,一方面挽回政府的“民心”。此外,2003年的沙士事件严重打击香港零售业和香港旅游业,港澳个人游带来的大量游客被相信有助大力刺激消费。  港澳个人游-经过与发展  2003年7月28日,第一期港澳个人游对广东省4个指定城市的居民率先开始实施。而直至1年后的2004年7月,经过另外5次的开放,开放城市总数已达到三十二个,措施所包括的总人口数约为1.5亿,据入境事务处统计,累计达二百六十万人次,是同期中国大陆出境旅游人数的4份之1。而当中开通范围逐渐扩大至北京、上海两直辖市以及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及广东全省,总共为香港带来约158亿港元的经济收入。2005年11月,自由行计划扩展至成都、济南、沈阳以及大连4个西部和北部中心城市,使实施个人游计划的内地城市增至三十八个,可自由访港的中国内地居民增至约2亿人。2006年4月20日,自由行计划落实由5月起申延至6个内地省会城市:江西南昌市、湖南长沙、广西南宁、海南海口、贵州贵阳和云南昆明。2007年1月1日扩展至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吉林长春、安徽合肥及湖北武汉。五城逾三千万人,人均收入约1万。总城市数目将增加至四十九个。至此,内地省会和副省级城市除哈尔滨、青岛、西安、太原、兰州、西宁等城市外全部开通。  2007年以前的大陆居民是可以申请“访问”签注到香港的,并且没有地域限制。2007年起取消了“访问”签注,只有有指定城市户籍的人才能申请“个人旅游”签注。  港澳个人游-推行时间表  2003年7月28日:东莞、佛山、中山、江门2003年8月20日:广州、深圳、珠海、惠州  2003年9月1日:上海、北京  2004年1月1日:汕头、潮州、梅州、肇庆、清远、云浮  2004年5月1日:汕尾、茂名、湛江、阳江、韶关、揭阳、河源(至此全广东省开通)  2004年7月1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台州、福州(限市区)、厦门、泉州  2005年3月1日:天津、重庆(限15个区县)  2005年11月1日:成都、济南、大连、沈阳  2006年5月1日:南昌、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  2007年1月1日:石家庄、郑州、长春、合肥、武汉


个人财产的意思

读音:gèréncáichǎn

注音:ㄍㄜˋㄖㄣˊㄘㄞˊㄔㄢˇ

基本解释: 在我国,指公民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手段取得的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及其他合法财产。其所有权归公民个人。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个人财产。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意思及反义词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公众对“起征点”存在误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着严格的区别。  在财政学中,起征点与免征额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用,否则无法区分税法中的一些规定。  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二者的区别是:假设数字为2000,你当月工资是2001,如果是免征额,2000就免了,只就超出的1块钱缴税,如果是起征点,则是不够2000的不用交税,超出2000的全额缴税,即以2001元为基数缴税。详细解释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来  1980年9月10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1986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自1987年1月1日起,把对中国国内公民的个人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改为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从此,个人所得税成为对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征收的一种涉外税收。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0月31日审议通过公布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的决定》,国务院于1994年1月2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实施细则》,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将个人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结束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不统一的局面,使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步入统一、规范与符合国际惯例的轨道。  第一次修订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下午高票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此次个人所得税法,在两处进行了修改。其中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个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同时,对“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的附注作相应修改。这即意味着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正式由现行的八百元,提高至一千六百元。  定为1600元是基于三点考虑:  (1)是不是基本的支出部分,就是费用的扣除额已经涵盖了,我们测算是不涵盖的。按照全国的人均家庭费用的支出标准大概是1100元,如果扣除到1500元是不行的。当然一个家庭只有一个人工作,那么承担三口人生活就会出现问题,这是税率上存在的非限定性的因素。  (2)扣除标准设定以后,中低收入者要减得多,高收入者减得很少。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原来是800元,后来提出草案之后是1500元,就从60%左右的工薪所得要交税降到30%。纳税人的人数大致就减少了一半。另外,人数减少了,中低收入者的纳税额也减少了很多。总的来说,考虑到中低收入者收益,不管是从减税面和减税额来说都是这样的。  (3)考虑到地区间的差异问题,目前税收,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40%大部分收入来自东部,中西部的比较少。中央收到60%,按照现在的制度规定是给地方,主要是用于地方财政支付的。因此,这个费用的扣除额,我们要考虑减收。如果减收以后,就要按照制度规定,必须要给地方转移支付的。减得多了,我们的财政承受是一个问题,另外对于地区的转移支付来说,中西部的转移支付力度可能就会稍微减弱一些。  个人所得税法还特别加强了对高收入者的税收征管。新法第八条修改为:“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具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第二次修订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9日上午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解读吴邦国说,会议作出的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对修改这部法律作出决定,2005年10月的修改,主要是将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今年6月的修改,是就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调整问题授权国务院作出规定,为国务院决定减征或停征利息税提供法律依据。这次修改,又将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1600元提高到2000元。这三次修改,适应了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的新情况,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  2009年2月8日,财税专家刘隆亨透露,原计划将个税起征点调为2500元标准,但因最近经济形势的变化,可能要调至3000元~3500元。  个税起征点的思考  改变个税征管方式比提高起征点更重要  政策的修订和出台本身需要一个过程,在目前物价上涨情形下,有可能调整个税起征点的步伐还赶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而短时间内频繁调整起征点,其变革成本也是惊人的。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均衡,1600元起征点在贵州可能是合理的,但在上海就变成了“人头税”。因此,最需要反思的是“一刀切”的征管方式本身,这个总体性问题应该优先于具体性问题。搞“一刀切”的起征点,无论数字本身被调到再高,也难言公平。  比提高个税起征点更迫切的,就是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征税体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2008年),广东省政协委员陈开枝举例说:两对夫妇,总收入都是3000元,一对夫妇,妻子失业,丈夫月收入3000元,如果扣除1600元的免征额,另外1400元要缴个税;而另一对夫妇各收入1500元,两人的收入都达不到个税起征点,他们则不需要缴税。同样收入的纳税人家庭,交纳的所得税数额却不相同,这样一来,以税收调节社会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的作用很难充分体现。  在个税征管方式上应建立系统和人性化的制度  常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应随纳税人申报状态、家庭结构及个人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不应有统一的标准。比如美国,有单身申报、夫妻联合申报、丧偶家庭申报、夫妻单独申报及户主申报5种申报状态,纳税人可根据各自不同的申报状态和个人情况,计算出起征点。这种征税方式尽可能兼顾了公平正义,因为纳税多的都是真正的高收入者,不会“伤及无辜”。


以上就是離境小编为您整理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的意思和发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


声明:如本网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致信liliping#tuguow.com(将#改成@),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