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年2月15日 已帮助: 677 人 来源:大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庸贱的意思及读音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浩慨于2018/2/15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庸贱的意思及读音、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yōng jiàn
注音:ㄩㄥ ㄐㄧㄢ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凡庸卑贱。《宋书·沉攸之传》:“ 沉 攸之 少长庸贱,擢自阎伍。”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竝物誉时贤,卿门公族,悬须应务,深挟情祈,斯岂庸贱之儔邪!”
相关字词典推荐:
昏庸的意思
读音:hūnyōng
注音:ㄏㄨㄣㄩㄥ
近义词: 昏聩
庸猥的意思
读音:yōngwěi
注音:ㄩㄥㄨㄟˇ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犹庸鄙。晋葛洪《抱朴子·穷达》:“或信此之庸猥,而不能遣所念之近情;或识彼之英异,而不能平心於至公。”《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辛巳下詔:命有司沙汰天下僧、尼、道士、女冠庸猥粗秽者,悉令罢道,勒还乡里。”清恽敬《张皋文墓志铭》:“庸猥之辈倖致通显,復坏朝廷法度。”
租庸调是什么意思
读音:zūyōngdiào
注音:ㄗㄨㄩㄥㄉㄧㄠˋ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唐代对受田课丁征派的三种赋役的并称。导源于北魏到隋代的租、调、力役制度。凡丁男授田一顷,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岁输绢二匹,綾、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役人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纳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租调皆免。唐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种承袭北魏的赋役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新唐书·高祖纪》:“二月乙酉,初定租庸调法。”《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泰始籍民之才力者为府兵,身租庸调一切蠲之。”《明史·食货志二》:“赋役之法,唐租庸调犹为近古。”
相关字词典推荐:
租庸的意思
以上就是浩慨小编为您整理庸贱的意思及读音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