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7月19日 已帮助: 231 人 来源:东莞精锐教育
摘要: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汉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的奠基石,在物质文明是什么意思一文中由51培训网小编欢颜于2019/4/9为大家详细进行整理,包括物质文明是什么意思、近义词、反义词及发音等信息,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读音:wù zhì wén míng
注音:ㄨˋ ㄓˋ ㄨㄣˊ ㄇㄧㄥ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与“精神文明”相对。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 沙汀 《祖父的故事·赶路》:“那时候 成 渝 公路还没有通车,但是在 小川北 ,这当中却有几段路程,我们有福气享受一点近代的物质文明了。” 庞瑞垠 《我们还会相逢》:“大学时代,我像许多 中国 青年一样,曾向往过西方的物质文明。”英文翻译1.【经】 material civilization
相关字词典推荐:
物质文化是什么意思
读音:wùzhìwénhuà
注音:ㄨˋㄓˋㄨㄣˊㄏㄨㄚˋ
基本解释: 与“非物质文化”相对。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它体现于技术装备、交通联络工具、建筑等具体实物上,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性质以及劳动者的生产技能相适应。
相关字词典推荐:
物质文明是什么意思
星际物质的意思及读音
读音:xīngjìwùzhì
注音:ㄒㄧㄥㄐㄧˋㄨˋㄓˋ
基本解释: 恒星间密度极稀的物质。包括占90%的气体和10%的尘埃微粒,以及宇宙线和磁场。气体主要由氢、氦组成。尘埃是直径只有几十万分之一厘米的固态质点。平均密度为1个粒子/立方厘米。既是形成恒星的材料,又是恒星演化的产物。
物质的量浓度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化学名词解释: 化学定量分析常涉及溶液的配制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定量分析时,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更为方便.溶质(用字母B表示)的物质的量浓度(molarity)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用符号CB(B是小字)表示,常用单位为mol/L. 含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mol/L或mol*L-1 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符号:cB 常用的单位为mol/L和mol/m3。 『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nB)、溶液的体积(V)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B)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公式(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cB=nB/V 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质的物质的量(mol)/溶液的体积(L)』 注意 (1)物质的量浓度公式中的体积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因体积的不同而不同。 (3)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 如c(b)(Cl2)=0.1mol/Lc(NaCl)=0.2mol/Lc(Fe2+) (4)溶质的量是用物质的量来表示的,不能用物质的质量来表示 例如:配制1mol/L的氯化钠溶液时,氯化钠的相对分子量为23+35.5=58.5,故称取58.5g氯化钠,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即可获得1mol/L的氯化钠溶液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实验用品 除试剂外,配制中必须用到的实验用品有: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用固体配制还需用托盘天平和药匙、滤纸(或烧杯),用液体配制还需用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 2、配制步骤 (1)计算:计算配制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浓溶液的体积。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或用量筒(应用移液管,但中学阶段一般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3)溶解: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溶质,冷却至室温(如不能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 (4)转移:将烧杯内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器中,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 (8)装瓶贴签:最后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3.注意事项 (1)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容液。 (2)转移溶液时玻璃棒要靠在刻度线以下。 (3)如果加水定容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吸走,而应重新配制。 (4)用胶头滴管定容时,眼睛应平视液面。 (5)摇匀后若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的情况,不能再加水。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浓度 1、非电解质在其水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浓度即为溶质分子的浓度。 如1mol/L乙醇溶液中,乙醇分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2、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等强电解质在其水溶液中以阴离子和阳离子形式存在,各种微粒的 浓度要根据溶液的浓度和溶质的电离方程式来确定。 如:1mol/LNaCl溶液中:c(Na+)=1mol/L c(Cl-)=1mol/L 1mol/LH2SO4溶液中:c(H+)=2mol/Lc(SO42-)=1mol/L 1mol/LBa(OH)2溶液中:c(Ba2+)=1mol/Lc(OH-)=2mol/L 1mol/LFe2(SO4)3溶液中:c(Fe3+)=2mol/L c(SO42-)=3mol/L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由CB=nB/V 可得CB=(m/M)/V=m/MV 注意:其中V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二者都表示溶液的组成,可以通过一定关系进行相互换算.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换算成量浓度时,首先要计算1L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换算成相应物质的量,有时还需将溶液的质量换算成溶液的体积,最后才换算成溶质的量浓度. 将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换算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首先要将溶质的物质的量换算成溶质的质量,有时还将溶液的体积换算成质量,然后换算成溶质的质量分数. n=m/M=V·ρ·ω·1000/M C=n/v C=(V·ρ·ω/M)/V=V·ρ·ω/MV [式中:ρ—溶液的密度,单位为g/mL或g/cm3 W—溶质的质量分数 M—溶质的摩尔质量,数值等于物质的式量 1000—指1000mL溶液 以下公式所用与此相同。 推断过程:假设取1L溶液,则:C=ρ·ω·1000/M 若题目中出现了溶解度S,则可用代入上两个公式,得:C={1000·ρ·(S/100+S)}/M [式中S—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以g为单位;100—指100g水]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 由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不变得C1V1=C2V2 (C1、C2为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4、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 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时C1V1+C2V2=C3(V1+V2)。 混合后溶液体积改变时C1V1+C2V2=C3V3 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高中) m浓W浓=m稀W稀(初中) 5.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 C=ρ·ω·1000/M 其中,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 ω:溶液的密度,(形式为质量分数,
以上就是欢颜小编为您整理物质文明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有关中小学辅导的课程请进入中小学辅导栏目查看。